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小鸟帮我们做了一本好看、有料、又好玩的图画书

作者:天天出版社 09-12阅读:752次

刘先平是中国国内唯一一位在大自然探索40年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大自然文学之父”。在探险过程中,刘老师经历了重重危险,但也见识了普通人所不能见识的动植物、大自然的奇特和优美。这本《小鸟生物钟》是他首次尝试创作的知识类图画书,跃动的文字辅之以精美的插画,让小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收获到平日难以接触的知识。

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主要内容是传递知识,《小鸟生物钟》也不例外。文本由一段温暖的父子对话拉开序幕,着重讲述了不同鸟儿的生物钟习性,向读者普及了鸟儿可以根据日照光线强弱报时、四季昼夜长短变化、候鸟迁徙等科学知识。与大部分的科学知识类图画书不同的是《小鸟生物钟》是以叙事性结构传递知识。

文本本身就有比较强的叙事性色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经过讨论,我们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修改文本,并进行分页工作:

首先,减少文本中出现的鸟类,突显主题。文本除了传达鸟儿有生物钟这一主体内容外,还记录了各类鸟儿共十五种。如果每一种鸟都用一幅画面来展现的话,就会冲淡整本书的节奏,弱化这本书的主题。

其次,查漏补缺,明确时间线索。从文本内容可知,故事是从春末一直延续到晚秋,但文字中没有体现春天和夏天两季。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季节的转换,我们需要让春夏两季体现在文字中。

再次,去掉父子二人的形象。人们往往对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的结论,记忆更加深刻。在这里就是通过阅读得出结论,因此我们尝试去掉父子形象,单纯讲述鸟儿的故事,展现晨鸣与亮度的关系,再让读者得出结论。

在实施第三条修改意见时,我们发现,在现有文本的基础上,完全回避人物,非常困难,因此,只能尽量减少人物说教式的内容。

文本内容确定后,接下来就是图画书的另一重头戏——图画。《小鸟生物钟》是一本“光影图画书”,光线正是这本图画书的生命,因此我们从画面入手,用色彩和环境的变化表现出森林和鸟儿在不同光线中的状态。

在培养孩子对色彩的审美能力的同时,传达出由于鸟儿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会在不同的时间通过叫声向人类报时这一知识点。我们还采用了一个独特创意来表现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通过不同面积的画面,传递出夏天昼长夜短,冬天昼短夜长的自然变化。

结尾处爸爸带领孩子走出森林,仰望初生的太阳的画面,是后来加入的,原来的文本并没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前后呼应的效果,承接全书开端爸爸在日出前带领孩子进入森林,形成完整的故事,也为读者留下了意犹未尽的感觉。

我们在画面中设置的一些隐藏细节

将叫声的文字放大来强调鸟儿的叫声

从而使画面更有趣味

在画面的右下角做了一个电子钟

通过翻页可以看到表盘的走动

以突出时间的流动性

以重复的方式

用六幅画面将太阳跳出的一瞬间表现出来

分别在春秋两季展现小鸟的大合唱的画面

通过前后的变化表现季节的不同

将书籍中出现的时间点设计成小鸟钟表

放在前环扉上

实体化了“生物钟”

将书中涉及的鸟儿设计在后环扉上

以便更清晰地向读者展示各类鸟儿的形象

语言的打磨工作是持续而不间断的,它贯穿与编辑工作的始终,幸好《小鸟生物钟》本身就是一本适合亲子共读的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图书除了用说明性的语言讲述知识外,还运用了大量诗意的语言: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铿锵的节奏,色彩鲜明的描绘,让整个文本呈现出优美的意蕴。

为了保证文本的流畅性,在编辑过程中,我们一句句地一遍遍地朗读文本。尤其是对话部分,我们会还原对话场景,一问一答,以确保对话的自然与真实。大声为孩子读这本书不但可以让孩子从中学习科学知识,还能积累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孩子的语言鉴赏能力。

在编辑这本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工作就是反复修改文稿,拼贴图画,调整画面颜色……这样的工作是不是有些琐碎枯燥?但这个过程也有乐趣。编辑稿件的同时,新鲜的知识会让你感觉到新世界的大门正在你面前缓缓开启。

总之,编辑一本书是一个琐碎繁复的过程,问题也会不断涌现,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执着的心,并坚持下去,当问题解决时,你会像孩子得知“小鸟生物钟”的奥秘一样欢呼雀跃。这也是执着的乐趣。

《小鸟生物钟》

刘先平/文 呼啊呦/绘

《小鸟生物钟》是著名大自然文学作家刘先平联袂资深插画师呼啊呦专为广大小读者奉献的全新科普绘本。

森林里,鸟儿们每天都在上演大合唱,但是它们每天鸣唱的时间都会有所不同;不同季节出席大合唱的鸟儿也会有所变化;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以父子二人的视角向读者讲述了鸟儿鸣叫、聚会与季节变化的关系;绘者采用油画形势,在展现森林多彩的四季风景的同时,也用精妙的笔触描绘出十几种鸟儿优美的身姿,每一页画面都充满惊喜。

这本书让孩子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字中,在温馨明朗的图画中感受科学,让孩子更加喜爱科学,在小朋友中间做个自信满满的小小科学家。

▲左右滑动观赏实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