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于洋
1
快五岁的女儿小颀做噩梦了。
早上醒来,她告诉我,
昨晚梦到妹妹小葡变成了头上有根管子、
只有一只眼睛的绿色外星人。
“我很害怕, 今晚不想睡觉了,”
她一脸忧伤地告诉我,“我再也不闭眼睛了。”
哦,听起来问题有点严重。
小颀是从四岁起开始单独分房睡的。
借着全新装饰儿童房的巨大吸引力,
分房实现地毫不费力。
多数情况下,
大人念完书、陪她入睡后便会离开,
她一个人在夜灯“小白白”的陪伴下睡过漫漫长夜。
有时半夜醒了,
还会自己去上卫生间然后回来接着睡,
做得真的很不错。
唯独害怕做噩梦。
我们平时很注意,
不去拿虚妄的妖魔鬼怪吓唬她,
也尽量不让她看到电视或书籍中
关于此类的可怕情节。
可小孩子丰富旺盛的形象力还是
满得时不时要溢出来,
幻化成活蹦乱跳的小妖怪。
刚分房睡的时候,
小颀曾经做过一次噩梦,
好几天不敢独自入睡。
为了帮她克服恐惧,
我挂了一个印第安人的捕梦网在窗口,
告诉她,这个长满羽毛的dream catcher
能够帮她网住噩梦,不再害怕。
她放心了,很长时间都平安无事。
而这一次,捕梦网没有起作用,
有一个噩梦漏网了。
“妈妈,Dream catcher为什么不管用了呢?”
女儿有点纳闷。
“是不是因为,它需要清理一下了呢?”
我灵机一动,
“就像吸尘器一样,尘盒满了就吸不进去灰尘了,
捕梦网网满了噩梦,是不是也需要清理一下呢?”
“啊,对,我们忘了清理了!”
女儿小脸上的沮丧一扫而光,
为找到了对付噩梦的有效办法而欢呼雀跃。
于是,我们从窗口上摘下挂了许久的捕梦网,
放在水龙头下打了香皂,细细冲洗,
然后用吹风机吹干,重新挂了起来。
春天的风吹过来,暖暖的,微微的,
捕梦网随着轻轻晃。
这一天晚上,女儿睡得很香。
噩梦重新被捕梦网捉住了。
2
在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独立入睡的问题上,
小颀同学的妈妈Carmen的做法给我很大启发。
她是一个极富诗意的人,
而且是一个天然的心理学家。
起初,妈妈陪她上床,
然后妈妈退后一步问,我们还在一个房间吧?
柚子点点头。
然后妈妈后退一大步,
继续问,我们还在一个房间吧?
柚子点点头。
妈妈退到房间门口,说,
如果房门都不关,我们的家就是一个大房间,
那我们其实还在一个房间,对吗?
柚子点点头。
孩子,晚安,我们一直在一起。
妈妈温柔地跟柚子道别,回隔壁自己的房间了。
柚子高高兴兴地入睡了。
也有做噩梦的时候。
一次,柚子醒来哭了,
说梦到一个可怕的怪兽。
妈妈没有批评指责,而是拿来纸笔,
鼓励她把梦中的怪兽画出来。
女儿一边回忆,一边慢慢画了出来。
原来闯到你梦里的小怪兽就是它呀,
妈妈接过完成的画,端详了下,轻松地说。
然后她三笔两笔,加了一样东西。
一个小笼子。
小怪兽乖乖呆在笼子,不会随便跑进梦里了。
柚子望望画,再望望妈妈,笑了。
从那以后,柚子睡得都很安稳。
3
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
小孩子往往分不清这两个世界的边境,
因而能够毫不费力地穿梭其中。
多么奇妙的超能力!
如果加以善用,
说不定就可以在幻想世界里帮助宝贝
解决很多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小颀和小柚子她们克服对噩梦恐惧的经历,
就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可能。
不用生硬的批评,避免空洞的安慰,
在轻松如游戏般的过程中,
四两拨千斤,化现实中的困境于无形,
既帮孩子治愈“身病”,
又润物细无声地解除了他/她们的“心疾”。
孩子不愿自己穿衣服?
没问题,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钻过魔法山洞的游戏;
孩子总爱闹情绪?
没问题,
可以想象出一个情绪小怪兽并邀请宝贝与其交朋友;
孩子不太擅长与人沟通打招呼?
没问题,
可以在家里召开毛绒玩具大派对让宝贝来主持......
以上几例都是我在带大两个孩子的过程中
发明并经过实践检验特别有效的小办法。
所有的经验源于经历,所有的努力源于珍惜。
有谁的成长之路能永远一帆风顺呢?
孩子遇到问题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遇到问题家长都懒得去帮忙想办法。
后来在读心理学家Lawrence J. Cohen的著作
Playful Parenting(《游戏力》)时,
我发现他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
儿童可以借助(幻想)游戏从情感创伤中得到康复。
多么美妙的办法,而这一切,
只需要爸爸妈妈静下心沉住气,
坐下来,和宝贝一起启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亲爱的朋友,
如果您在育儿的道路上遇到了难题,
不妨试试看,
为宝贝设计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小游戏,
说不定,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
您就能找到那一条能通往孩子内心深处的路。
作者:于洋,媒体从业人员,曾任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和比利时布鲁塞尔特派记者,心怀家国天下,情系一夫俩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