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去看了正在上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很久没有在影院里看过这么喜欢的电影了,不禁想唠叨两句。还没看过的朋友们也不用担心剧透,这样的励志体育片,剧透不剧透都不会影响大家的观影感受。
5月5日才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周末3天票房就超过8100万,紧随好莱坞大片《银河护卫队2》,但口碑上却远高于后者,目前豆瓣评分9.3(银河8.3)。去年年底,在北美上映时,在IMDb得到过9.2的高分,半年过去了,也还有8.8。不出意外,我觉得今年中国市场上口碑最好的电影非它莫属了。
一部心酸的冠军养成记
取材于真实事件,打动人心,剧情紧凑,笑点不断,触及到印度的女性地位低下、以及体育腐败等问题,浓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是《摔跤吧,爸爸》拿到好票房、好口碑的关键。印中两国在女性地位、以及在体育问题方面的相似之处,也让中国观众们感同身受。
我非常不认同有些人的说法——“爸爸是把梦想强加给女儿的直男癌患者”。父母让孩子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世界任何角落都存在。在印度女性长期遭受歧视甚至伤害的情况下,怎能要求这位父亲的“三观”绝对正确?苦练体育,比起早早嫁给完全不认识的男人,已经不知要好多少了!
在我看来,还有一点也对影片的成功很重要,电影中对于摔跤比赛的高水准的描绘。体育电影很容易陷入的怪圈就是:喜欢这项运动的人超级喜欢,不喜欢的完全无感,因为不熟悉比赛规则,也不知道运动员好好在哪里,差差在哪里。
可是,虽然大多数观众对摔跤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毫无了解,但是在看到比赛场景时,都血脉偾张,肌肉紧绷,恨不能亲自上场。
其实,即使是奥运会的摔跤决赛,也不可能像影片中的呈现得那样漂亮。可是电影把竞技场面拍得既真实,又无比真实精彩。就连我等外行人,都能看清楚大女儿Geeta是怎么取胜的,老爸教的战术是怎么起作用的。
因为对影片所展现的这真实一家感到好奇,我又做了点八卦调查。原来,阿米尔·汗饰演的爸爸原型:马哈维亚,在真实生活中更厉害。他一家子有6个女孩,4个亲生女儿, 2个是为去世的兄弟抚养的侄女,全部都是专业摔跤运动员!而且,4个女儿全部都在国际大赛中获得金牌或奖牌!
电影里为女孩们当陪练的倒霉侄子其实并不存在,是为了戏剧效果加上去的。另外,国家队的主教练在影片中被黑得很惨,其实人家并没有那么不堪,就连英联邦运动会都是因为教练邀请,马哈维亚才能去现场看的。很好奇这位无辜受累的教练看了电影会不会气晕。
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电影结束后,除了回味超燃的剧情,还有4个字在我的脑海里一闪而过,那就是:刻意练习(英文是deliberate practice)。这个词今年突然火了起来,但其实,刻意练习一直都在发生着。无数普通人通过正确的练习、讲究方法的练习、累积到上万小时的练习,成为科学家、作家、画家、厨师、同传译员等等。
运动员,更可以说是刻意练习最典型的践行者。
影片中,爸爸不光训练女儿们的体能,也传授给她们实战中最管用的技巧。在大女儿说有一个令她非常头疼的对手时,爸爸找来之前比赛的录像,一帧帧地研究,从而制定出既符合女儿特点又能克制对手的策略。到了决赛面对比女儿更强大的对手时,又果断让女儿换一种打法。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是体育训练中最普通的常态。
前些日子,我读到一篇文章,分析为什么澳大利亚能够以人口小国而跻身运动强国,在奥运奖牌榜上长期居于前十,这和他们的科学训练体系分不开。比如游泳,从运动员的入水时身体和水面的角度、到手臂划水的频率,胳膊伸出的长度、换气时头和身子旋转的角度,都能测量到精确的数据,然后进行分析。看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到底哪里好,年轻运动员要怎样改善现有的数据才能提高成绩等等。
甚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也能精确监测,比如运动员唾液中的一种免疫蛋白的含量如果突然减少,就说明其免疫力下降,该立刻减少训练,调整作息,以避免生病。通过这种方式,澳大利亚的运动员能够尽量保持健康,从而保持竞技状态。
