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到2岁的婴幼儿,培养独立人格,思想教育最佳时期

作者:妈妈一分钟 07-22阅读:3793次

孩子到了2岁,再用婴儿这个名词称呼他已不合适了,因为孩子已有了他相应的独立人格。

这个时期的孩子什么都想模仿着做,这是因为他们学会了创造的技巧。站立走路的腿也硬实起来,可以用单腿站立1~2秒钟,也可以向后倒着走。虽然老是摔跟头,但也能慢慢地跑起来。能上、下台阶,还能爬上饭桌跳到床上等。若是给他积木玩,也能垒起五六块高。手指也灵活起来,可以翻开书本的纸。如果拧开水龙头,他会在下面搓洗小手。

如果是1岁半还只能数到10个数左右的孩子,到了2岁时,总的说来,可以跟大人对话了,听到邻居家的惠子哭了,他会说“惠子她哭了”。让他拼图,孩子可以将〇、▲、口等分别插到原来的凹陷处。

听到电视等广告中的歌曲,也可以模仿着唱了。但是,一旦惹着了他,他哭闹得也非常厉害。也有的孩子会气得躺在地上将手脚拍得巴嗒巴嗒地响。还学着把东西扔出去。同龄的孩子走近他时,他会非常高兴,看见稍大点的孩子在路边玩,他会看个没完。但是,把他与年龄相同的孩子放在一起时,却玩不到一块去。这个东西是我自己的这种意识十分强烈,别的孩子如果摸了一下自己的娃娃、玩具什么的,就会非常生气,并使劲抱住不放。看到被体罚,或是在医院里看到有人被强按住点滴的情形,会怕得或抱紧别人,或揪住母亲。

运动能力及智力也有所长进,事实上已近于独立的人,但依赖父母之心仍然非常强烈。如果是1周岁左右也没能很好地断掉母乳的孩子,一旦到了这个时期,即便是白天也往往在母亲的胸前缠着要吃奶。虽然从很早就开始养成了不用母亲陪着睡觉的习惯,可入睡前孩子还是要缠着母亲。如果拒绝了孩子,他就会代偿性地抱着毛毯、咬着毛巾或吮吸着自己的手指人睡。

在自立和依赖之间摇摆不定,是1岁半到2岁孩子的特征。

因此,这个时期父母的义务是一边要允许孩子在某些方面依赖父母,以尽可能地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以安慰,一边又要鼓励孩子使其向自立方向发展。养成孩子一方面在某些事情上依靠母亲,另一方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是这一时期孩子母亲的主要目标。

必须让孩子多次体验自己想、自己做和做事成功之后的喜悦。

为此,必须在防止发生事故的前提下,给孩子创造一些冒险的机会。遗憾的是,在现在大部分的家庭中,没有尽量使孩子冒险的这种舞台。只是在狭窄的房子里和汽车来往穿梭的马路上,母亲只好总是重复地对孩子喊:“危险!”“不行!”来阻止孩子的冒险。仅仅是在孩子摔了跟头时不去扶他,而让他自己站起来这件事,才多少体现了尊重孩子的自立性。

喜欢生活条理化的母亲,等不及孩子在卫生间自己做事。她认为等待是浪费时间。若不快点给孩子做完,想要看的电视节目就开始了,因此不等孩子自己脱内裤,就赶紧给他脱掉、领他去了洗手间。吃饭时也一样,母亲不等孩子拿起勺吃饭,就快速将饭送进孩子口中。还有,让孩子自己端杯子喝水,水可能会洒出来,母亲不喜欢这样,所以自己端着杯子让孩子喝。本来这些事情孩子都能自己做,可因为母亲什么都替自己做了,孩子认为这样非常自在,而变得万事不伸手,也就什么都不做了。这样,渐渐地把孩子从自立的一面引向依赖母亲的一面。

母亲在育儿方面不要吝惜时间。孩子自己要做的事情,应该在身边看着他做,鼓励他,成功后要给他以表扬。孩子想用勺舀汤喝,就是洒了出来弄脏了衣服也不要紧。只要能送到嘴里,就应该为他高兴。对能很好地端杯子喝水的孩子,要鼓励他说:“好吧,就用杯子喝吧。”洗澡时,孩子要自己脱衣服的话,即使母亲看着着急,也不要帮他,而是鼓励他说:“怎么样,能脱下来吧,还差一点了,再加把劲。”

现在,到了2岁左右还只能说“嚓、嚓”、“不、不”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多数孩子是因为没有小朋友,每天只能呆在家里看电视,没有练习说话、对话的机会。也有的孩子生来就说话晚。但是,有意义的语言,哪怕只会说一句,就不用担心,一定能渐渐说得好起来。

不仅仅是鼓励孩子自立,还必须锻炼孩子能够自立的实际能力。为了锻炼身体的运动能力,有必要尽量在宽敞的地方,使用适于孩子的道具进行锻炼。智力的锻炼也与体力的锻炼同等重要。母亲应该知道,过了1岁半的孩子总希望母亲能热心地对自己说些什么,因此,孩子总是反复地问:“这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母亲必须给予回答。总是说:“母亲正忙着呢”,“一会再说吧”来敷衍孩子,孩子就会对说话逐渐丧失兴趣。不仅如此,就是母亲主动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孩子也会用“等一会再说”来应付母亲而走掉。

母亲虽不能像《百科大典》那样回答孩子,但必须像诗人那样如诗如画地回答孩子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简捷、正确地答出孩子想要知道的事情。

