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为孩子付出,却成让娃讨厌的“坏妈妈”,问题出在了哪?

作者:宝宝和贝比 03-24阅读:2898次

姜燕生孩子前是一家外企的财务主管,孩子出生后,双方老人都不太愿意帮姜燕带孩子,姜燕只能全职在家带孩子,家里的经济压力就越来越大。为了贴补家用,姜燕只能在带孩子之余接了一些私活。但是一个人带孩子总是精力有限,慢慢地姜燕就感觉越来越疲惫,对丈夫的抱怨越来越多,对孩子的耐心越来越少。

一天,姜燕接到电话说要马上交一份报表,一岁的女儿好不容易被哄睡后,姜燕打开电脑准备工作,刚按下开机键,女儿一个翻身就爬了起来,开始喊妈妈。姜燕只好又把孩子抱起来继续哄睡,但是孩子就是不睡,但是又不让姜燕放下来。那边催要报表的电话不断地打过来,这边娃一直不睡还脱不开身,姜燕一气之下将孩子扔进沙发里,“你爱睡不睡!我不伺候你了!”转身走了。

随之传来孩子大哭声。听着孩子的哭声,姜燕泪如雨下。怀孕后还和丈夫憧憬着,自己要做一个善解人意、有耐心的好妈妈。但自从做全职妈妈以来,所有的生活都是围着丈夫、孩子转,没了自我,脾气越来越暴躁,越来越没有耐心。姜燕感叹着,自己已然成为了生孩子前自己最讨厌的那一类母亲……

每个女人在做妈妈前总是夸下海口“我要做一个好妈妈”,但为什么最终都会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坏妈妈”呢?

一、为什么一心想成为一个好妈妈,最后还是掉入了'坏妈妈'的坑?

有句话叫做“读了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当妈也是一样的,读了再多的育儿书,学了再多的情绪管理。当娃化身熊孩子的那一刻,学得再多估计也都用不上了。一心想成为一个好妈妈,却抵不过熊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捣乱,这个时候的爆发,对于孩子来说无疑就是“坏妈妈”了。

1.旧的养育观念的承袭

现在大多数的妈妈都是85后,甚至90后,老一辈的妈妈们对孩子无私的爱给她们带来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以致于新手妈妈们觉得这样就应该是好妈妈的标准。所以当这一代人变成妈妈后,就觉得我也要像我妈妈一样做才对,这样才能做才能是一个好妈妈。在这样不经意之间,这种养育观念就会一代接着一代传承下去,自动轮回。

2.对于“妈妈”的形象要求过于完美

很多妈妈们因为小时候家教过严,或者生活条件不够好,对于自己的妈妈不是那么的认可。觉得如果自己要成为妈妈后,就不能像自己母亲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就将“妈妈”的形象定义地特别完美。但其实人无完人,如果接受不了一个不完美的自己,又怎么能做一个完美的妈妈呢?

3.成为母亲后的自我丧失

很多人成为母亲后,就逐渐丧失了自我,生活都是围绕着丈夫和孩子转。一旦一个女人变成了母亲,在激素的作用下,几乎想要把自己所有的爱给予孩子。没有了自我后的母亲,孩子就成为了她的一切。不仅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用来照顾孩子,而且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反而还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总有妈妈们抱怨自己累死累活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但孩子们不但没有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反而觉得妈妈们很“坏”。

二、理想型妈妈的误区:

男人们对于自己喜欢的女性类型有一个理想型,而做了妈妈们的女人们对于“如何才是一个好妈妈”也有个理想型。小时候总觉得同学的妈妈特别好,从来不打骂她;隔壁小伙伴的妈妈特别好,从来不逼她上补习班。但是在成为你理想型的那个妈妈时,你总是在不经意之间踩了一个又一个的坑而不自觉。

1.无条件奉献

受到自己妈妈们的养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妈妈们觉得妈妈对孩子就应该无条件奉献。要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孩子,要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孩子哭了觉得是自己没喂饱,孩子不开心了觉得是自己没有让孩子开心。心里时时刻刻装着孩子,不敢轻易离开孩子一步。

