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效应告诉你,奖励越多越会成为努力的障碍,那么该如何奖励呢

作者:沛泽妈读心理 01-08阅读:4888次

每次考试结束,那些考得不错的孩子都会非常高兴,“妈妈说了,我考进前三名,就给我买芭比娃娃”

“爸爸说,进步10名,带我去游乐园,进步15名,带我去西餐厅吃牛排,进步20名以上,就给我买iPad”……

莉莉这次期末考试考了全班倒数第10名,父母非常生气,“你这次是怎么考的?上次考了全班第五名,我们奖励你一个智能手表,鼓励你再接再厉,争取下次考进前三名,可你这次竟然退步了20多名!真是让我太失望了!”面对父母的批评,莉莉却嘟起嘴巴,不高兴地说:“谁让你们不说考进前三名奖励我什么呀?你要说奖励我一台平衡车,我肯定考得了第一名!”

“你这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干嘛非得要我们奖励才好好学呢?从明天开始,不许出去玩,把落下的课程给我补回来。”爸爸气愤地摔门而去。

类似莉莉的孩子比比皆是,获得父母的奖励似乎成了很多孩子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目的,甚至有些幼儿园也会常常通过发小帖帖的形式来鼓励孩子们遵守纪律,好好学习。

有些幼儿园老师就经常用小帖帖来奖励孩子,哪个孩子坐得直奖励一个小帖帖,哪个孩子吃饭好奖励一个小帖帖,哪个孩子上课不讲话奖励一个小帖帖,哪个孩子午睡乖奖励一个小帖帖……

不仅如此,每月还要统计每个孩子的小帖帖数量,哪个孩子得到的小帖帖多,还能获得一张好宝宝的奖状。

朋友的孩子小迪,因生病在家休息了20天,完全康复后,小迪却不愿意上学了,起初朋友以为是孩子在家呆懒了,可孩子却说:“去了,我这个月也拿不到很多小帖帖,也拿不到奖状了,没意思。”

没想到孩子将去幼儿园上学与获得小帖帖、奖状联系起来,上幼儿园就是为了获得小帖帖、奖状。我个人认为这与幼儿园滥用小帖帖奖励孩子是有一定关系的。诚然,奖励孩子小帖帖是对的,但不能事事奖。

经常奖励孩子的后果

常常将孩子的学习、遵守纪律与奖励联系在一起,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我们先来看看心理学家德西做的一个有趣的实验。

1971年,德西找了一些大学生做被试者,让这些大学生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没有奖励。

第二个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在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可以得到1美元的报酬,但控制组的被试者则没有报酬,与第一阶段相同。

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解题作为喜欢这项活动程度的一项指标。

实验组的被试者虽然在第二个阶段会很努力的去解题,但是到了第三个阶段继续解题的人就很少了,这说明他们的兴趣与努力程度在下降。

而控制组的被试者则有更多的人愿意花休息的时间继续解题,这说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是增加的。

通过这个实验,德西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与内在报酬兼得的情况下,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倒会降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就变成了两者的差。人们将德西发现的这一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简单地说就是,在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内感报酬),若提供奖励(外部报酬),反而会降低参与者对活动的兴趣。

举一个例子,孩子原本很喜欢学习轮滑,但父母总对他说:“你学会了轮滑,我就给你买****”,结果孩子就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了奖励上,而非轮滑本身。

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些孩子经常把奖励挂在嘴边,让孩子扫地,孩子会问:“我扫地了,你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吗?”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会问:“我考了第一名,你给什么样的奖励?”这就是滥用奖励的后果。

如何奖励孩子

当然,并不是说奖励不可取,在孩子内部动机不强时,可以通过适当奖励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但奖励要讲究方法,才能避免奖励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 适度奖励,奖励前尽量不要给孩子明确的承诺

不要每次考试之前,或者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时,都承诺给孩子奖励,当然,偶尔奖励孩子,给孩子惊喜,是有必要的,但最好奖励孩子之前,不要答应孩子一定给他什么奖励,保持一份神秘感,不至于让孩子对奖励过分期盼,而导致其动机不纯。

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绩,应奖励与学习有关的内容

孩子考试考得很不错,有些家长一高兴,奖励孩子时就会欠考虑,比如用玩具、电子产品奖励孩子,我认为这并不妥,带孩子去一次博物馆或进行一场旅行,是不是更好呢?既让孩子体验到了快乐,又学到了很多知识,丰富了大脑。

对于孩子提出要求的奖励,不能全盘答应

被奖励习惯的孩子,每次做某件事之前,都会向父母提要求,我认为不能对孩子的奖励要求全盘答应,要视情况而定,坚持一定的原则。

比如,有的孩子会提出用游戏机作为奖励,这种要求就不宜答应,如果孩子提出买一本名著,就应该立马答应下来。

总之,奖励是一把双刃剑,有些家长能让孩子越来越优秀,而有些家长却让孩子越来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