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坐月子,妈妈的“谆谆教诲”、婆婆的“金玉良言”让产后妈妈们难以招架,不能洗头洗澡、不能吹空调吹风等等,让原本难受的月子生活更加难熬。老一辈的经验固然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少误区,不信?咱今天就好好说道说道。
先来说说常见的十大误区VS真相
01忌洗头洗澡?
这些“清规戒律”与过去的生活条件艰苦有关,比如以前洗澡不方便,容易感冒。医生说,她在给产妇做42天检查时还遇到过42天没有洗头洗澡的妈妈,身上那个味道真是……医生说她的内心是崩溃的——不洗头不洗澡这么脏,你怎么好意思抱娃!
一般来说,顺产的产妇,出院小结上都会明确写着,“顺产出院即可淋浴,剖腹产出院一周后可淋浴,禁止盆浴。”医生特别关照过,体力恢复了就可以洗头洗澡,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产褥感染,但是洗澡不要时间过长,以免体力不支。
家里老人还说,坐月子不能用生水,对于生水熟水呢,医生倒是比较认可的,基本上清洗下身要用“烧开后放凉的水”,但淋浴时就没有那么讲究了。
By the way,月子里的宝宝也要每天洗澡哦。
02不能吃盐?
月子餐是可以放盐的,产妇出汗多(这不叫身体虚,是正常的“产褥汗”),并且要哺乳,所以应保证摄取一定量的钠,完全不吃盐会导致水电解质失衡,但是建议要少盐,饮食清淡。
03不能吹空调,不能开窗见风?
上海曾发生过产妇被“捂死”的悲剧!现在医院病房也是有空调的,坐月子不能吹空调的说法早就该破除了,只是空调不要对着吹,建议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度左右,对于新生儿来说,这也是最适宜的。
产妇特别需要新鲜的空气,如果室内空气不流通,空气混浊,容易使产妇、婴儿患呼吸道感染;夏日里门窗紧闭、裹头扎腿,还会引起产妇中暑;环境太过闭塞,甚至可能引起抑郁症。
04不能看电视和手机,否则要瞎?
这也是外婆们每天在耳边碎碎念的,现在不看手机和电视的人很少了吧!但是有一点是对的,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一直看,有的产妇就是月子里看多了,导致视力下降。
05不能刷牙?
1个月不刷牙,想想就恶心,其实从孕妇时期开始,就比较容易牙龈充血、水肿,容易出血,另外,怀孕后牙齿的矿物质往往补充不足,牙齿的坚固性差。这些情况已对牙齿不利,再不注意口腔卫生,使口腔内的细菌增多,食物残渣中的糖类得以发酵、产酸,导致牙齿脱钙,反而形成蛀牙,所以一定要认真刷牙,可选用软毛牙刷。
06坐月子不能出门,不能运动?
一直躺在床上不动,四肢缺乏适量活动,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网传产后活动会导致内脏下垂,故提倡产妇终日卧床——这是不对的。自然分娩后盆底的肌肉会或多或少受到损伤,此时终日卧床反倒会增加子宫下垂的风险,产褥期应当有适量活动,最好坚持做产后的健身操,产后健身操能够帮助女性盆底恢复到孕前的状态。
因此,顺产产妇医生提倡生完小孩尽早下床走动,进行适量的运动,这样有助于产妇体内淤血的排除,肠胃蠕动,帮助身体机能的恢复。剖宫产的话,伤口不疼了,也可以运动。
但是运动要循序渐进,刚生完每天下床走动几次,每次10分钟;等体力进一步恢复,可以带着宝宝下楼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接触外界也是帮助宝宝建立自己的免疫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哦。
07要吃红糖?
许多人都会认为红糖温性,具有益气,有化食的作用。但是,出院时医生明确交代,红糖是活血的,过多食用红糖会不断增加产妇阴道出血的症状,所以,月子里不要吃!其实印象中这也是唯一一个医生表示要“忌口”的食物了。
08不能梳头?
产后会掉头发,但肯定不是由于梳头引起的,医学上叫“分娩性脱发”。孕期头发特别牢固,一根都不掉,这是由于雌激素增多,脱发速度减慢,头发寿命延长,而产后某段时间,头发掉得特别厉害。根据普遍反映,产后4-6个月掉头发最严重,这其实和头发生长周期有关,怀孕时候没掉,生完后雌激素水平慢慢恢复,此时一并掉头发,所以看起来吓人,不过别担心,不会有什么影响,基本上到7、8个月,也就不再掉了。只要补充营养,使用温和的洗发水就好啦。
09不能吃水果?
产妇由于分娩消耗大量体力,代谢降低,体质大多从内热到虚寒。因此,中医主张产后宜温,过于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不是不能吃。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和菜最好温热过再吃,多吃蔬菜水果,营养丰富,肯定对身体是有益的,而且防止便秘。
10不能喝水,要喝米酒?
有传言说产后喝水会导致内脏下垂,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人怎么能不喝水呢?只是刚刚生完一周内不要喝太多,以免引起水肿,影响恢复。
至于要“喝米酒,甚至用米酒洗澡”的说法更是害人,米酒是酒精度含量很低的饮料,主要成分也是水,酒精对于哺乳期女性来说应该是完全戒除的,因为酒精是种小分子物质,可经被动扩散直接进入乳汁,含酒精的乳汁被婴儿食用后,会给婴儿的神经发育造成损害。对于喝酒酿催奶的各位妈妈们,可以改改观念啦,至于将米酒煮沸后饮用的做法更是多此一举,酒精的确早已先于水分蒸发掉了,剩下的是以糖水为主的液体混合物罢了。
不管您是第一次坐月子,还是准备生二胎,都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您,同时,建议新妈妈多和老人沟通,让他们接受新的知识,科学地坐好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