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闺蜜一起在餐馆吃饭,旁边一桌坐着两个家庭聚餐,其中有三、四个六七岁的孩子,一会儿拿筷子敲碗、大吼大叫制造噪音,一会儿追逐打闹、乱跑如入无人之境,周围的人都因为这些熊孩子的行为影响了进餐情绪,时而纷纷望向他们的父母,然而那桌子上的父母们忙着聊天,全然不顾孩子在公众场合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所以不时的有人小声唏嘘道:这不光孩子没教养,家长也没好到哪去……
这让我想起来前两天和优优一起在我家旁边的公园玩,突然间传来一阵阵刺耳的声音,“这是狗吗?又小又丑又没有毛,这哪里是狗啊?”我们寻声而望,看到一个小姑娘看到别人遛的狗当众在那指指点点,小狗的主人脸上挂不住了,回击道:这谁家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呢?一旁的妈妈顿时脸红了,赶紧拽着她走了……接下来这对母女之间会有什么对话,我不知道也不去猜测。只是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促使我今天想谈谈关于孩子教养这个话题。
说一个人没有教养,尤其是对孩子,这个词杀伤力还是很大的。因为这不仅是对孩子人格上的否定,也顺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或者父母表示了鄙视,说自己的孩子“没教养”可以说是对父母最大的否定,是所有的家长都不愿意接受的。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是不会受到他人的喜欢和欢迎的,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反感没有教养的人,那为了不让孩子变成我们大家都讨厌、排斥的人,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教养呢?
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传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的修养就是孩子的教养。可见父母自身素质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观察和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比任何的千叮咛万嘱咐都有效用。
记得曾有邻居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主动向人问好的?我说我没怎么教育过呀,要不是邻居提醒我还真没有注意到。后来我真的发现:我家优优和果果每天到校门口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见到认识的长辈、同学也会主动打招呼。后来一次聊天里我问他们怎么养成这样一个好的习惯,优优说:“因为我们见到妈妈经常向认识的人主动笑着打招呼呀!”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家长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所以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
培养孩子正确的说话方式
闺蜜因为是小学老师,所以我和她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她给我分享了她班里的一个真实案例:有一个男孩很聪明、学习也很好,每次成绩都名列前茅,按常理说他肯定是老师的宠爱,可现实恰恰相反,各科老师都不太喜欢他。看我一脸疑问的表情,她接着说道:这孩子不懂礼貌,不太会说话。她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在办公室,语文老师让他去班主任那拿一下成绩单,这孩子倒是听话去了,走到班主任面前直接说:语文老师让我来拿成绩单。拿完就走,往语文老师面前一放:给你。我们在一旁的老师都看得目瞪口呆,后来经过观察发现,这孩子说话方式就这样,对人没有称呼,没有敬语,几乎没有在他口中听到过“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性的用语。班主任曾经向孩子家长反映过这个问题,可是家长不在意,觉得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的都可以无所谓。
听完她的分享以后,我们都为这个优秀的孩子感到惋惜,更为他家长的态度感到无奈。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毕竟孩子要生活在一个社会关系中,需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的相处,这时候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说话方式,会让他终生受益匪浅。
学会与他人分享
会分享是孩子融入环境的通行证之一,不会分享的孩子走的路会越来越窄,所以要引导孩子学会与人分享东西。
记得优优以前的班里有一个同学,自己的东西特珍贵,别人要是借用他的橡皮、书什么的,他总会说:“不行,我妈妈不让我借给别人东西。”慢慢地,班里其他的小朋友就不怎么与他玩了,导致他在班里越来越孤单,几乎没有朋友,很显然这阻碍了孩子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社会交往行为,是孩子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方法,对孩子以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和家人、同学一起分享,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交往行为。而他们在与别人分享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友情,还会有快乐等其他很多东西。
总结:俞敏洪说:教养就是当你走到一群人中间,你的行为恰当得体,让人感到礼貌和愉悦。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他们懂礼貌、尊重他人,就是在帮他们打造一张受人欢迎的名片,这会让他们越来越幸运、越来越成功,我想这也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