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配合你的时候,你是否习惯性地开始威胁或惩罚?

作者:聊爸 07-17阅读:1459次

【聊爸-詹晶明】

孩子的内心总是与周围的环境,尤其是亲密的人的情绪关联在一起的。他们或者在惦记着自己的期待,或者在惦记着与他亲密的人的期待,但他们其实对我们的教育目标毫无兴趣。

前几天,有个孩子与他的父母一起来我的工作室,当然,我很自然地与孩子玩起来了正好放在桌子上的积木。

这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不一样,他不是马上要玩,而是在很急切地问我:“这里有火车吗?你会拼火车吗?”。

我被孩子的询问难住了——因为目前的这堆积木中没有轮子,连圆形的积木块都没有,所以我只好回应孩子,说:“我很会拼很长很长的火车,宝贝,你看行吗?”

——那这火车有很多轮子,会跑很快吗?

“哦,好像不行,今天这里没有轮子的积木块了。我们做搭建一座大房子吧,我还会搭一个很大,很漂亮的大院子哦,还可以在院子里养小鸡,小鸭的耶!”

——我不要大房子,我想去奶奶家。

当我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非常清楚地理解到了,这孩子的内心有些不能接受自己的爸爸妈妈,在想通过有轮子的火车,通过惦记奶奶的情绪,表达他很想“回避”自己的爸爸妈妈。

回避他人的行为

回避他人,在任何文化习俗的背景下都是一种被视为威胁或惩罚的行为。即使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如果在他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离开了,那么这孩子在妈妈回来时,常常会先选择扭过头去,做出不要妈妈的表情和样子。这就是孩子对妈妈的威胁和惩罚——他明确地采用了“回避”。

现在这个孩子就是在非常明确地选择“回避”,所以,我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了,此时这孩子是不会做任何他父母期望他做的事情的——

当时,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分别用很期待的声音,企图引导孩子接受我的建议,让孩子和我一起搭建一座大房子,还有漂亮的院子。这些都被孩子坚决地拒绝了。

此时,我想起之前与另外一个孩子玩耍时学会的游戏,那个游戏里有那孩子的奶奶在,有那孩子对奶奶的惦记和爱。于是,我就尝试着与这孩子说:“宝贝,奶奶会给做哪些好吃的东西呢?”

孩子听我这么一问,马上高兴了起来,说:“饺子,卷子,还有好多好吃的!”

——哇,宝贝的奶奶真了不起,会做这么多好吃的!那我们玩一个游戏,学奶奶做卷子吃好吗?

“好呀!好呀!可是我们怎么做呢?”孩子越来越兴奋,明显可以看出来,孩子感受到了我完全接受他的“回避”意识,而且还能强化他用于回避的与“奶奶”的情感。

接下来,我找了好几张不同颜色的纸,黄的,红的,蓝的等,开始带领孩子撕纸,撕成一条条的,然后很认真地把这纸条卷起来,像一个个卷子一样。

然后放在一个大圆盘里,我轻声地问孩子:“奶奶在家是怎么蒸卷子的呢?你做给聊爸师爷爷看好吗?那我们就可以把卷子做熟了,就可以吃了哦!”

孩子听后,很认真,很高兴,很大声地说:“开火!”,而孩子的手,在那装满了“卷子”的圆盘旁边,做了一个非常熟练的,扭动煤气炉开关的动作。哇!好熟练呀!好准确的模仿动作呀!

——哇!开始蒸卷子了哦!宝贝你太棒了!好厉害的!

孩子也抬起头,看看我,还看看爸爸妈妈。那得意的样子,让我感受到了,孩子此刻已经没有任何“回避”的情绪,除了快乐和骄傲之外,就是认真模仿奶奶了。

孩子又非常准确地做了一个关闭煤气炉开关的动作,说:“关火!可以吃了!”

然后,孩子很自然地给我送了一个,再然后,很自然地给爸爸一个,妈妈一个,给自己两个。

——宝贝,你会留一个给奶奶吗?

