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妈咪OK
OK妈 妈咪OK
▲添加私人微信(ok15932936)和高知麻麻做朋友。
前两天我堂妹来问我,宝宝过几天要周岁了,想着要不要给他做一次抓周仪式,到底要准备哪些东西。我问好友为什么要这般认真对待?她说这多少可以预见到宝宝的兴趣方向啊。我说先不探讨这里的科学性,就算是兴趣点知道了也意义不大。宝宝三岁,我们应该充分关注的是宝宝的行为发展、认知提升,比如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逻辑性的发展等等,而绝不是以为抓住一个宝宝的兴趣点就是未来培养方向的线索了。
三岁前是大脑的“组装期”
前两天的文章《什么?一岁半开始孩子的语言能力就已经分出高下了 ,请别再被“贵人语迟”蒙蔽了!》中也说到了三岁前的语言的基础就已经奠定了,这是由三岁前的大脑发育决定的。
美国科学家利用一项高科技对幼儿大脑的发育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孩子在出生之后,在视、听、触觉方面接受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速度远远超出人们想像。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总结二十年的研究成果指出,早期童年非常重要,因为婴儿出生后的头几年,每秒钟大脑会产生700个神经元连接。神经元连接受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环境、经历共同影响,尤其受与成年人之间的“一来一回”亲子交互影响,神经元连接构成了大脑的基本结构,是未来学习、行为、健康的基石。
形象的说,刚出生的宝宝是台刚买回家的电脑,还没装操作系统,键盘、鼠标、显示器还没连起来,而神经元连接不断产生,就像插上电源装上操作系统的过程,让大脑变成一个能处理各种事情的大脑!
出生后的头三年正是大脑发育的高峰期。刚出生时孩子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出生第一年,突触数量会增加到20倍,大脑大小已是成人的80%,在此之前都是处于疯狂的吸收当中。
宝宝的大脑发育大致可以分成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胎儿3个月-产后6个月,大脑发育完成率约50%-60%
第二阶段:产后6个月-3岁,大脑发育完成率约80%-90%
第三阶段:3岁-6岁,基本达到成人水平。
所以三岁前的孩子会不停地动,正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不断获得信息,能量消耗巨大,需要的营养也比大人要多,身体和大脑同步地在飞快地发育着。
早努力比晚修补要容易得多
如果三岁前宝宝的各项发展有明显的落后(注意,是明显的落后,不是主观上的不尽人意),是否可以在后面的几年里快马加鞭、勤能补拙?
不能!非常残酷的现实是,3岁以后,大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形,并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这时大脑的结构就已经牢固成形。虽然这并不是说大脑的发育过程就这么结束了,但就像前面用电脑举的例子,三岁前的大脑就像电脑的组装期,这个时期已经完成了硬盘的格式化,后面等待的是编程。
错过了头三年学习关键期的教育时机,后果是不可逆转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岁时测得的智商定为100%,那么50%在3岁前发生。
正如宝宝三岁前有很多的敏感期、大脑跳跃期,宝宝的学习关键期也是分布在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
出生后6个月,是学习咀嚼和吃食物的关键期。
一定不要以为自己吃和大人喂都是吃饭,大人喂反而可以让宝宝吃得更多。在学习咀嚼的关键期,如何用勺子盛起饭、如何控制往嘴里喂时食物的速度和咀嚼的协调、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吃饱了,这些都是不断刺激大脑发育的机会。关于自主进食敏感期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分享过,可以查看《宝宝吃辅食的最初几个月里,你最需要知道的几个要点》。
2~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例如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注意,计数能力和数学能力还不是一码事,下回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进行数学启蒙,里面包括的是逻辑能力、运算能力。在这方面,既可以随手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比大比小、数个数,也可以利用积木或者专门的玩具来教宝宝计数的概念。
