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隔一段时间就想买新玩具?你就没想过他为什么想玩玩具吗?

作者:羊妮说亲子 07-31阅读:5879次

Toy

娃两岁以前我在研究玩具、购买玩具、期待孩子打开包装盒这些事情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但除了很少一部分开放性玩具得到孩子反复把玩,最终大部分玩具都走上了积灰冷落在收纳箱不见天日的悲惨结局。

当我看到孩子倚靠着那些被摞成小山的玩具收纳箱,拿着几个塑料碗和我摘菜准备扔掉的枯黄菜叶玩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那一刻,我想一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1.简化你的玩具

我将孩子从期待、兴奋、把玩再到搁置只有短短不到半小时时间的这类玩具整理到一起,研究发现它们大多是“指导性玩具”,孩子只是被动的观看者或者操作工,只需要按照设定的程序、规则去完成。

这些玩具很少有自己开发新玩法的空间,孩子依赖于别人的想象力对自己的灌输,很快便会觉得乏味。即便是那些开放性的玩具,也因着“足够好”的理由陷入了重复购买的问题中:磁力片、磁力棒、木质积木、乐高……孩子一直停留在摆一会就作罢的状态中。

父母并不明白,如果用一点儿是好的,那么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这一原理不适用于玩具。

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益智教育类玩具可以帮助孩子变聪明,国际玩具研究中心的创办人曾说“真正有教育作用的是游戏的环境而不是玩具本身。你可以制造一个复杂的玩具,迫使孩子用某种方式来操作它,但孩子们从其中学到的与从反复将鞋盒盖子揭开再扣上的过程中学到的一样多。”

在这个提倡“断舍离”以抵抗物欲过剩的消费时代,主体的符号化或物化,客体的主体化,都让物与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理性与克制的消费观也是对孩童的一种言传身教。简化本身会给孩子带来轻松感和幸福感,在这湍急的社会中为孩童的心灵提供一枚安全岛。

正如《简单父母经》所说“分心的事物越少,孩子关注的事情可以得到扩展,他们的专心程度也更深,他们也有更多身心的空间去探究这个世界。”

2.游戏≠玩具

没有哪一样玩具是非买不可的,但游戏却是必须的,游戏并不等于玩具。开放的,无止境的,有想象力的,不受约束,随时随地可进行的游戏时间和机会,是父母要为孩子努力提供、保护的。

孩童通过游戏理解世界,尝试自己的能力,内化认知,体验生活,获得力量,联结他人。在游戏中触摸到“真的”日常之物,让孩童有所体验,而不是娱乐,才是玩耍的最高境界。

所以,两岁之后,我极少给孩子再添置新玩具,而是更多地利用自然界、家中的物品和孩子一起游戏。

比如,我们用一颗绿豆拯救了严寒冬日觊觎户外活动的一颗不安分的心。

有一段时间,孩子痴迷于绘本。

我将家里所有的杂粮豆拿出来,分装到不同的小盆,扮演起杂货铺老板娘。娃骑着他的小三轮假装去买绿豆。模拟买卖的过程中,摸豆子、认豆子,用小勺子将豆子舀进小瓶,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加入价格概念,触觉、认知、手部精细动作、数学、语言、运动都在这小小的“买绿豆”游戏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接下来的洗、泡、煮、尝、冻等一系列活动,都在我的辅助下由娃完成。他会搬起小板凳欠着身子在水池下冲洗绿豆,他会在炉灶边焦急地等待绿豆汤出锅,一会儿递糖一会儿拿勺,他会帮助把剩下的绿豆汤盛入冰块模具中。

(泡绿豆)

他最最期待的是挑一颗绿豆种在小瓶子中,过两天捧着钻出小芽的绿豆瓶不松手。

(发芽的绿豆)

在这个游戏中,他体验了等待的心情,目睹了生命的奇迹。(爸妈营微信号:bamaying)

其他生活类易于操作模拟的同类绘本推荐:《和爷爷一起去插秧》、《和奶奶一起腌梅干》、《每天早起的爸爸》、《小巧手游戏书之超级小厨师》、《聪明的小海狸》。

所有关于厨房、清扫、洗澡等一系列生活劳作的模拟游戏都有相似的魔力。

孩童们以游戏的方式探索生活,他们自发的努力,自主的选择,让他们树立信心,实现自我。秩序感、责任心、独立性都在一次又一次的场景模拟中,得到升华。

也许,当你囿于厨房时,给孩子一部动画片不如给孩子几片菜叶水果,用塑料刀叉去感受不同植物的肌理和构造;

