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等孩子道谢,孩子等父母道歉,3句话治愈孩子创伤,你说过吗

作者:福林妈咪说 03-25阅读:3890次

文丨福林妈咪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阿得勒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关于偏心的父母老年无人养老的问题,下面有个评论我看到后有很大感触,原话如下:

父母偏不偏心不能成为不赡养老人的借口,有可能是父母的偏心是自己臆想出来的,能长大成人不是父母生出来之后自己就能长大的。说父母偏心我觉得是不想承担自己应该赡养老人的责任!

这个评论说的没有错,但是也是有一些片面,作为子女赡养老人是责任是义务,应该尽到孝道,不过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偏爱另一个孩子时是否有想过给孩子的伤害?每一次的偏爱都会对另一个孩子造成心灵的创伤,直到孩子长大,这个创伤都很难痊愈。

最近看《挺好的》,让我再一次感叹到童年对于一个孩子的伤害,阿得勒说:不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苏明玉的童年生活在两个哥哥的阴影下,有人说这部剧不应该叫《都挺好》,应该叫《被嫌弃的明玉的一生》。

还好明玉足够强大,也足够幸运,碰到了贵人,最后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治愈童年,但是我们不知道午夜梦回,她是不是一想起母亲的偏心和母亲的决裂就会心痛——同样都是苏家的人,为什么偏偏就只有她受不到疼爱呢?

不管苏家有了什么问题,她总会想尽办法解决问题,但是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过父亲的一声道歉。

父母总是想着:“我生你养你这么大,如果没有我,你会长这么大吗?为什么连一句谢谢你都没有对我说过?”而孩子想的是:“生我养我就是让我承受痛苦,又何必生我呢?为什么大人做错了事情,从来不会说一句对不起呢?”

父母等孩子道谢,孩子等父母道歉。但往往是,父母没有等来孩子的道谢,孩子也没有等到父母的道歉,只是父母和孩子之间默契不言的和解,但是这当中又包含了多少孩子的心酸是父母所不了解的。

当然孝顺父母是子女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在孝顺父母的同时也能身体力行,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其实这件事情的重点不在于养不养老,而在于子女有没有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犯同样的错误,知道了父母的不足,才能修正自己,减少悲剧和问题的发生。

所以当子女成为父母,我们是不是应该尽量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如果造成创伤,那么请及时的给孩子说这3句话,能够治愈孩子的创伤,不至于让孩子的童年留下疤痕。

1、对不起

“对不起”这三个字虽然说的时候很苍白无力,但是当从父母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却具有了万分的重量。如果要让孩子自己治愈伤痕可能需要很久很久,但是当父母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只那一刻,孩子的伤痕就好的差不多了。

因为这三个字说明孩子内心的委屈与疼痛全被父母看到了,这一刻孩子是被父母的爱包裹着的,有了父母的疼爱,孩子内心的创伤便会慢慢痊愈。

2、这不是你的错

父母争吵也是会带来孩子心灵创伤的。父母也许不知道,只要你们一旦争吵,家里的氛围会变得无比压抑,让孩子觉得很难过、自责,想要逃离。所以孩子这时候总会在家小心翼翼的像个透明人,生怕成为父母再次争吵的导火索。

可是争吵是孩子的错吗?为什么要将这样的伤害带给孩子呢?父母和好之后家庭氛围恢复如初,但是那种压抑的感觉却一直萦绕在孩子心里,对家庭关系产生了阴影。

父母是无可避免会产生争吵,但是争吵的时候也请不要忘记考虑孩子的感受,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只是父母暂时意见不合,以后会好起来的。”这就会很大程度的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也能避免孩子会产生心理障碍。

3、我爱你

作为传统的一些父母很少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一直在孩子面前都是一副老派的作风,让孩子想亲近都不敢亲近,这样的亲子关系其实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

不过这是因为年代的原因,接受的教育有所不同,现在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感情,尤其是当伤害了孩子,都会跟孩子道歉,然后对孩子说:“我爱你”,一些父母觉得这句话感情色彩过于浓厚,但是在治愈孩子创伤方面是有很大作用的。

孩子并不一定能理解你对孩子爱的做法,可能要等到自己当了父母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但是这个时间轴拉得太长,会让很多矛盾发生,而说了这句话后,孩子就知道你是爱他的,很多矛盾也会因此避免,所以为什么不说呢?大声地表达对孩子的爱意吧。

道谢和道歉,是我们作为人应该要做的两件事情,但是当了父母,做了子女之后,便忘了也需要做这两件事情。

如果有可能,请孩子别忘了对父母说一声谢谢,谢谢这么多年来的辛苦付出与培养;请父母也别忘了对孩子说一声对不起,抱歉这么多年让你受了这么多的委屈与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