2~3岁也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
突然变成了小话唠,会边玩边自言自语,也会在睡觉前和爸妈唠个不停。不过这个时期的宝宝真的是海棉一样,说啥都能记住,绝对是一生中最善于主动学习的黄金时期,每天给宝宝讲故事、读绘本,可以迅速扩充他的词汇量。
2岁半~3岁半是引入规则教育的关键期。
为什么2岁多的孩子特别熊,因为他们正在开始建立自我意识,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是独立的,也经常因为行为受到阻挠而出现闹情绪、任性哭闹等等Terrible 2的状况。但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可以理解规则,规则的引入,不但可以制约宝宝的坏行为,更重要的是当爸妈不再和宝宝站在对立面生硬地去制止、呵令,用建议、商量的语气提出要求,并且清楚地解释规则以后,孩子在内化规则的同时也可以更多地去主动思考自己和环境的关系,学会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会创造规则。
3岁左右是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
让3岁的宝宝适当参与家务活或者家庭里的事务,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会要求孩子必须遵照相应的规则,有助于健全孩子大脑的执行功能,也就是能让孩子给自己设立目标、做出计划、实施下去。这个时期的宝宝最爱玩角色扮演一类的游戏,爸妈们一定要鼓励并且配合他们的过家家游戏,因为这种游戏对孩子大脑的发育特别有好处,在于这种游戏时小朋友更善于控制冲动,也更冒出更多的创意,他们会联想到生活中的场景,学着大人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语言。
怎样发现宝宝的智力发展没有掉队
OK在六个月的时候因为一只手臂始终抬不起来,我带他去医院做了脑部的核磁共振检查。(也是因为此我开始了大脑方面知识的研究)幸好OK的问题属于一过性,也不需要做康复治疗。但我的确在康复治疗中心看到很多孩子,有些是不会咀嚼、有些不会喝奶,有些是根本都不会趴或者抬头。所以早期宝宝的大脑发育和智力水定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在行为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南希贝莱博士在《幼儿发展研究》一书中列出一岁前宝宝的8条线索,这些可以给到爸妈们一些对照,看看宝宝的智力发展是否正常。
当某样东西掉落到地板上时,6个月的宝宝会顺着下落的方向看;
当需要得到满足时,6个半月的宝宝会发出满意的声音;
7个多月时,宝宝会对着镜子里的人像/自己微笑,还能去找掉在地上的东西;
8个半月时,宝宝会和大人一起玩躲猫猫、拍拍小手等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也能听懂一些熟悉的词;
9个多月时,宝宝会自己动手玩弄一些小物件,也能理解一些词的含义;
10个多月时,宝宝会模仿成人把积木放到盒子里;
11个多月时,宝宝会模仿一些发音,比如老虎叫“啊呜”,小狗叫“汪汪汪”;
- 12个多月时,宝宝可以讲几个常用的词,例如爸爸、妈妈这些。
当然,这8条线索并不是绝对的标准,爸妈们如果没有对照上也不用太焦虑。我国现在一岁前的婴儿体检其实都已经涉及到这些发育情况的检查了,并且6个月前每个月检查一次,6个月后每两个月检查一次,每次体检医生都会问到覆盖到行为、进食、语言、运动各方面的问题,只要每次体检都达标,爸妈就不用过于担心什么。
唯一爸妈们需要坚持不懈去做的事就是保持高质量的陪伴,从初生期的抚触、到每天开展亲子游戏、面对面的交流,并且尽可能多一些地去了解宝宝的行为发展。
文章参考:http://developingchild.harvard.edu/,《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幼儿发展研究》
温馨提示: 把“妈咪ok”公众号置顶,再也不会错过港大教育学博士等高知妈妈的育儿分享。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妈咪OK”,我的主战场在那。港大教育学博士主创、国际幼儿教育协会专家指导。专注0-6岁宝宝睡眠、大脑发育和心理,也分享吃喝拉撒等靠谱育儿知识。和几十万高知妈妈一起育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