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哭穷”父母 只能养出“心穷”孩子

作者:校长传媒 03-28阅读:481次

【白开水专栏】

中国式“哭穷”父母 只能养出“心穷”孩子

原创作者|白开水

从小深受“哭穷”式教育的孩子,长大后无论多么有钱都填补不了内心的穷困。

01

我有个“哭穷”式妈妈,10岁时她给我五块钱让买一大罐可口可乐。走进小店摆在货架上的小食品琳琅满目,经受不住诱惑的小手买了小罐装两块五的可乐和那袋我很想吃的薯片;

12岁时无意打开冰箱的动作被妈妈看到了;15岁喜欢上了一件毛衣很想买;高中想要点零花钱...

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还清清楚楚的记得妈妈责问我:“瞎买八买的,你知不知道钱是辛苦挣来的!还想吃好的吃个屁!集上的毛衣比这个便宜多了!你还有脸要钱?上学花的都是我和你爸辛苦挣来的!”

母亲讲的确是事实,大人们起早贪黑为的是把我和妹妹抚养成人。这些话听进心里,像是一把钝刀,虽不锋利但扎进肉体足够使人难受。

父母的每一次哭穷,都在暗示孩子:花钱代表着不珍惜爸妈的辛苦劳动,使孩子产生愧疚。

中国著名作家张爱玲也遇到过同款式父母,她是从单亲家庭长大的,母亲很有钱可经常给女儿张爱玲哭穷:“昨天麻将又打输了,我们又没钱了。”

十多岁的张爱玲每天都能听见妈妈向自己哭穷,她觉得妈妈之所以穷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

在母亲的哭穷里,张爱玲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她认为现在花母亲的钱读书,以后是要还的。

我能理解单亲妈妈的不容易,更心疼在“哭穷”式教育阴影下的张爱玲。

02

想起以前的访谈节目《王刚讲故事》中有段景象,记录抠门大叔的日常生活印象深刻。

抠门大叔住在北京四环有房有车,一家五口人每月只花几百块钱的生活费,在啥都贵的帝都是什么给了他支撑?

每天早起为的是骑车十几分钟去单位上厕所、洗脸刷牙、记者晚上去采访时摸着黑进屋的。

原来抠门大叔家开的灯瓦数极低,散发的亮光都可以忽略不计,一切需要用电的都在单位充好,老婆每年只有1000块买属于自己的东西...

买的qq车,每次开车多远都按照油表的消耗度严格执行。头一遭请客还是因为买的便宜货快过期了,不吃的话就会白白扔掉。

记者问了抠门大叔一个问题:“如果你很有钱,还会按照这样节省的习惯去生活吗?”

抠门大叔摇了摇头,不会改变还是会像以前那般生活。

心理学家认为:童年越缺少什么,长大了会拼命弥补自己。

确实如此,抠门大叔有一个“哭穷”式教育的童年,父母离异每次住校所需要的费用他们都会哭穷,并且推给对方。

童年的这段经历让他总是感觉自己不配花钱,终其一生成为金钱的奴隶,过着打折的人生。

03

去年热播的《陪读妈妈》中,陪读妈妈陈莉莉训斥儿子:“咱们家和人家是不一样的,人家孩子的爸妈是大老板,你的爸妈就是个普普通通卖包子的。”

因为父母的哭穷,使孩子可以承受最坏的,却无法心安理得的享受最好的。

知乎上有个话题叫做:家长哭穷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用户名为“美好的美好”说:会让孩子很自卑,我小的时候经常捡亲戚朋友家孩子的旧衣服穿,然后对同学说是妈妈给买的,我觉得家庭对孩子影响很大。我现在就是有点虚荣,感情方面有点跑偏。

看到这个答案,我一下想起了同学的妈妈经常给上学的女儿哭穷,因为供他们上学自己的头发白了都没有钱去染发。天天念叨着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你们要替父母分担。回忆中我的同学总是会被妈妈的“哭穷”式教育差别对待。

比如全家的脏衣服都是她洗、买一份米线弟弟吃干的同学只能喝汤...

即使弟弟的待遇比他好多了,也逃不过妈妈“哭穷”式教育。

每天会让他额外的去做许多试卷,天天念三音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只有你考上好大学找上好工作,才能使咱家光宗耀祖飞黄腾达。

父母哭穷使孩子对未来的路充满压力。

《穷人缺什么》这本书中提到:“人穷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

这种可怕的穷人思维的力量,不亚于原子反应,会给孩子造成观念上的偏差,影响一辈子的运气和生活。”

04

作为父母不要和孩子哭穷,这样只能养出心穷的孩子。

动画片《樱桃小丸子》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牛肉火锅,即使爷爷、小丸子吃到了猪肉也会美滋滋的。因为小丸子的爸爸从来不会哭穷,令孩子们感觉不到自己和同龄人有任何高低之分。

电影《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带着5岁的儿子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即使被赶出旅馆他也不会给儿子哭穷,而是快乐的和儿子做游戏。

克里斯一直用乐观的生活态度,告诉孩子通过努力就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最终他们实现了。

穷不是原罪,杞天忧人的埋怨给孩子才是魔鬼。

抱怨没有用努力生活的态度才是硬道理。

从任10年教师的嫂子来我家做客,我向她聊起过这个话题,她是这样说的:“我从来不会给孩子说这个东西咱们买不起很贵。我会每个月给她零用钱自由分配,如果这个东西非常想买,女儿可以自己攒钱购买。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也使她在过程中想想是芭比娃娃好还是小猪佩奇玩偶最喜欢。”

不溺爱孩子也不严苛他们,给他们恰当的空间。

不然让孩子活在“哭穷”式的教育阴影中看不到阳光。

孩子的到来给父母带来快乐,做父母的应该把正能量传给他们才是更应该做的。

教育和贫富差距不是一回事,穷也好富也罢,为人父母的正确想法应该是:努力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条件,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去创造;让她在不卑不亢的成长环境中长大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