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不打招呼真的是礼貌问题吗?家长要重视

作者:妈咪宝贝传媒 09-20阅读:1650次

导语

“宝贝,叫‘阿姨好’,‘叔叔好’!”这样的句子好熟悉,当你路遇熟人,让宝贝打招呼的时候,如果宝贝默不作声,一言不发,你是担心别人觉得宝贝“没礼貌”而再三要求他照做,还是试图了解宝贝的内心而换一种教育方式?当宝贝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你又该如何引导他更好地与这个世界握手,说“你好”呢?

小 案 例

“我的女儿今年两岁半,健康活泼,在家里整天叽叽喳喳,话不离嘴。她喜欢唱歌、跳舞,时常还和她的布娃娃们一起开派对。可是一旦在公共场合遇到生人,她就会一言不发,有时别人看她的时候,她还会把目光躲开。我怎样才能让她胆子大起来?”

这位妈咪的困扰很普遍,对于宝贝见到陌生人不打招呼的情况,新加坡心理学家丹尼尔·许认为,宝贝离开了他的小安乐窝,表现得不像在家里时那样想说就说、想笑就笑,这很正常。在一些社交场合里,家长的过高期待可能导致孩子自我封闭,尤其当宝贝有过类似不愉快的经历,或者被强迫与他人互动时,情况会更加严重。

如何正确引导?

1、面对大人们的“无聊”问题

在公共场合,大人们见到宝贝可能会问这问那,比如“你几岁了?”“这件衣服是谁给你买的?”“你叫什么名字?”这类“大而空”的话题,无法引起宝贝的兴趣,更典型的问话,如“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这样的问题本身就不好回答。所以,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宝贝可能会干脆选择小嘴紧闭。

如果此前有过让宝贝不高兴的事情,或者大人们强迫似的要和宝贝交流,尤其会让宝贝不愿意多说话。还有一些情况,比如宝贝认识了一些字,大人们就让宝贝认这个字、那个字,直到把宝贝难住才肯罢休。

很多时候,宝贝是已经学会了做一些事情,比如认字、做游戏,但是在大人们过高的期望面前,宝贝对他的本领也许还不够自信,所以宝贝会觉得很难像在家里那样,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别人交流。此时,如果平时陪伴宝贝的家人不在身旁,宝贝可能会更胆怯。

2、场景游戏锻炼胆量

在宝贝两三岁的年龄,你可以在她开始喜欢玩玩具的时候,利用游戏疗法来锻炼她的胆量。开始的时候可以采取直观表达的方式,比如利用布娃娃编排一些平时会让她胆怯的场景,这时候,受关注的焦点是布娃娃,而不是她,这种木偶剧似的演出也会让宝贝乐于接受。

游戏场景让宝贝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又不会让她感到恐惧,你可以利用游戏中的角色让她学会更多的社交技巧。现在,你仍然是用她的布娃娃,通过现场表演,向宝贝展示出应该如何应对某些让她感到不安的情况,如何对待某些让她措手不及的情境,比如周围有很多人,但他们是爸爸妈妈的朋友,这时该如何和他们打招呼,再有,如果遇见邻居家的奶奶,该和她说什么。你的表演如果能又好玩儿又轻松,宝贝学得会更快,脑子中印象也会更深。

宝贝掌握了更多的社交技巧,她就会自己练习,再遇到类似情况就不会不知所措了。所以在宝贝遇到新的社交情况前,先为他创建一些场景,帮她反复练习,以便让她能够熟练地将学到的本领学以致用。

3、循序渐进,让宝贝拥有自己的小世界

小朋友多的地方,宝贝更容易融入这个小世界,让她现场观摩别的小朋友之间是怎样交流和互动的。接下来,尝试着把其中一位小朋友介绍给你的宝贝,让她俩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等到她完全接纳了这位新朋友,把宝贝带到一个小群体中,然后是一个大一些的群体,逐渐增加宝贝接触的小朋友人数,然后,你可以试着把她带到大孩子和成年人群体中。宝贝在学习过程中,你最好和她保持一定距离,只要不离开她的视线就行,她就不会过于依赖你。

如果你觉得她在交往练习中“卡壳”,不要以领导的姿态指出每个小朋友做错的地方,或让他们的交流按你的要求进行。相反,你应该鼓励宝贝,让她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在宝贝与其他人互动练习过程中,让宝贝感受到你的陪伴和支持。

4、好的社交能力需要你的正面鼓励

当陌生人对宝贝的行为做出不恰当评论时,尤其当宝贝在场的情况下,家长不要默不作声,要给予孩子支持,“我相信他准备好后一定能做到。”“等孩子和你熟悉了以后,我相信他会做得更好。”让宝贝感受到你的支持,但同时,不要为孩子的行为找借口,否则会妨碍宝贝进一步学习和改进。

宝贝拥有良好礼仪,懂礼貌,是他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这也是每位家长的共识。不过,在具体方法上,正面鼓励却远胜于大声喝斥,因为后者会给宝贝带来焦虑和恐惧,而这恰恰会妨碍宝贝改进自己的行为。

来源:妈咪宝贝传媒

凡本号注明“来源:妈咪宝贝传媒”的所有作品,均为我方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我方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我方授权使用的作品的,应在协议授权范围内使用并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我方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