读到这篇文章时,我的想法是:妈呀,如果刻意练习都需要这么复杂精确,那真不是什么人都能掌握的!不过,慢慢关注了刻意练习,仔细读过一些文章后,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吓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刻意练习当然要系统化、科学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对于个人,只要能记住下面刻意练习的五大特点,并适当加以运用就可以了:
1. 刻意练习的目的是提高表现或成绩;
2. 刻意练习一定是不断重复的(甚至形成肌肉记忆);
3. 刻意练习需要持续反馈;
4. 刻意练习有很高的脑力要求,即使并非是某种脑力技艺,也需要思考怎样来练习,并使这种思考成为习惯;
5. 刻意练习很枯燥。
刻意练习的正确开启方式
刻意练习的五大特点,听上去似乎不复杂,能真正做到可就难了。我个人觉得,如果把刻意练习的理论用在培养引导孩子上,比如说家庭英语启蒙,那么得适当忽略1、5两点。
目标性虽然重要,但英语启蒙不是比赛或竞争,而是互动和陪伴。枯燥更应该从语言启蒙中尽量剥离。
值得借鉴的是重复、反馈、思考三点。重复是指语言的输入必需坚持,同样的故事,同样的句式需要不断重复;反馈则是观察孩子的反应,哪些方法、哪些资源TA感兴趣,哪些不喜欢,及时调整策略;思考就是,考虑怎样做,孩子才能对英语保持兴趣,怎样重复才能让重复不显得枯燥。
比如,我们知道同一个绘本故事要重复讲孩子才能有印象。但每次讲述的方法可以不一样。第一次可以一句英文加一句中文解释,第二、三遍逐渐减少中文的分量,直到完全讲英文。或者第一遍可以专注情节,第二遍可以引导孩子看画面,专门寻找插画中的小心机,到了第三遍就可以适当问孩子些问题,第四遍请孩子一起参与朗读,等等。
再比如,一本绘本讲完后就可以束之高阁了吗?有没有可能把绘本中的场景运用到生活中?BTW:昨天推荐的《依偎的时光》系列中,就有很多词句特别适合在生活中使用。
还有,绘本里的孩子喜欢的经典人物,能不能在孩子的生活里偶尔客串一下?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用卡尔老爷爷的经典角色,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催促Emma起床,效果甚好。总之,语言输入必须重复,但不必枯燥。
我家的“乌龟兔子法”
在帮助Emma学钢琴的过程中,我也不知不觉用上了刻意练习的理论。重复自不必说,学任何乐器都需要不断重复练习。但我观察发现,Emma对反复的枯燥练习很反感,尤其是出现总也弹不好得段落时,她经常会气得落泪,然后就不肯弹了。即使我耐心安慰她,也只能安抚她暂时的情绪,对练琴并没有什么帮助。
针对她这种怕困难怕枯燥的心理,我祭出了两个小绝招:第一是告诉她,弹错的几个小节应该专门练习,集中力量弹这几个小节,不必每次都从头弹到尾。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小朋友不知道啊;第二,我告诉她,刚开始练习一个曲子时要慢慢弹,练熟后逐渐加快速度,最后再用老师规定的速度弹。
这对大人来说同样是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但很多孩子领悟不了,一弹起来会就急急忙忙往前赶。为了让Emma能真正接受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我给它起了个名字:乌龟兔子法。
Emma一边弹,我一边讲故事:现在老乌龟出场了,他怎么也爬不动,最后停在半路了。然后乌龟爸爸出场,他非常稳重,跟老乌龟说,“爸,您休息一下好了”。接下来,小乌龟摇摇摆摆爬出来了,以乌龟能达到的最快速度爬着……当然,故事里还有兔子奶奶、兔子妈妈和小兔子。
这种讲故事的方法特别对Emma的胃口,几次之后,我就不必每次讲故事了,只要一提乌龟兔子法,她就能高高兴兴地把一首曲子弹上7、8遍。再后来,反复练习形成了习惯,不用我说她自己就练了,还学会了自己找弱点,摸索合适自己的练习方法。
总之,不管孩子是学英语还是学琴,或是进行其它方面的学习,我的经验都是:家长应深度参与,但不能代替老师。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是摔跤冠军,或英语老师。家长的作用,是以大人更成熟的视角,帮助孩子找问题,找方法,鼓励坚持,观察反馈,调整策略。
另外,家长参与的最终目的其实并不是提高孩子的成绩和表现,或者说不仅仅如此,而是让孩子学会运用这种重复、反馈、思考的方法,能够自己进行刻意练习。所谓授之以渔嘛。
看一部电影,扯出了我这么多思绪。好了,大家对电影、对刻意练习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