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鱼小七)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说过,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占20%,剩下的80%取决于情商,EQ高的孩子更容易成才。情商本不是天生的,生活环境、接触人群决定EQ的高度,而0-3岁宝宝的心智发展正来源于我们最伟大的父母。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3岁上幼儿园后才是接触社会。但可以很明确的说,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宝宝从第一次对人微笑开始,便是与社会接触的开始。所谓三岁看老,就是说宝宝在很小的时候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化性格,可能会展现他未来一生与社会互动的特性。为什么有些人长大后很古怪、不擅长与人交往?很多情况下,其实是小时候引导不足导致的。
本期专家会客厅,我们请到了拥有500万粉丝的超人气辣妈---小小包麻麻,来为我们分享关于培养孩子高情商的点点滴滴,快来学习一下吧!
先来认识一下包妈:
小小包麻麻,拥有2个可爱的宝宝喜欢分享育儿知识。超过10万阅读的文章写了200多篇,有500多万妈妈关注。
❤ 三岁以前,父母一定要做好3件事 ❤
三岁以前,什么途径才是情商的培育绝佳途径呢?包妈认为,孩子三岁前不同阶段父母一定要做好3件事,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待人接物的能力,其实并不是一句“长大了就好了”那么简单。在最初的3年里,除了照顾宝宝们吃喝拉撒之外,还得引导他们接触外部世界,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这和宝宝0-3岁的心智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情商培育(0-1岁):学会区分我、妈妈和别人』
❥0-6个月:妈妈就是我的世界
根据奥地利病理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玛格丽·马勒(Margaret S. Mahler,1897—1985)对0-3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在经历最早两个月“自顾自”的本能生活后,从第一次微笑开始,孩子就与外界有了真正的信息交流。在这个阶段,孩子与世界都是共生的,婴儿没有区分母亲和外人的差别,家长应该是孩子最亲密的共生体,需要及时回应宝宝需求,经常和宝宝接触,主动抚摸孩子。
❥6-12个月:认识妈妈之外的人
6个月开始,孩子心理开始逐渐跟妈妈分离,变得更独立、更个体化。他们开始关注父母以外的人。尽管陌生人依然让他们很害怕,但他们会拉着父母去主动探索。这个时候哪怕是爸爸陪伴,也能够替代一部分妈妈的工作,但这段时间,千万不要两个人都不在孩子身边。
『情商培育(1-2岁):学会分离和交往』
❥12-18个月:分离焦虑的顶峰
1岁以后的孩子可能非常依恋妈妈,他正在学习走路等技能,经常会有挫败感,需要随时回到妈妈的怀抱来寻找鼓励和安慰。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靠妈妈来寻找安全和自尊感,妈妈可以刻意进行躲猫猫和追逐的游戏,不仅很有趣,也能够让孩子理解暂时分开和永久分别的区别。
❥18-24个月:学习与人交往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他们的认知和行动力已经能够足够接受与母亲分离。不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所以社交的时候可能发生肢体接触,出现“打人”的情况。另外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容易“抢东西”。当妈妈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要避免与孩子站在对立面,应该用更加稳定的情绪和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孩子与别人的冲突,如果呵斥的话反而会让孩子对接触外界感到畏缩。
『情商培育(2-3岁):学会准守规则』
❥24-30个月:建立规则感
两岁到三岁的孩子追求独立感,喜欢尝试和挑战,当他们发现自己对周围事情可以产生操控的时候,自我意识萌芽会进入一个高峰,最简单就是说“不!”
这是孩子与人交往的关键时期,不妨利用孩子“说不”的意识,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时期的孩子还不一定能和小朋友共同玩耍,所以不用太过于强迫“一起玩”这件事。告诉孩子一些规则并以身作则,比如吃饭不看电视、遵守交通规则、排队规则。
❥30-36个月:奠定物权意识
孩子要到三岁后才会出现同理心,才此之前,他只能想到“我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宝宝不懂得“体恤他人”,有时候会表现得“自私”。这个阶段可以尝试用规则去引导“分享行为”,比如轮流玩、别人玩时等候、不可以厮打抢夺等。
古时候有孟母三迁,环境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人,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个启蒙老师更应该对环境敏感,高情商宝宝更需要父母的耐心、细心以及以身作则,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孩子谋划一个更美丽的未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