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预产期一天天逼近,内心也浮现越来越多疑惑...什么时候要住院待产?如果被医院“退货”怎么办?开始阵痛到宝宝出生中间要经历哪些过程?有什么技巧可以快点把宝宝生出来?本文邀请产房资深护理长详细说明从入院到生产的流程,让你轻松学会快速“卸货”的技巧。
什么时候可以住院待产?
住院待产时机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状态下的“产兆启动”和非自然状态的“其他状况”。以前者来说,初产妇一旦出现规则性宫缩、明显出血即须就医检查,子宫颈扩张达2公分以上即可办理住院;经产妇则是出现规则性宫缩就可以视情况办理住院。而无论初产妇或经产妇,只要破水就要马上住院。至于其他状况,如果胎儿过大或是超过预产期,可与产检医生讨论是否要住院催生。
第1产程(开始阵痛到子宫颈全开)
产妇感觉
随着胎儿逐渐进入产道,下腹部压力会越来越明显,宫缩时可能会产生紧紧的压迫感、疼痛、腰酸或下坠感,有人甚至会感觉耻骨联合处像要炸开一样,这些都是正常产程中可能发生的现象。
平均需要时间
初产妇平均需要8~10小时,也有人长达10~16小时,视个人状况而定;经产妇则需要8~10小时左右。
如何缓解疼痛
除了无痛分娩外,坐产球、按摩、变换姿势都可以舒缓疼痛。产球的使用主要有坐姿、站姿、趴跪姿3种方式,其中又以坐姿最常被使用。此时孕妈须坐在产球上,双脚往两侧张开(家属在前方扶持),坐稳后先左、右轻轻摆动,待重心稳固再视情况以前、后、左、右画圈圈的方式搭配宫缩频率深呼吸再吐气、做规律性的移动,这么做也可以减轻会阴部肌肉压力并缓解下肢水肿。按摩的部分,可以请家人手握拳在下腰及下背部两侧轻轻按压(须避开脊椎),或使用按摩球做局部按摩,但要随时观察身体状态,若宫缩时按压会不适即需停止。
临床观察,多数产妇的确觉得有效,但因每个人体质不同,还是要看个人生理状况及接受程度而定,没有绝对。
如何促进产程
在胎头还没有正式进入骨盆腔前,可以多多下床走动、变换姿势或使用产球帮助产程进展,此时也可以开始练习生产时的呼吸技巧。
第2产程(子宫颈全开~胎儿娩出)
产妇感觉
当胎头完全进入骨盆腔,胎动的感觉会变得较不明显,此时会阴部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压迫感,又重又闷,一旦宫缩就会不自主想用力,用力时会产生如同便秘般强烈的便意感,这是因为胎头压迫闭孔神经的缘故,大概7、8成的产妇都会出现这种感觉。
平均需要时间
只要用力方式正确,初产妇大概1~2小时就可以进入产房,大约15~20分钟即可将胎儿娩出;经产妇更快,平均30分钟~1小时就可以进入产房,大约10~20分钟即可结束生产。
如何促进产程
此时子宫会剧烈收缩,需要给予胎儿更多氧气,应尽量用“鼻子吸气、嘴巴吐气”的方式深呼吸。产程会受到产妇体质及胎儿状态影响。如果产妇体质没有太大问题,胎位正,也配合护理人员指示呼吸、用力,产程基本上会顺利进行;相反的,如果产妇骨盆较小、用力不当或胎位不正,生产时间就会延长。
第3产程(胎儿胎盘娩出~缝合)
宝宝状态
宝宝出生后,医护人员会抽吸口鼻羊水帮助宝宝顺利呼吸,并摩擦背部或轻拍脚底刺激宝宝哭泣,再视情况断脐。评估呼吸、心跳、体温、肤色都正常后,即会让宝宝与妈妈进行肌肤接触、再用烤灯或加温毯帮助宝宝保暖。
产妇感觉
胎儿娩出后,会阴部的压迫感与重力解除,伤口会又热又胀,并在医师缝合时产生针刺般的痛(但不至于太痛),这种胀痛感在休息2、3小时,最慢6~8小时以后才会解除。而子宫在此时仍持续收缩(约3~4分钟一次),因此下腹部仍会有紧紧痛痛的感觉,直到胎盘娩出前都会不舒服。
平均需要时间
胎儿娩出到缝合完毕平均需要30分钟。人体黏膜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强,不是每个产妇都需要缝合会阴部伤口,如果伤口不大,也没有做会阴切开,可以让伤口自行愈合,不一定需要缝。在不缝合的前提下,更可以缩短第3产程。
产后检查项目
宝宝出生后,医护人员会定时检查产妇的呼吸、脉搏、血压、子宫底高度、宫缩状态以及恶露量,并根据脉搏血压变化及恶露量评估身体在生产失血后的反应与适应状况。
宫缩情况&恶露量,产后观察重点
怀孕期间为了保护胎儿,子宫内膜会增厚,宝宝出生后,这些多出来的子宫内膜会借着宫缩慢慢剥离,即为俗称的恶露。恶露排得越干净,子宫恢复得越好,因此产后几天必须密切留意宫缩及恶露排出的状况。通常刚生产完恶露量会比较多,颜色也较深,随着时间拉长,恶露量会慢慢减少,颜色也会逐渐变淡。产后子宫底一般都会在肚脐下方,如果子宫底高于肚脐,除非本身有肌瘤或是多胞胎(子宫被撑得比较大),否则很有可能是子宫内仍有东西未排干净或是膀胱胀大造成,妈妈应提醒自己定期排尿,最慢在产后4小时就要试着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