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不用逼孩子交朋友,但“社交培养”不能落下,得分阶段进行

作者:尼莫妈妈日记 11-25阅读:1749次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几日听到一位妈妈说:"儿子都已经2岁了,在家很积极活泼,但是带他出去外面就不敢主动和别人说话,遇到熟人让他打声招呼,也总是害羞地转过头,闷不做声。"

她知道孩子慢热胆小,想让孩子与同龄人接触,于是常常带孩子出去玩,告诉他要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但是他就是不愿意,甚至都不愿意走到小伙伴身边。

"为此,我经常和他说'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啊,不要总是不理其他人''快快去交个朋友啊'。道理都讲了好多遍了,但是没有一点作用。"

孩子不爱社交、不愿意交朋友,很多父母都经历过,而且父母也只能在一旁干着急,想让孩子快快结交朋友,孩子却无动于衷。

为人父母都希望希望孩子从交友中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和提高社交能力。

然而,强行逼迫孩子去社交,是典型的"越俎代庖"的家长强权表现。特别是对天性内向敏感的孩子而言,被逼迫交往,不但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还会重击孩子的社交自信心,给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得不偿失。

怕孩子不会社交?3岁前不用逼着孩子交朋友

3岁之前,孩子的独立意识较强,大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正在逐步建立自我了解、自我了解。小于3岁的孩子太过年幼,他们玩耍时不喜欢有陌生人在身边,不愿意和别人过多接触,大都没有社交和分享的意识。

而且,他们大多数在家里,由父母陪伴着,没有太多自然机会接触到其他同龄人并开始社交。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家长无需担心孩子以后没有社交机会,也不用逼迫孩子赶紧认识人、交朋友。

强行让孩子社交,本身就是父母自己的主位思考。逼迫孩子交朋友还会弄巧成拙,令孩子以为交朋友是不愉快的事情。

孩子在3岁前没有社交概念,3岁之后才有合作的概念。所以,不要将父母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应该让孩子自由发展,自主选择。

孩子愿不愿意交朋友、在什么时候选择交朋友,还要取决于孩子有没有交友的诉求,如果孩子没有诉求,强行让孩子交友对他是一种为难。

父母不能一直逼迫着孩子强行假笑、强行交友,而是应该陪着他们一起玩玩具、搭积木、给孩子讲故事,这比孩子跟朋友相处或许更开心。

父母应该要帮助孩子搭建社交的桥梁,搭建新的世界的关系,这才能让孩子提高对外表达情绪的能力,长大后顺利地交到知心好友。

孩子的大脑发育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能做的只有陪伴在孩子身边"静待花开",而且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帮助,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的确,父母应该要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孩子锻炼,让他可以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学会合作分享,但我们也应该努力去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给予能有效的养育和辅导。

社交能力培养不能落下,"社交培养"得分阶段进行

  • 1岁前:独自玩耍

1岁之前的宝宝喜欢自娱自乐,喜欢玩手指,到处摸摸碰碰。就算是一个人盯着天花板都可以看好久,玩自己的头发也能玩得很欢乐。

1岁前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玩具游戏就是他最好的朋友,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在这个阶段,他们愿意自己一个人玩耍,但是对其他宝宝却视而不见。

这个年龄的孩子处于"物权敏感期",他们认为玩具是我自己一个人的,别人都不能一起玩,不能被抢走。他有对玩具的占有欲,只有获得对玩具的支配权,才能够感到安全和满足。

宝宝独自玩耍的时候,就是在进行不断的自我确认:这是我的杯子、那是"我的"玩具、它是我的狗狗。此时,孩子正在慢慢构建对世界的认知,开始知道了哪些是"我的",从而获得安全感。

家长应该这样做:

给孩子提供更多独自玩耍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与选择,让他独自玩耍。

让孩子单独待一会儿,让他自由探索一下身边的世界。当你看到孩子自娱自乐并且非常投入时,不要随便打扰,更不要逼迫他走出去交朋友。

给孩子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乐园,让他独自去开拓一些新的技能,去发现一些好玩的东西,这样对他的身心也是很有好处的。

  • 1-2岁:平行玩耍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越来越喜欢和其他人一起玩耍。孩子喜欢听父母给他讲故事,倾听父母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情,会粘着父母,想要获得陪伴。

这个时候的宝宝慢慢开始察觉到合作陪伴的需求,他们也注意到了其他的孩子,意识到周围有同伴的存在,会听和观察小伙伴。并且变得想要去亲近他人,原意和差不多大的孩子呆在一起。

真正高质量的社交不会因为陪伴时间的长短或者交朋友的数量而受影响,而是要想办法让每一次与他人的交往都能走近孩子的内心。此阶段就是为孩子"社交培养"打基础的阶段。

家长应该这样做:

父母可以扩大孩子的对话人数,给予孩子及时有效的反馈。多给孩子更多接触人的机会,带他去拜访邻居,到商店与他人说说话,让孩子跟更多的人见面。

并且要重视给孩子的反馈。耐心等待,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及时补充和描述孩子的反应。比如孩子喜欢一个玩具,家长就可以和他说:"这个玩具真好看,我也很喜欢"。

常常跟孩子进行眼神交流,表现出与他互动的感兴趣之情。每一次与孩子的互动,都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语言的互动性和一致性,这是"社交培养"很关键的一环。

  • 2-3岁:联合玩耍

在这个阶段,父母常常会看见孩子模仿小动物,模仿成年人动作。比如,在玩过家家时,模仿爸妈煮饭的动作,自己斟茶倒水等等。

孩子会与更多的同伴在一起玩耍,他们会开始初级的互动交流,进行简单的交流,跟相熟的小伙伴交换玩具,和同伴的时间会变得更长。

虽然孩子还是以自己游戏为主,但是会和更多的人产生接触,建立联结。

此时,孩子已经完全适应周围有同龄孩子的存在,更加愿意与更多的人一起玩耍,而且正在逐步拓宽自身的社交圈。

家长应该这样做:

成年人会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小孩也有自己的伙伴群体。在与伙伴的相处中,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锻炼着自己的社交能力,也有可能与小伙伴发生冲突。因此,家长要帮助宝宝愉快地和同伴相处。

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与他人交往。教导孩子主动跟伙伴说话、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到游戏中。

孩子适当主动地跟其他小朋友接触、熟悉,能让小朋友觉得自己受重视,也能给对方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对能成为朋友有很大的帮助。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社交家",每个孩子都是从羞涩到开朗的,然后慢慢地提高社交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兴趣,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找到合适的"社交培养"方法。

在"社交培养"过程中,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和支持,有了父母爱的力量,孩子才能勇敢迈出社交的第一步。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