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整体养育》:儿童的发展是一棵树,别只盯着修剪某一棵枝丫

作者:林小暖bella 12-30阅读:5898次

上过心理学博士@陈忻儿童心理 老师“从心理解孩子”课程的朋友们,估计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陈忻老师像一颗定心丸,有让人安心的“奇效”。

她总是能把你心中的育儿焦虑化解,让你在带娃路上变得更加冷静,不急不躁。

前几年陈忻老师写的那本《养育的选择》,小暖就推荐过多次。而今年,陈忻老师又出版了她的第二本书——《整体养育》。

这本书是她“从自己40多万字讲课稿中精心挑选,并经过重新编排结构后整理出来的课程精华。”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感觉就像是有一个人把你眼前充满雾气的窗户一下一下擦拭干净了一样,让远方的路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整体”两字道出了陈忻老师育儿之道的精髓:

当孩子出现了某个状况,切忌头疼医头,要退几步,跳出来,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去一起解决。

在《整体养育》中,第一部分算是陈忻老师为每个家长在育儿路上准备的“干粮”。那些有关儿童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原则,就是我们应对孩子成长中各种状况的“武器库”。

第二部分,对于如何培养、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这方面,陈忻老师除了告诉父母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家长理解孩子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认清孩子成长的规律和特点。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们能得到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育儿思维上的改变。

原来“见山是山”,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就像一个个有待击中的“靶点”一样;而读完陈忻老师的文字,才会试着将孩子的成长看成一个坐标轴,把原来散落的“点”精准定位,串联起来。

这本书都有哪些干货,又有哪些让我们的育儿思维迭代的知识点?咱们今儿就来看一看。

父母上岗证:做父母必须知道的六件事

书的第一部分讲了一些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也是父母必备的“育儿基础知识”。小暖将这些知识点大致总结为“父母必须知道的六件事”。

第一件事:孩子们的成长包括三个维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这三个维度是:

  • 生理发展

  • 认知发展

  • 社会性与情感的发展

许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觉得孩子在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生理上的发展,然后才是认知,最后才是社会性和情感。

但其实,这三个维度是并行发展的。

书中举了个例子,比如孩子学说话这件事。看似是属于“智力”维度的“语言”发展,但其实,孩子要学会说话,也同样离不开其他两个维度。

他们首先要具备正常的生理条件,并且需要认识一些事物,理解一些概念,这属于认知发展。同时,学说话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交谈,这又属于社会性与情感发展。

所以,想要培养、提高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要三个维度同时考虑,才能真正帮助孩子们成长。

第二件事:儿童的发展是终生的

我们既要看到孩子在某个时期的发展特点,也要看到这个时期的发展是建立在前一个时期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下一个时期发展的基础。

所谓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能过于绝对了。

人是一直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的,并不是到了某个岁数就停滞不前了。

第三件事: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许多父母最大的焦虑,就是担心眼下孩子呈现的问题会一直如此,而忘记了孩子在某个阶段的行为和表现,仅仅可能是那一段时间的而已,未来其实充满了各种可能。

第四件事:平衡的看待儿童的发展

在看待孩子的成长时,以下三点要素要注意:

1

先天与后天因素

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主体性,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是相互作用的。

2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儿童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是连续的,是量的变化;而在某些方面则是非连续的,是质的变化。

3

单一性与多样性

人的发展并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童年的经历对人一生的发展确实影响很大,但并不是说人的一生都由童年经历所决定。

陈忻老师在书中提到了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是他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这个环境,又被分为五个层面:

微观、中间、外层、宏观、时序

总的说来,这五个层面涉及到的因素都有可能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对他产生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尽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重要的,但我们也要知道,父母并不是影响孩子发展的唯一因素。

小暖在这里就不对每个层面展开来说了,想多了解一些的朋友,可以到陈忻老师的书中去学习。

第六件事:整体看待孩子的发展

我特别赞同陈忻老师所说的这段话:

整体养育

“养孩子不需要像抓紧一把沙子那样,抓紧所有有限的、看得见的因素。孩子的发展是他和各种因素合力产生的结果。各种力一起作用在孩子身上,有的力大一些,有的力小一些,最后的结果如何,要看合力的方向。”

想做个好父母,就要紧紧抓住一个“基础”不放手。毋庸置疑,这个基础就是:亲子关系。

孩子各个维度能力的良好发展,都要建立在对父母的信任和安全依恋上。

这是他们面对世界的底气。

而亲子关系,其实是一个双向的关系,不单单需要父母的努力,更需要和孩子一起,找到一个让彼此都舒服的方式。用陈忻老师的话讲,就是“找到适合自己和对方的舞步”。

而要想达到这样的“协调”关系,就需要孩子与父母双方彼此观察,需要父母对孩子的发展共性以及自家娃有足够的了解,与孩子进行适度互动。

陈老师在书中提到,父母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通过观察孩子的神情、动作,并参考之前的互动方式,猜出孩子的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理解和在乎。

而想要做到以上两点,非常需要父母修炼自己的情商,陈忻老师给出的建议是:

1

拥有同理心

  • 多从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

  • 多体会孩子的感受

2

真正接纳孩子

在一些小事上,父母要“真的能放开,不纠结”。

3

与孩子真诚相处

做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父母,而非完美的父母。没必要“假装”理解孩子,可以诚恳地对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陈忻老师在书中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哈洛(Harlow)的一段话:

整体养育

“什么是爱?当一个孩子受到威胁或者遇到巨大的压力时,他从谁那里获得安慰?谁能让他的心情平复下来?他在害怕的时候会奔向哪个人?那就是爱。”

这段话,看得人心里暖融融的。而我们为人父母,不就是要成为孩子的“依靠”和“后盾”吗?

