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专栏:《爸爸与小多多》之什么都不可以

作者:育儿跟我学看 03-28阅读:958次

硕博心理撰稿人:刘刚

我有一个女儿,我叫她小多多,我不期待她多福多寿,而是希望她多努力、多收获,我和女儿的故事就是这么展开的……

爸爸,我可以看小猪佩奇吗?

不可以,今天看过电视了。

爸爸,我可以吃巧克力吗?

不可以。

爸爸,那我能玩水吗?

不可以。

怎么什么都不可以!

儿童在3-5岁期间会发生一系列心理变化,这个时期叫做第一逆反期。第一逆反期的反抗对象以父母为主,标志着儿童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学会用“我”、“我的”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按自己的方式行动,不愿意让别人来干涉他们的事,表现执拗任性。

当我女儿说出“怎么什么都不可以”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体验到都是我在禁止她,好像我给孩子的回答有些太简单粗暴了。而作为一名教授发展心理学的老师,更直观的感受到儿童的第一个逆反期到了,我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能脱口而出,需要新的方法了。

一直我都认为自己在教育孩子上还是既有专业知识作指导,也用了心的。但是现实告诉我孩子的变化是明显的,而我必须跟随着孩子成长的脚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和孩子互动的方式。

这件事也让我想起来,研究生期间听导师们讲到的一个小故事。讲发展心理学的时候讲到第一个叛逆期,老师讲到她和自己儿子互动的故事。

那时候,孩子大概就在三岁左右,看着自己洗碗的妈妈,自己也想洗碗,我的老师就给孩子拿了个凳子,然后“指导”孩子洗碗,还指着并没有洗干净的碗夸孩子说“洗的不错,下次这用这个洗会洗的更好”,她儿子高兴的说明天还要洗碗。据说,从那时候学会洗碗起,他们家洗碗的工作都是他儿子的……

我为什么对这个故事,记得这么清,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很直观的告诉我第一叛逆期的孩子是怎么样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还记得我坐在离老师不远的地方,看到她讲述这段往事时脸上流露出的母爱,好像一瞬间就回到了她和儿子相处的小时候,让我觉得又温暖又羡慕。我当时就想,等我以后如果有孩子了,也像做游戏一样训练孩子养成洗碗的习惯。

对于处于第一叛逆期的孩子而言,具有很强的长大感,喜欢做大人做的事情,哪怕自己力所不能及,也想要去做,同时喜欢听大人夸奖说:“你真棒!”这类的话。自己要做的事情如果被成人代做,往往坚持退回原状自己再重新做,他们内心希望父母能接纳他“很能干”“长大了”的感觉。

对于处于第一叛逆的期的孩子,与其禁止,不如引导。这个道理我很早就知道,可是也是当孩子突然对我来一句“怎么什么都不可以”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是在禁止孩子、而不是合理的引导孩子。别小看这样的事情,禁止孩子的情况多了,孩子看起来乖了,但是可能也扼杀了孩子自己做主、独立做决定的能力。

这并不是说孩子要怎样就怎么样?而是给与孩子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和孩子一起完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支持他的,只是由于有一些力所不能及的部分,所以需要父母帮助。

说完了第一叛逆期这件事,我们再来说幼儿最值得重视的情绪体验——自尊。

在我从小到大的记忆里,妈妈对我的评价有两个,一个叫做“世界之最”,一个叫做“鬼见愁”。世界之最是指,全世界没有比我更更丑的人、更会吃的人了;“鬼见愁”是指我小时候经常一个人能哭很久,往往闭着眼睛没有眼泪干嚎也能嚎很久……

4个月前我开玩笑的对我女儿说,你没有很漂亮,但是还算可爱。没过多久,有一天我妻子讲了一件事,我女儿向她告状说“爸爸说我丑~”,而且表情是快哭了的样子。妈妈说的时候觉得很搞笑,但是我觉得这个事好像出了些问题。

自尊是自我对个人价值的评价和体验。自尊需要得到满足,便会使儿童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

我到现在都记得,我小时候不喜欢照镜子、也不喜欢拍照,因为我一直都觉得我不太好看,毕竟顶了一个“世界之最”的绰号。语言是有力量的,好的话语产生积极的力量,让人成长;而不好的语言,确实会对人的心灵造成比较持久的伤害;而我不知不觉的,在对孩子在做这件事。

我知道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很多座要翻越的大山,但是我不希望关于自卑这座大山是我给孩子造成。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我认真的对女儿讲:在爸爸的心目中,你很漂亮。爸爸向你道歉,爸爸说你可爱,是因为可爱这个词语更适合小女孩儿……其实很多时候,我不确定我女儿有没有听懂我讲的意思;但是看到她听完后高兴地跑去玩了,我想这个事情应该算是过去了。

多多爸爸的小唠叨

这件事为什么这么重要?

因为幼儿期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以后的情绪发展和适应性。

自尊体验可区分为高自尊、中等自尊和低自尊三个等级。高自尊与以后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相关,而低自尊则与以后的情绪不良(如压抑、焦虑),与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以及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等社会关系的不适应有联系。还有就是,自尊心强不一定就是高自尊;有可能并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