人类的各种各样的个性,已经从这个时期明显地表现出来。喜欢音乐的孩子,从半导体或电视中一传来音乐声就会竖起耳朵,有时会和着拍子摇晃身体;喜欢画画的孩子,一给他蜡笔、多功能彩笔之类的,就自己画起来;喜欢书的孩子,看到书就会像被吸进去了似的看起来;喜欢运动的孩子,会跑出去蹦蹦跳跳;喜欢摆弄道具的孩子,则会将电器拆成零件、将椅子的螺丝拧下来。

孩子能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是愉快的,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以帮助。和喜欢音乐的孩子一起唱歌;给喜欢画画的孩子尽量大一点的纸;领喜欢书的孩子去书店让他自己选书。如果是喜欢运动的孩子,就给他买三轮车,而如果是喜欢道具的孩子,就给他弄一个能活动的玩具。

夜间睡眠的时间,也因孩子是否喜欢活动而不同。好动的孩子,晚上很晚也不睡,早上也不很晚起床。比如:晚上9点好不容易人睡,早上7点就起床。反之,不那么好动的孩子,则从晚上7点直睡到次日早晨7点。午睡也一样,往往是热衷于玩的孩子,或是午前或是午后只要睡1个小时就可以恢复精神头儿了,而能睡的孩子则可以睡2个小时以上(见 362晚间哄孩子睡觉)。

晚上睡觉前,尽量要让孩子自己脱衣服只是扣子母亲帮着解开其他让他自己脱就行了,就是睡衣的袖子也要让他自己伸进去。在寒冷的冬天如果房间太冷,孩子就会讨厌脱衣服,这时应在房间里加上暖风。

牙齿方面

这个时期除中切齿、侧切齿(前齿)各4颗外,犬齿、臼齿上、下、左、右各1颗,共计长出16颗。让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己睡前刷牙还有些过早。母亲应该给他刷,最好在饭后,让孩子仰脸、母亲用膝部夹住孩子的头部比较容易刷。

吃饭时,要尽量全家人一起吃,这不仅可以看到孩子饮食的好恶,也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家庭聚餐时的快乐气氛。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每日三次正餐和两次加餐,牛奶喝400 ~ 600毫升就可以。当然,一般早晨孩子不太想吃东西,所以多数孩子早餐就吃点面包、饼干,或1个鸡蛋及牛奶200毫升。

偏食

这个时期的孩子也不太吃米饭,有些孩子每顿能吃1碗饭,但更多的孩子吃不上1碗。不少孩子一日三餐合计才能吃1碗米饭。尽管这样,吃些鸡蛋、鱼、肉等副食补充就可以了。也有的孩子,饭和副食都吃的不多,但每天只要能喝上1000毫升的牛奶,对1岁半到2岁的孩子的生长已经足够了,将来长大了,也不会留下什么问题。随着孩子能吃的副食的范围的不断增宽,不管是哪个孩子,都会表现出他喜欢吃与不喜欢吃的“偏食”现象。偏食,只是说孩子在味觉方面各有个性,而不能说偏食就是有害的。母亲们所说的偏食,只不过是孩子对母亲所做的饭菜不能样样都吃而已。

不必担心孩子饭量小,比这些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要培养孩子能自己吃饭。要鼓励孩子能用勺舀着吃饭,自己拿着杯子喝水。害怕孩子饭量小和偏食的母亲,往往都是从一开始不等孩子拿餐具,就自己用勺或筷子将饭送到孩子嘴里。其实,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培养他能够独自拿着勺吃饭的这种独立性,比让孩子能吃下半碗饭更有意义。不吃蔬菜的孩子很多,但只要吃水果,就不妨碍营养的摄取。

酸奶,对大便干燥的孩子有益处。米饭吃得多,牛奶也能喝1000毫升的大饭量的孩子,以“美容饮食”为目的,可用酸奶取代牛奶。

排便的训练

可以始于不太冷的季节。如果恰好赶上寒冷的季节,可以向后延期半年(见363排便训练)。排便的训练,与其说取决于训练方法的好坏,莫如说主要是取决于孩子的排便类型和孩子性格。不管是任何排便类型的孩子,都会按照母亲所教给的那样,不长时间就能自己排便了,因此,不用着急。排便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因此,对孩子来说建立自信心更重要。母亲如果过于热心让孩子坐在便器上,孩子就会将排便之事统统依赖于母亲,或是向与自立意识相抵触的方面发展,说什么也不坐在便器上排便。这个年龄的孩子,即使是白天能告诉母亲自己要小便,夜里也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大部分孩子只在夜间使用尿布就可以了。

孩子能够走出家门和其他孩子玩了,大一点的孩子也常来自己家里玩,这就增加了孩子患传染病的机会,最好母亲事先就大体了解一下像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等疾病的初起症状,以防患病时惊慌失措。但是,从发病率来看,最多发的疾病是病毒引起的感冒。孩子过了1岁半,自体中毒这种病也时而出现了(见369自体中毒症)。

妈妈一分钟·提示:孩子常常自己跑到户外去玩,因此这时所说的事故,也是在家庭以外发生的大事故较多,要特别加以注意。

婴儿时期接种了百白破三联疫苗的孩子,恰好经过1年半的时间,最好进行追加免疫。在这之前应该是连续注射了3次,这次只注射1次就可以。

参考文献《育儿百科》主编:松田道雄

「妈妈一分钟」专注于0~3岁新生儿护理,传播更健康更前卫护理知识,

让宝宝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