做“有效”父母,要避开的七个育儿坑

陈忻老师在书中提到了许多育儿陷阱,小暖为大家总结了其中主要的7个育儿坑:

育儿坑之一:过分纠结育儿中的小问题

陈忻老师多次提到,“整体养育”的前提,是父母要学会“抓大放小”。

那到底什么才是育儿中的“大事”,而什么又是不必过分纠结的“小事”呢?陈忻老师说,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需要父母结合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经历以及所具备的知识去理解、选择和行动。

书中举了一个小例子,说有个妈妈带着两个娃坐高铁,姐姐因为自己的位置被妹妹占了而特别不高兴,并说了脏话。在这个妈妈看来,说脏话就是件大事,而姐姐不开心了则是小事。但陈忻老师认为,在这个场景下,姐姐心里的情绪才是大事,更应该首先关注到这一点,等抚平了姐姐的情绪之后,再小声告诉姐姐说脏话是不对的。

关于这一点,陈忻老师也给了父母一个小建议,父母们在看到孩子的某个问题而急于去解决它的时候,不妨往后退一步,想一想:“如果从更大的角度去看,能看到一个什么画面呢?”由此出发,慢慢练就抓大放小的解决方式。

育儿坑之二:当孩子的成长遇到问题时,只想着怎么改变孩子,而忘记了改变自己

一般情况下,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什么问题,总是习惯性的去寻求一些“方法”、“妙招”,为的是“改变”孩子当下的状态。

但陈忻老师却认为,父母更应该把眼光转到自己身上,首先反思“我是怎么做的,我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什么影响”。

因为,“只有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育儿坑之三:父母没有把自己的角色搞清,让自己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上

陈忻老师认为,父母应该和孩子站在一条线上。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应该扮演的是一个“助手”的角色,而非完全的主导者。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早期依恋关系的重要性,但仍然不能忽视孩子也是有自主选择能力的。

“孩子的成长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的结果。”

我们要明白——

整体养育

“很多事情根本就不在父母的控制之中。我们只能把自己这部分工作做好,努力给予孩子积极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其他消极影响,做好‘缓冲带’”。

同时,作为“助手”的我们,应该始终清楚父母最根本的责任是:观察孩子。观察他的性格、兴趣、学习特点等,然后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加以引导。要是过于“强权”,并不是好事。

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动态平衡”的,所以父母要不断地去寻找关系中的“平衡点”。

而这个平衡点,也是需要父母和孩子在一起通过互相观察,不断调整才能找到的。

而且,这个平衡点也总是在变化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逐渐进步了,父母也要调整自己的养育方法。

这个平衡点每个家庭都各不相同,只能靠自己不断观察自家娃去寻找,没有什么公式可以套用。

所有的育儿知识都不是1+1=2,不是我们背下来,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拿来主义”的。

就如陈忻老师所说,每一个育儿知识,我们都需要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条件,或者意义在哪里。

书中举了个例子,说一位妈妈吐槽自己的老公,每次看到大宝欺负小宝,爸爸都会对大宝说“你再打妹妹,我就打你了!”但老公一直只是吓唬吓唬大宝而已,并没有真的这么做。

这个妈妈比较矛盾的点在于,育儿知识里说“父母要说到做到”,那是不是老公应该真的“教训”一下姐姐,才能让姐姐知道自己所犯的错。

其实,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源头出错”。

陈忻老师认为,第一,解决孩子打人的问题,用打孩子的办法肯定是行不通的;第二,父母要说话算数并不是用在这样的场景下。

育儿坑之六:盲目蛮干

比如大家都知道要让孩子学会“分享”,但很多人其实都没有搞清楚,孩子懂得分享之前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只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味地纠正孩子“不分享”的行为,最后把路走偏了。

很多人,都最怕孩子“哭”。孩子一哭,就如临大敌。这时候,就有许多父母会下意识地对孩子说:“哭有什么用!”

