全年级最高99分,我儿子才考了97分,还差两分呢

作者:沛泽妈读心理 11-13阅读:3558次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几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故事,先来说说孩子的考试。

期中考试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可有的家长却依然对孩子的成绩耿耿于怀,那天接孩子的时候,与小区里一位妈妈同路,她说接完孩子,还得抓紧时间送孩子去辅导班学数学。

“孩子数学成绩不太好吗?”我问道。

“这次期中考试,年级最高分99分,我儿子考了97分,差两分呢!”宝妈说话的语气中透露出些许遗憾。

“孩子才二年级,就差两分,没关系吧?孩子一马虎扣掉的就得两分。”说实话,我是被这位宝妈的分分计较震撼到了。

“那人家孩子怎么没扣?这说明我们家孩子做的练习不够,做的题目多了,就不马虎了,别小瞧这两分,要是考大学,能刷下不少人呢!”宝妈振振有词,我无言以对。


只会赢的孩子,人生一定是痛苦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教孩子一定要赢,一定要好强,若一个孩子考试没有考前三名,美滋滋地告诉父母说:“我考了第五名”,她的父母很可能就会问:“怎么没考进前三名啊?考第五名还这么美?一点都不知道进取。”

有一次,带儿子去游乐园玩,游乐园里的孩子很多,有一个孩子呆站在一旁,不敢过去拿玩具,孩子的奶奶就说:“你不去抢,怎么会有你玩的啊?快去抢,喜欢哪个就去和小朋友抢。”

这种只准争第一,只能赢的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病态教育,却被不少人看成是孩子有进取心的表现,还认为这样的孩子应该受到表扬。

去年在北京百队杯足球比赛中,有一个小队长因为上半场输了球,哭得很伤心,一边哭一边责备队友说:“三个傻子跟我一起踢!”


有不少网友的评价却是这孩子知道哭说明有责任感、有自尊心,有进取心,还拿国足与之对比,说国足还不如这个小球员,若有这孩子的进取心,足球早就强大了云云。

仅仅是上半场输了几个球,就痛哭得无法自已,怎么有力气、有信心去踢好下半场呢?这样的表现却被网友表扬,我觉得更应该是批评,这孩子输不起!一个输不起的孩子将来是很难有作为的。

因为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遭遇挫折,遇到挫折就无法再前行,这样的人会有什么作为呢?

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曾经发生过两起恶性事件,导致两名大学生死亡。一名是一个刚入校几个月的大一女生,使用电热毯引着了被褥,好在发现得及时,并没有导致严重后果,但这个女生因此被宿管科的人员批评教育,并给了记过处分,之后,这个女生就喝药自杀了。

还有一个大二的男生,因为失恋,从五楼跳下,后因抢救无效死亡。这个男生在跳楼之前,曾经三番五次的寻死,先是跑到一个大桥上,想从桥上跳入水中,被同学拉了回来,还偷偷地买了安眠药,被同宿舍的人及时发现。


后来,老师就让几个学生轮流看着这个男生,跳楼的时间是早晨七点钟左右,几个看着他的男生困得不行,他就趁着大家不注意,跑到了窗户边,直接跳了下去,同学没有抓住他。

仅仅是一次批评,记过处分,仅仅是一次失恋,就走上不归路,多大点事啊!可是,我们不禁要问这孩子怎么如此玻璃心呢?这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因为我们只教会了孩子如何去赢,却没有告诉孩子如何面对失败,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看邻居家孩子又考第一,你看看你……”“怎么考了98分?那两分哪去了?”“你发小嫁的是富二代,高富帅,你怎么就看上这么个穷小子?”


诚然,谁都想当赢家,但不是人人都有马云的经商之道,也不是人人都能有李嘉诚这样的爹,相比之下,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即便那些成功的人,也曾经有过落魄的时候,马云也有每个月拿91块钱做老师的时候,李嘉诚也曾有过寄居舅父家的时候,谁的人生又是一帆风顺,没有经过半点挫折的呢?

教会孩子输得起

要想孩子将来能成功,父母首先要教会的不是孩子如何去赢,而是教他输得起。

首先,让孩子正视失败

失败不可怕、不丢人,比起没有尝试来说,失败已经很好了。然而,有些家长在孩子失败的时候,总会给孩子找理由,以此证明孩子此次失败不是孩子的真正水平。

孩子考了倒数第二名,家长还说,“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往学习上使劲!”这不是在帮孩子,是在害孩子,连失败都不敢面对的孩子,谈何战胜挫折?


其次,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期中考试的时候,我儿子数学没有发挥好,考了95分,回到家就一直闷闷不乐,说自己因为被老师误导了一下,使自己的思维陷入了死胡同,才导致了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

首先,我对他这次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表示了同情与理解,小家伙听完我的话,伤心地哭了。

哭了一会儿后,我对他说:“你觉得这次考试不是你的真实水平,你应该考得更好,对于现在来说,都已经不重要,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你应该总结这次考试的经验,才是最重要的,比起你的分数更重要。”

遭遇挫折,孩子伤心难过,可以理解,但同时我们不要忘了帮助孩子宣泄情绪,解决问题。

家长以身作则,勇敢面对挫折

作为家长,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时,我们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还是逃避?我们的态度也在间接影响着孩子,他们会从我们做事的方式上学到处理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勇敢地面对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