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慢成长(ID:manchengzhang123)
慢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却往往以爱的名义,做着错误的示范。今天的推送,是一位妈妈在自学心理学后的育儿反思,当中的许多事例,看了虽然中枪,但却很有启发。谁也不是天生的教育家,育儿路上的自我反思和成长精神,才是最宝贵的。
文:Angie
人们常说,孩子是张白纸,如何涂画,全凭大人。但许多父母都只是业余画家:有些父母全凭感觉作画,有些父母到处寻找指引,有些父母做甩手掌柜,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父母,都是无证上岗型,即使是错误的行为也并没有察觉的智慧。
这段时间在自学心理学,对于小孩的很多行为,有了更加深入的解读。对号入座并不断调整自己与小孩的相处方式,让我对育儿之路有了更好实践与修正。
事例一:孩子为什么会打你?
前段时间发现我们家不到3岁的宝宝经常打我,让我非常困扰,怎么引导都没有用,甚至有一次额头直接被打出了血。与先生认识15年,恋爱11年,结婚近5年,都没有产生“家暴”,就这么毁在了亲生儿子的手上。流血事件发生后,我以为他会就此收手,哪知过了几天照旧,为此困扰了好久,直到在心理学书上看到了这样一个论点:孩子最容易模仿的便是父母。
我开始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从我与先生的相处模式上找到原因。与先生仔细讨论,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点,我与先生属于大家口中“逗逼”组合,因为认识太久互相之间非常熟悉、性格又比较幽默外向,在儿子尚未出生前,经常喜欢互相调侃对方和随手轻拍对方,儿子出生后,也并没有改变这样的相处方式。在儿子的眼里,爸爸肯定是爱妈妈的,那爸爸这种拍打的形式肯定是爱的一种表达。
察觉到这种可能后,在下次儿子又打我的时候,马上与他进行了一次询问式沟通:“爸爸拍妈妈是这样的,很轻哦!”我边说边拿着他的手轻拍自己做示范。儿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我又鼓励他,“所以你如果想表达爱妈妈,也要用很轻的力哦!”与此同时,我与先生也开始改变了相处方式,不在儿子面前拍打对方。自那之后,儿子打我的情况果然减少许多。
事例二:孩子为什么会计较得失?
儿子最近一段时间的爱好是在小区便利店的门口玩打弹珠游戏,每次我带去玩的时候,总是打中的概率多,还与老公炫耀:“看吧,还是我厉害。”其实打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得失心太重,每次看到儿子不中便会让他给我玩一次,几乎都能中,几次下来,只要是我带着去,他打不中都会要求我来打。
学心理学后看到一个理论,让我惊出了一身汗:孩子玩乐时,乐趣最重要还是得失最重要?,你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还是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很明显,我不但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还无意识的引导孩子,得失比乐趣更重要。
得知这个论点后,与先生统一了带娃玩游戏的模式:不再干涉儿子,让他自己选游戏机自己玩,中了夸一夸,没有中也不过多强调和安慰,手牵手继续散步。
给孩子买了新衣服便要求他吃饭处处留意,出去玩也不能到处蹭弄脏衣服,你是用钱买了他的自由而不是新衣服;带小孩去游乐园,处处跟在后面,干涉他所玩的项目,这个危险那个不好玩,你是用钱买了他的选择权而不是游乐园;给小孩买了一件昂贵的玩具,一边拆一边告诉他这个玩具很贵,要好好爱护别摔坏了,你是用钱买了他的判断力而不是玩具带来的乐趣。
事例三:儿子-父亲、女儿-母亲,为什么同性教育很重要?
孩子的人格,是6岁前通过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形式的,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行为等,一定程度上是被相处的这个人所教会的,而孩子与最常面对自己的父母的关系模式,会成为他与其他人关系模式的基础。
而一个孩子健康的成长模式更多体现在同性模仿与崇拜上,比如我们家是男孩,无论他与母亲的关系有多么好,父亲的角色更加重要。父亲要成为儿子的模仿对象,并且对男孩最好的夸奖是:“他好的快赶上爸爸了。”
同样,如果是女孩,妈妈便成为女儿最重要的模仿对象,在这里我要提个醒,现代社会的很多女性,在照顾家庭之余,也有很好的社会地位,有时候回到家还没有从职场氛围中脱离出来,在家里表现得像一个领导,在哄小孩的时候又非常的温柔。从小孩的视角来看,她会混淆,无法辨别哪一个才是自己的真实母亲,一会温柔一会严肃,给小孩产生复杂的情绪感,很难知道她最终是吸收了严肃的一面多还是温柔的一面多。
家是温暖的港湾,也会无意识的伤人,学习了心理学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的育儿误区,我们不能一边说爱着孩子,一边做着错误的引导。建立一个系统些的育儿学习和规划清单,变得很有必要,只有更多的未雨绸缪,才能更好的应对自如。育儿路漫漫,让我们一起努力,给孩子正确的陪伴与引导!
微信公众号:慢成长(ID:manchengzhang123)
——两个高学历海归妈妈的原创育儿号(心理咨询师+正面管教讲师),从早教发育、辅食喂养、儿童心理、正面管教到良品推荐。我们的理念是:不盲目求快,而是要陪孩子慢慢地、高品质地长大!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改变你的育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