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难住”父母的6个问题,这样回答就好

作者:人民家庭教育 06-12阅读:4489次

编辑:人民家庭教育(ID:rmjtjy)

作者:小楼老师

来源:小楼老师心理课(ID:xiaolouxinli)

童言无忌。

孩子问问题前很少会想到问题可能会给被问的人造成困惑。

喜欢发问的孩子都是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孩子,父母没必要制止他们提问。

但是有几个问题却很容易让父母难以回答。

这里整理了六个美国孩子常常“难住”父母的问题,回答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韦恩‧福列席提供,希望给到父母参考。

问题一:为什么你一定要去上班?

◆ ◆

当孩子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他并非想知道原因。

他只想让你知道:他要你陪在他身边。

所以,如果你回答了他“为什么”,并不会减少他的负面情绪。

如果你说:

“这样才能买你要的东西啊!”

“我要挣钱养你啊!”

并不能让孩子感觉好受,甚至会觉得更难过。在他心里会对父母有些愧疚。

这时的回答,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

比如你可以说:

"我知道你不想爸爸/妈妈离开你。其实我也不想离开你,上班时我随时都在想你,我办公桌上放着我们的合照,每次想你我都会看看。有时间我就会打电话给你。爸爸/妈妈晚上就会回来,回来我们又一起玩游戏好吗?"

切记!别跟孩子说你不想上班,否则孩子会认为工作是让人讨厌的。

问题二:别人都有,为什么我没有?

◆ ◆

当孩子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他会不厌其烦地说服爸妈买,甚至会吵闹。

有时父母情绪不好就会生气,提醒孩子:家里早就有。

这种情况下,父母要避免和孩子陷入情绪对抗中。

父母要用温柔、坚定的语气跟孩子说:

“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我会考虑你生日时给你买。”或者“我会给你一些零用钱,存够了就可以买。”

如果孩子还是坚持耍赖,适时结束讨论,坚定你的态度,让孩子知道他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问题三:为什么我们不是有钱人?

◆ ◆

大部分的孩子并不真的明白“财富”的概念。

问出这个问题,多半是因为同伴间的比较,比如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一件东西,也想买,但常被拒绝。

或是由于心中没有安全感,比如无意中听到家长谈论金钱或失业等问题。

这时父母可以问孩子:“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有钱人’呢?”通过这个话题,可以开始给孩子输入一些“财富”概念。

若家中财务的确出了状况,可以试着这么说:

“我们现在要节省开销,不是最需要的东西都不能买,但是有爸爸妈妈在,你不用担心。”

若孩子还是不安,还可以说:

“虽然我们现在暂时没有很多钱,但想买吃的、喝的都是够的。”

问题四:为什么他(们)不喜欢我?

◆ ◆

先别太快否定孩子的感受。

不要对他说:

“你想多了。”

“你误会别人了。”

“怎么会?你太敏感了。”

……

否定孩子的感受,并不能让他们觉得好受,还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感觉,错过解决问题的机会。

此时最好鼓励孩子说出内心里的话,比如:

“发生了什么事才让你这样觉得?这一定让你很沮丧吧。”

接着鼓励指导孩子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

“你觉得可以做些什么让他(们)喜欢你呢?”或者“你觉得怎么做会比较好呢?”

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根源,训练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题五:(某个亲人)是不是快死了?

◆ ◆

如果家人遭遇到了重大疾病,即便孩子年纪小,也会感受到莫名的焦虑。

父母可以在自己情绪稳定之后专门告诉孩子:

“(某个亲人)身体出了些状况,我们都希望他可以继续陪伴我们,医生现在很努力地在照顾他。”

告诉孩子实际的状况,让孩子知道你的感觉,也知道这个亲人有人在照顾,不用担心。

如果孩子感觉伤心,不要制止他伤心,告诉他:

“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和妈妈都会陪在你身边,和你在一起。”

问题六:你们是不是要离婚了?

◆ ◆

父母间的互动是孩子学习人际关系的蓝图。

稳定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孩子如果见到父母吵架、冷战,他们就会担心自己生存环境是否还安全。

如果孩子提出了这个问题,父母应该反思自己和伴侣的关系是否出了问题。

如果父母关系并没问题,或许只是在孩子面前争吵过,引起了孩子焦虑。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即便相爱的两个人,在生活中也会有冲突,有时会争吵。

并且要对孩子说:

“放心,我和你爸爸(妈妈)很好,我们之间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如果确定要离婚,父母可以和孩子说:

“我们尝试过解决问题,但最后还是决定分开来住。我们分开并不是因为你,我们永远爱你。我们会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如果真是这样,要给孩子一些消化的时间。

并且在适当时机听听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重视。

作者简介:小楼老师,擅长儿童发展心理学、婚姻家庭治疗领域。个人公众号:小楼老师心理课(ID:xiaolouxinli),分享心理学知识在婚姻家庭、儿童发展中的运用。

添加教育助理个人微信号(jtzl01)为好友,备注您孩子的年龄或自己的身份,我们将把您加入到相应的群里。共享家庭教育资源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