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武汉百佳妇产医院产科专家审定)
盆底功能障碍带来的难言之隐
在门诊中,常常有这样的患者——半夜起床小便,刚一坐起,就禁不住尿到了裤子里;生怕在公
共场所控制不住小便,外出前只好垫上卫生巾或尿不湿……放声大笑会漏尿要追溯到分娩时!
已婚、已育宝妈的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病率约为30%-40%,四五十岁的患者最集中。
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
很多人不知道,中老年时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很可能是几十年前分娩损伤引发的。
在女性盆骨和下肢之间,只有盆底肌等支持结构。
盆底肌像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并有多项生理功能,包括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等。
女性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剖腹产宝妈不用盆底康复吗?
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的女性,产后都需要做盆底康复。因为怀孕时,在孕激素松弛素的作用下,盆底也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胎位下移,盆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
分娩后,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弹簧床”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脏器脱垂等。
所以,顺产和剖腹产的女性产后都需要做盆底功能评估。
和外国人相比,中国的宝妈骨盆小,但生下的宝宝个头却不输给外国宝宝.
因此,中国女性产后的盆底松弛现象非常普遍。出现盆底松弛,真正影响生活质量的后遗症可能要到几十年后才反映出来,因此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
产后盆底训练 预防25年后的病
国外做过统计,有1/3的宝妈在分娩后出现盆底松弛,并影响排尿。
虽然这时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尿失禁,但这部分人群,到了四五十岁时,发展成为尿失禁病人的比例非常高。
因此,在国外,女性盆底功能修复作为一项政府工作在推广。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重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问题,对产后42天的宝妈进行常规盆底肌肉训练。
产盆底康复训练 越早效果越好
产后一年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越早训练,效果就越好。
如果不做任何训练,随着年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变得松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到了中老年后,很可能会出现轻中度压力性痉挛或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有的甚至发展到子宫脱垂。
盆底康复治疗就是通过先进的生物反馈和电刺激,促进盆底各生理功能恢复,此技术无创、无痛、无需服药、疗效显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有效率达98%。
电刺激是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唤醒部分因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肌电图、压力曲线或其他形式把肌肉活动的信息转化成听觉和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并形成条件反射。
它能有效地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并对这种收缩活动进行改进和纠正。
产后盆底肌的恢复训练非常重要,这不光是为了家庭生活的和谐,更是为了我们身体长期的健康。
如何进行盆底肌修复?
宝妈产后1-2周最好在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训练,产后42天恶露干净之后,可以在专业的产后修复机构进行盆底肌修复,防止盆底功能因分娩而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