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巧背后的抑郁,是父母早期养育种下的祸!

作者:严妈 06-09阅读:498次

孩子+压抑+行为+赞赏满足感+听话乖-快乐=假性自体

要知道,一个人的自尊取决于内在,取决于一种感受自己被人无条件宠爱着的意识,妈妈是爱我的。

但是当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需要按照妈妈的意愿来进行,需要听妈妈的话,需要按妈妈的节奏来生活……这个孩子得到价值感的方式就是服从,他们的自尊建立在他人的判定上。为了维护这样的自尊,他们就要去服从与讨好别人,他把自己的功能交给了别人去判定,自我价值感被外包了。要是得到了别人的否定,他就会特别难受,他对别人的言论也会特别敏感,因为这个人的内在没有什么可以支撑他的啊,支撑他的是外界的声音。为了妈妈开心放弃自己的需求,只为博得妈妈的赞赏,主体自我意识的压抑,带着一副讨好母亲和别人的面具生活,这样的假性自体的孩子很乖很听话,但是你想要吗?

一个人要去顺从他人,就一定会是要去压抑自己的需要的,哪怕是愤怒的,他也会把攻击的企图给努力地收回来,他不敢说不,他不能站出来为自己说话,他不能维持自己的权益,他有这个愤怒,但是怕一旦说不,对方与他的关系就会被拉开,别人就不会喜欢他了,别人会去否定他,他怕被否定,怕关系被疏离。——安东尼-斯托尔

一个妈妈的好孩子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成为一个妈妈的好孩子需要付出什么代价?那就是孩子逐渐与她自我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失去了联系。只有在孩子表现好,妈妈对他满意,对他微笑时,孩子才会高兴。但孩子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认识、热情、清晰感,和意义感。这个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非常好的学生,或其他任何受妈妈赞许的活动都能完成的很好。但对妈妈想要她做的事,孩子内心深处感受不到任何愉悦或满足。因为她并不是为自己做这些,而是因为她知道这些是妈妈认为重要的。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尤其是年轻的成功者,出现无法解释的自杀倾向。许多这样的人都伴随着假性自体长大,他们内心的抑郁是隐藏的。他们表面上可能非常努力工作,成绩出众,非常成功,但内在感觉迷茫、空虚。只有在能够唤起母亲或其他人的正向回应时,他们才能感到高兴。他们对自己的优秀或成功没有任何愉悦感。他们行动的意义只在于操纵或控制母亲。

我们常常可以在很多特别优秀的孩子身上发现假性自体。什么“假”性?这是从小练就的“武功”!是潜意识层面的。孩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存在的价值但又离真实自我越来越远!这样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一旦遭遇到涉及自尊的挫折(在别人看来可能很小的挫折),会引发强烈的自我否定、抑郁或对这个世界的愤怒和绝望!

割裂的自我,是如何形成的?

父母在孩子面前的绝对支配地位,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步入取悦父母的节奏,然后压抑自己内在的真实感受,长大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假性自体来源于早期喂养的镜映失败!

温尼科特说,没有单一的婴儿,婴儿都是与母亲连在一起的。

母亲对婴儿的回应,就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形成。

假性自体,根源来自于生命早期的“镜映失败”。一个孩子的主体存在感在于他的感受,饿了,冷了,热了,疼了,怕了,这些感觉,是个体最早的存在感,构成了最早的主体感,如果这些感受都不能被接受,那么这个孩子的主体就是破碎的。设想一下,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他自己的感受是不被接受的,他的感觉是不重要的,妈妈的感觉才重要,妈妈不断地需要通过掌握孩子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妈妈说,要这样,妈妈说,要那样。妈妈说,你应该喜欢这个,妈妈说,你不能喜欢那个。妈妈说,这种事有什么好伤心的,妈妈说,那种事不值得高兴,妈妈说,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你得听我的……自己的内心一直被忽略,这个人不敢有自己的想法情感,因为有个受苦的妈妈在那里,有一个因为他而受苦的妈妈在那里,他要跟妈妈一起处于一个共生的状态,妈妈不快乐,他不敢快乐,妈妈快乐,他才快乐。