“这个最大的就是给奶奶的!”

——太好了!奶奶会很开心的!那我们再多做几个吧,也为爸爸妈妈做几个大的好吗?

“好的,聊爸师爷爷,我们再来玩一次,做卷子吧!”

一切就这么美好地,充满快乐地激活了孩子内心善念,并用这纯净的善念化解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我们也看到了孩子最为天真,善良的本性。

假如我们在孩子拒绝接受搭建大房子和漂亮院子的时候,开始对孩子采用威逼利诱,或者说教干涉的方式,坚持努力地想让孩子接受,那么我们孩子内心的善念,就会被忽略。孩子的内心情感也同时会被严重地伤害,甚至会引发孩子的愤怒,或敌意。

任何游戏和玩具,都没有孩子的情感重要,都不能超越孩子作为游戏和玩具主导者的地位。虽然,教育的目的是那样的需要引导,但也依然不能蛮干,不能不顾及孩子的情绪,孩子的中心地位,孩子的优越感和骄傲感。

孩子的很多善念都是天然的,是纯美的。只是我们很多父母都没有注意到,往往被所谓科学、卫生的生活观念,或所谓先进的教育思想所遮掩了。

比如有个孩子,在我的幼儿教育体验工作室玩,这里有很多有趣的小零食,那孩子总是能得到我的奖赏而获得的。所以这些小零食,对于孩子来说是幸福的,珍贵的,是快乐的“战利品”。

但是,他们完全可能因为不小心,没有拿稳就掉地板上了。孩子会很着急,并迅速地将它们捡起来,送到嘴里去吃了。

此时我们父母也会即刻出面干涉,制止。可能是因为在我的工作室,加上至少看上去很干净。所以,他们努力地忍住没有说什么,可是那一脸的表情,就是在等我给话呢!

我就说:“没有关系的,虽然掉到地上的东西可能会脏一点,那就真的是一点点,不会构成对孩子身体的伤害的,不用很紧张。最重要的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些零食即使掉地上了,也是弥足珍贵的,是绝不会轻易放弃不要的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善念——珍爱物命。”

其实我们担心的是

孩子如果养成习惯

东西掉地上都捡起来吃

那危险就会不可避免了

恩,恩,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的担心我很能理解,这些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为孩子好而做的教育。

但是我很想问一问:“如果孩子习惯了,任何东西,即使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食物掉地上了,弄脏了一点,就很自然地完全放弃——不要了,那孩子对食物,对物件的珍爱之心,还会在心中留存多少呢?”

再深一层,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下,我们这样的观念,会不会导致孩子利用此规则,把自己不喜欢的食物,或者其他东西,故意掉到地上而拒绝吃,或拒绝接受呢?如果一旦孩子从中养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那后果会是怎样呢?

浪费,缺乏对物命的基本尊重

自私,缺乏对环境的基本接纳

奸佞,缺乏对困境的基本诚意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我们孩子的活动范围,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被我们所限制的,很脏的地方,只要我们不带孩子去,基本上孩子就接触不到,那又怎么可能把食物掉在很脏的地方呢?

再者,如果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总是让孩子感受到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的重要性,比如——

在坐下去的时候,要先检查座位是否干净

在准备用餐饮食的时候,先看看环境是否整洁卫生

在食用水果等生冷食物时,要先洗干净

在一切进食之前,都一定要先洗手等等

那么我们孩子在其潜意识里,就会形成一个很明确的观念——生活,尤其是饮食时,必须在整洁的环境之下,个人卫生做好之后。

这样不就从个人行为的方面,尽可能规避了孩子饮食脏污之物的机会了吗?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我总认为一个孩子的善念,一定要保护好,引导好,发展好。这对于孩子未来生命的幸福很重要,远远重要过其他的习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一些暂时的利益和好处、或者健康的名义,而忽略,甚至伤害了孩子天性中的善念良知。

爱惜物命,尊重环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善念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