但其实,哭对孩子来说是有用的,而且特别有用。因为,哭能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的情绪。

当然,现在不少家长学习了很多育儿知识,都知道这么说不合适,应该和孩子“共情”。基本上,所有的育儿书里都把“共情”总结出了一个“套路”,写清了每一步我们要说的话,要做的事。

可很多时候,我们在照着用了之后,就发现这样的“共情”并不管用。孩子不但没有平复情绪,反而表现的更加激烈。

在陈忻老师来看,这样套路化的“共情”缺少与孩子真正的“情感联结”。

孩子必须能真的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流露,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这样的共情才会“有效”。

在这部分,陈忻老师提到了两个小方法,一是尝试理解孩子的心情,想办法和孩子展开对话;二是展开想象,比如孩子丢了最心爱的玩具,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象玩具去了哪里旅行之类的。

“当父母其实是一份需要想象力和创意的工作”,陈忻老师在书中的这句话,对我触动很深。

需要在什么情况,对孩子讲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些东西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模式化”的东西很难拥有真情实感。

而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互动,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方法的,它需要我们在当下的那个场景中的“灵光一现”。这灵光一现,就是我们长期观察孩子,真正从心理解孩子之后,碰撞出的小火花。

同时,它也需要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把自己“捋顺”。也就是陈忻老师经常强调的,修炼自己的“内功”。比如,自己对情绪的感知、对情绪的控制、与人沟通的技能等等,而不是只盯着所谓的“一招一式”。

孩子的各项能力,需要父母“整体”培养

书中的第二部分,陈忻老师讲了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几项关键的能力,其中包括:

  • 面对挫折的复原力

  • 注意力

  • 自我调整能力(自控力)

  • 情绪能力

  • 社会交往能力

陈忻老师将这部分内容称为“育儿技能”。而这些所谓的“技能”,都要建立在把第一部分(上文中提到的那些主要内容)做好、理解透这一点上。

此外,陈忻老师还提到,这些父母在孩子成长之路最为关心的能力,都离不开生命“内核”作为基石,其中包括:

  •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和安全感

  • 孩子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

  • 孩子有能力做出选择和决定

  • 孩子认为自己是被尊重和被理解的

  • 孩子能理解和接纳自己

以上这些,都将成为孩子将来为人处世的强大内核。有了这些内核,很多被父母们重视的那些能力才能自然而然地发展。

为此,陈忻老师在书中给大家讲了自我概念、自尊、自我价值和评价等基本概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认识自我方面的特点和成长进程,以及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自尊、寻找真实的自我

比如,书中从“自我认识”的角度,为大家分析了为什么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好孩子”、“坏孩子”、“胆小鬼”、“一事无成”等等这些标签帖在孩子身上,其实就是把孩子的价值和行为联系在了一起。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其实是在传递给孩子,你的行为决定了你的价值。

通过贴标签来要挟孩子做事的方式,表面上看起来很成功,但实际上却伤害了孩子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的发展,也影响了孩子自我评价的能力。

为此,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整体养育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们需要把孩子的行为和价值分开,指出这种行为的后果,并提出弥补的建议。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不会放大自己的消极情绪,而会体验到适度的内疚感,这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或改正自己的错误”。

讲清楚了培养孩子各项能力的基石之后,书中还分别对如何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复原力、注意力、自我调整能力(自控力)、情绪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进行了细致分析。

讲到每一种能力时都会从能力发展的基础、影响能力发展的要素、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某项能力的发展特点,以及父母应该如何从整体促进孩子某项能力的发展这几个角度详细展开讲解。

其中,陈忻老师还提到了不少大家在育儿中的误区,用心理学知识去告诉大家真相到底是什么。

比如,并不是“年幼的时候对孩子越严厉,越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年后面对挫折”;

比如,注意力并不仅仅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干一件事,它还和动机、倾听能力等有关;

比如,培养自控力需要先给孩子自主权,而这个自主权也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要从父母提供脚手架式的帮助开始,逐渐让孩子独立;

再比如,孩子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可能像刷题那样通过强化训练就能马上见效,而是要用“年”去看待他们的进步。

……

特别是最后一章,讲到如何帮助孩子社交,书中从语言沟通能力、注意力、自主感、能力感、自我价值感、心理理论、自我调整能力、计划能力、推理能力等高级大脑执行能力几个方面来讲述父母应该怎么做。

如果认真了前文就会发现,这一章基本上就是巧妙的把前几章讲的内容都串联了起来。真正让我们体会到了孩子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这样的讲述方式,帮我们更为形象的理解了何为”整体养育“。

正如陈忻老师所说,父母心中要有一个孩子发展的全景图。养育孩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只要把这些基础的事情做好,孩子就一定不会差。

我们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状况、当下的状态时,总喜欢用“问题”这两个字。

其实,这两个字听起来就带有某种“敌意”,很容易就把人对立起来。而这本书就是在告诉家长,不需要用“问题”二字将自己与孩子对立起来,而是要去做孩子成长的助手,“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理解孩子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读完《整体养育》之后,你会在脑中建立起一个育儿知识网,“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确保自己手中的‘剑’和自己这个‘人’合二为一。”

“儿童的发展是一棵树,只关注其中一根枝丫,用尽全力去修剪它,反而可能阻碍孩子的发展。”

如果我们都能记得这句话,想必也会少些不必要的焦虑,多些知道应该做什么的坚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