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怕伤口裂开或怕疼,产后一直躺在床上不敢动
科学的方式是:产后尽早适当活动,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6-12小时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于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行会阴后侧切开或行剖宫产的产妇,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一般建议术后第2天一定要下床活动。正确的姿势是,下床后一手叉在腰间,一手可轻托腹部,站直后开始适当的活动,产后活动量应循序渐进。不活动期间,家人可按摩产妇的双腿,增加下肢血液循环。产后适当的活动有利于体力恢复、排尿及排便,避免或减少静脉栓塞的发生,且能使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
2.产后紧闭门窗,生怕被风吹到了
很多的产妇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将房间的门窗关的严严实实,生怕房间进一点风会吹到产妇或孩子。
科学的方式是:产妇的居室应清洁通风,注意休息,保证居室内空气清新。长时间室内不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变得污浊,会影响宝宝肺部的发育。就算是大人长时间待在通风不畅的室内都会感觉到不适,更别说是刚出生没几天的新生儿了。这时候不能再做“传统观念”的荼毒者了!
3.坐月子不能吃肉类和水果
不知道是怎么传播下来的,很多人觉得“坐月子”期间不敢吃肉类,尤其是什么水果啥的吃了会感觉比较凉,不敢吃。
科学的方式是:产妇由于手术创伤(剖宫产的产妇)和母乳喂养,身体能量消耗很大,应增加营养,排除旧观念,合理安排膳食,多饮水,多进食肉蛋类(鱼肉、鱼汤等)、新鲜水果和蔬菜。再不能“昨天喝了一小碗小米粥,今天还是喝了一碗大米粥”了。
4.不分白天黑夜的用布遮住宝宝
说实话我很是想不通,为什么要用布遮住宝宝,不让他见光,也不知道是怎么传下来的。
科学的方式是:应该让小宝宝能够明确的感受到白天和黑夜的区别,白天就是亮的,黑夜就是黑的,不能白天黑夜一直黑。这样缺少光线的刺激,会影响小宝宝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5.产后一个月内不能刷牙
之所以有人这么认为是很多老一辈的总是叮嘱产妇坐月子一个月不要刷牙,否则“生一个娃,掉一颗牙”,听来也是够逗的。因为不刷牙会造成蛀牙,牙疼。食物残渣在口腔内致龋菌的作用下,会产生酸素,酸素会侵蚀牙齿,造成蛀牙。酸素侵蚀牙齿表面第一层珐琅质,会使牙齿表面出现黑洞,遇到冷的食物就会感到刺痛。当致龋菌继续侵蚀到第二层象牙质时,吃热的东西也会感到刺痛。如果侵蚀到牙髓部分,会使神经发炎,最后整颗牙齿都会烂掉,脱落。
科学的方式是:应该每天都勤刷牙,和平时一样。
6.因为乳头皲裂而放弃给宝宝喂奶
因乳头皲裂引起的乳腺炎,造成很多产妇放弃给婴儿喂奶,改用奶粉喂养。
科学的方式是:我们鼓励产妇坚持母乳喂养。乳头皲裂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促进创口愈合,避免细菌感染的发生,每次哺乳完毕可将乳头晾干,挤出几滴乳汁,均匀涂抹在乳头上,可以保护乳头。对乳房胀痛者,需警惕乳腺炎发生;哺乳前热敷促使乳汁通畅,吸吮不足时借助吸奶器吸尽余乳排空乳房。
有哪条你也是这么做的?欢迎下方留言和大家分享!
*蜗牛医生 致力于做原创、有依据的全民健康知识的科普,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获取更多健康咨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医途(微信号:dddwn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