也许,当你扫地时,也可以给孩子一把小扫帚,观察浮尘的降落与聚散;

也许,一个毛绒玩具、一个空沐浴液瓶、一盆水便是孩子学习清洁自己的好机会。

比如,在春天、夏天或者秋天去附近的公园捡一捡树叶、花朵,收集起来带回家。用透明胶把他们固定在本子中,带着孩子一起观察。

(捡的树叶)

歌德曾说:“大自然是惟一的艺术家;从最质朴的材料创作出最巨大的对照物;她的每一件创作品都有自己的特性。”她似乎最明白“深深的话要浅浅的说”。

通过植物,让孩童感受生命,探究植物与人密不可分的关系,唤起孩子对美感的意识。自然界是想象的源头,更是诗意的存在。

娃非常喜欢用我的手机拍照,我曾经把捡来的树叶对着阳光一一让娃拍照,然后我们一起在手机里放大图片,观察叶脉的形态,有时候我还会和娃一起画下那些线条。

在观察中,孩子学习到了真正的专注。

(给娃拍的清晰的叶脉)

可供观察的自然之物远不止植物,月亮、昆虫等等都很有趣。

在讲了《爸爸,我要月亮》之后,我和娃有段时间,每天到楼下看月亮。我会引导娃说出所见,“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这样简单具象的描述让娃痴迷。

直到某一天娃咬了一口山楂片,骄傲地举起来说“妈妈看,弯弯的月亮”,在另一边又咬了一口说“变成小鼓啦!”时,我终于体会到观察在娃身上所产生的魔力。

比如,一碗水、几个塑料杯碟加上矿泉水瓶、一根吸管和橡皮泥球、少许药棉,便可以和孩子开启一段科学启蒙之旅。

我指导娃往杯子里倒水,用马克笔标记水的高度,放入橡皮泥球之后再次标记水位,并进行比较,来直观感受水的空间;

我为娃用橡皮泥捏了球型和荷叶型,分别放入水中,感受水的浮力;我们一起看被垫高的矿泉水瓶中的水是怎么通过吸管流入低处的杯子;我们不断往面粉里添加水,感受水对其他物体性状的改变,娃还会用粘稠的面糊做浆糊,黏贴小猪的鼻子和耳朵。

(水与面粉)

比如,有一段时间,娃很好奇雷雨电的由来。我一边用简单的语言和他解释,一边在画板上随手画点图做示意。

为了让娃更直观的感受雨的形成,我将矿泉水瓶塞入一段药棉,让娃向其中加水,随着药棉吸水量增多至饱和,水仿佛雨般哗啦啦流下。

娃对这些简单的实验乐此不疲,陪伴他度过炎炎夏日。

(模拟下雨)

比如,我们用锁头做数和量的启蒙。娃很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锁头,他乐于听到被钥匙拧开的那声脆响,仿佛一个神奇的星球被开启。

我将锁头的一面贴上英文数字,另一面贴上圆点代表的量,钥匙贴上阿拉伯数字,打乱之后,让娃配对。

数与量的对应本就枯燥,但因为有娃喜爱的锁头,也变得有趣起来。

以上这些只是我和孩子的一种探索。日常之物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刻意和随手拈来,让生活随时浸润着游戏力成为一种可能。

日常之物的魅力更在于它的无拘无束,越纯粹越开放,它为孩子探索世界融入生活提供了巨大的留白。它的无限可能仿佛地心引力将孩子牢牢吸引,孩子带着巨大的主动性回报以热烈的专注和非凡的创意。

当然,我无意于贬损成品玩具,也不会否认玩具带给孩子的乐趣,只是希望那些像我以前一样更多热衷于在商场中“抛头颅洒热血”的父母们,也能从让我们兴奋的“买买买”中暂时走出来,带孩子一起体会身边日常之物的美好。

总结

细选的玩具总是被孩子新鲜几分钟就扔到一边,家里再普通不过的物品却能被他们乐此不疲地把玩,这样的经历我们想必都有过。

玩具自然有它们各自的优点,可我们身边明明有着那么多能让孩子同样有兴趣甚至更喜欢的东西,还是别轻易错过了。

陪孩子一起从日常之物开始观察和玩耍吧,用心陪伴,哪里都是最棒的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