2.不发脾气

几乎所有妈妈们都有过小时候被自己妈妈们打的经历,即便没有,稍不留神没做好被骂的经历估计也不少。所以新时代的女性一旦当上妈以后,就总觉得一个温柔、不发脾气的妈妈才是好妈妈。于是这种渴望和憧憬变转嫁到了自己的身上,总觉得做一个不发脾气、温柔的妈妈才是一个好妈妈。但人总有七情六欲,总有会有情绪。但是在面对一个捣乱的熊孩子时,一个觉得无所谓、不发脾气的妈妈也就会变成别人眼里的熊家长了。

3.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有些妈妈们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或者姊妹众多,很多要求都没办法得到满足,出于这种代偿心理,这些妈妈们觉得自己要是做了妈妈就要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哪怕是暂时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去满足。

4.帮孩子做所有的决定

有一种决定叫做“妈妈觉得你应该这样做”,为了怕孩子受伤害,妈妈们就会帮孩子做所有她们认为对的决定。小到今天应该穿什么,大到大学学什么专业,妈妈们总是会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来“帮助”孩子做所有的决定。

三、什么才是孩子成长真正需要的?

很多人都觉得小孩子啥也不懂,但其实孩子心里明白得很,当你觉得你给他买好吃的,给他买玩具就是他眼中的好妈妈,但孩子心里可真不是这样觉得的。那究竟妈妈们要怎么样做,才是最孩子真正好的呢?

1.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拥有了完整的独立性,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思考,甚至有了自己的决定。好妈妈们懂得并尊重这些孩子的独立性,接受他们和理解他们的行为,并尊重他们的意愿,能够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能够控制情绪

对于一个妈妈来说,情绪管理十分重要。纵然谁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但在孩子面前应该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儿童心理学专家范葳老师曾说过,“成长中的孩子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只会记住刺激性强烈或对自己印象颇深的东西。”熊孩子们作起来确实会让人抓狂,但是一个连自己情绪都不能控制的妈妈,又怎么能教育一个孩子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3.温柔而坚定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柔的妈妈,但这里的温柔并不等于无条件服从。对于孩子错误我们可以不用打骂的形式去教育,但是也不能不教育。错了就是错了,要让孩子理解并接受自己的错误。即便你是温柔地说着这些道理,但是也要坚定地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并且如何改正它。

4.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一个好妈妈,应该是孩子的一面旗帜,一个榜样,让孩子觉得“我以后要成为像妈妈那样的人”。如果妈妈们坚强自信,孩子们就不会轻易认输;如果妈妈们热爱生活,孩子们就不会被生活的艰辛所压倒;如果妈妈们严于律己,孩子们就不会放纵自己……一个好妈妈,是会给孩子带来正能量的榜样。

四、避免掉入'好妈妈'的误区,妈妈们该注意哪些问题?

妈妈难做,“好妈妈”更难做。既要保证妈妈的权威性,又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形象。不得不说这个社会对妈妈们实在是“太残忍”了。那么如何避免心急的妈妈们掉入“好妈妈”的误区中,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要刻意追求完美

在很多妈妈心里,总希望自己的个“完美的好妈妈”,所以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不够多,为了孩子掏心掏肺,竭尽全力。母乳不够就不断地喝汤吃肉催母乳最后变成了乳腺炎;孩子吃辅食了,每天在厨房倒腾两三个钟头,结果孩子只吃两口就把碗打翻;孩子要上学了每天起个大早给孩子做爱心早餐,结果孩子睡懒觉差点迟到……生活本就是这样的不完美,要学会接受它。

2.不虚荣、不攀比

别人家的孩子八个月就会叫妈妈了;邻居家的孩子两岁就会背唐诗三百首了;亲戚家的孩子这次考试拿了双百分……“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成长经历中听得最多的一句,但“别人家的孩子”终究是别人家的,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标准。

3.学会爱自己

很多妈妈们因为要做一个“完美的妈妈”而背负上巨大的心理负担。正是因为你们自己都没办法确定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妈妈”,或者一直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不够好,才会去要求孩子做一个“完美小孩”。

无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无法爱自己的妈妈也就没办法接受一个不完美的孩子。只有当你足够地爱自己,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会给孩子一个乐观、自信和快乐的妈妈。

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完美的事情和人,放下作为母亲的焦虑和压力,哪怕是当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坏妈妈”,也能够养育出优秀的孩子。

今日互动话题:你在孩子心目中究竟是好妈妈还是坏妈妈呢?在下面留言和姐妹们讨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