那么,这个人的自我呢?去哪了?没有了。不敢有,长大后的自我是一个假性的,假性自我。

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和一个养出假性自体孩子的母亲,她们的区别是,足够好的母亲会回应孩子的夸大感、孩子的愿望、孩子的需要。她为孩子的表现而兴奋激动,她镜映孩子,当孩子精力充沛、自信、情感丰富时,她为孩子而高兴。这是足够好的母亲。

而一个假性自体的母亲,她对孩子的爱是有选择、有条件的。假性自体的母亲不希望孩子自主行事,她要自己掌控一切。她对温尼科特所说的“孩子的无所不能的姿态”不予回应,比如孩子需要食物,需要关注,或者需要抚慰。对于孩子什么时候需要被关照,什么时候吃饭睡觉,她有自己的主意。于是孩子学着调整自己去适应母亲的需要,而不是母亲调整自己适应孩子的需要。

请允许孩子做:发脾气的小孩、捏泥巴的小孩、乱涂乱画的小孩……每个孩子都一半“天使”一半“恶魔”不必做太乖的小孩,但是一定要有自我,父母愿和孩子一起嗨才是我们乐意看到的!

爱与规则的辩证

弗洛伊德有本著作叫《文明及其缺憾》。教给孩子社会规则会让孩子不高兴的观点可能是真的。但教导孩子规则不意味着缺少爱。事实上,孩子在社会上生存需要理解规则,如果我们不教他们这些,相反恰恰是缺乏爱的表现。温尼科特所说的早期的回应,以及其后需要的持续不断的回应,是针对孩子的独特性、差异性而言的,虽然我们不得不教会每个孩子服从社会规则。无条件的爱意味着我们因为孩子是他自己而爱他,我们不会因为孩子做了对我们有意义的事情就爱他们,也不会因为孩子做了对自己有意义而对我们没有意义的事就不爱他们。当然爱和赞成是有区别的。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我们可能不赞成,但并不代表我们不爱这个孩子。

以上是温尼科特的观点。

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一个盲目听话的孩子,而是鼓励他成为一个当他认为某个问题值得怀疑时,能够独立思考,并诚实表达的孩子。这个诚实,出于对自己内心的尊重,也不违背对他人的尊重。依赖于家长平时给孩子营造宽松的表达环境,包括父母如何定义好孩子。所以父母在面对乖孩子时,最好让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意见,就算他说错了,也尽量不要否定孩子,给孩子自己发现错误的机会和改正的空间。可以给孩子制定某些行为准则,但不能给爱设置条件,不能因为孩子满足自己的要求才爱他们。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不要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包容孩子的缺点。处于婴儿期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用爱的眼光去喂养,试想一个不接纳孩子的焦虑母亲,用没有灵光的烦躁眼神去看孩子,孩子感觉到的就是特别嫌弃、死气沉沉的一种喂养;那孩子能收获到的就是一种死气沉沉的体验。这对孩子来讲恐怕不是很好的体验。

想要讨好别人的渴望,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乖宝宝往往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易随波逐流,当独立面对世界时、面对问题时,则变得无所适从、甚至焦虑抑郁。更容易压抑,不会表达自己真实需求。更脆弱,经不起挫折,一旦遭遇到涉及自尊的挫折(在别人看来可能很小的挫折),便会引发强烈的自我否定、抑郁或对这个世界的愤怒和绝望……所以说,乖宝宝们大多属易碎品,需轻拿轻放。稍不留神,极易受伤。

关于“乖巧听话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吗?”,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2-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跟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在儿童期有反抗倾向的人中,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儿童期没有反抗倾向的人中,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74%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相对于那些拥有假性自体的孩子,有真实自体的孩子更能感受到自身真实的喜怒哀乐,情绪得到释放,或者宣泄的渠道更多,对于自我性格的创建和修复能力也也更强。

所以,请每个父母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天性,做一个无条件有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