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宝宝生病到底要不要输液?儿科医生妈妈告诉你真相!

作者:二胎妈妈群 01-28阅读:4815次

本文作者马建荣,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儿科专业,北京妇产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宝宝生病后,很多父母心疼宝宝,想让宝宝尽快康复,常会提出输液的要求。经过检查后,如果确定宝宝的病情用口服药物就能治疗,我都会解释说输液没有必要,吃药就可以了。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输液好得快,效果好。其实,滥用输液反而对身体不好,建议宝宝、大人生病的时候,能不输液就不要输液。

输液的5大负面影响

输液将药物直接送进血液里,药效比口服药物、普通打针要快,所以看起来输液治病效果好。但是,伴随而来的不良反应也更快显现。

容易引发意外

输液短则40分钟,长则可能两三个小时。在输液期间,人是不能动的,因为动了有可能会使针头移位。但宝宝通常好动,很难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所以宝宝在输液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跑针等意外情况。

有的宝宝在输液的过程中,有可能对调节点滴的开关产生兴趣,就自己动手“调节”,使点滴速度加快。液体主要成分是水,额外的水被快速注入血管,会增加心肾负担。

产生输液依赖

宝宝生病输液后,会比其他宝宝容易生病,而且再生病时吃药就很难好,基本都需要输液。这是因为输液直接将入侵身体的细菌“消灭”,宝宝身体没有形成抗体。另外,过度输液会让一些病菌产生耐药性,当宝宝因为这些病菌而生病时,吃药和打针就比较难好,这时父母又会要求输液,形成依赖。

引起过敏

宝宝身体的抗过敏系统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在输液的时候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头晕、恶心、皮肤红肿等不适症状。

药物不良反应强烈

“是药三分毒”,不论是什么药物,都有可能使身体产生不良反应。口服药物时,经过肠胃消化、肝脏排毒等,能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输液是直接将药物输入血液中,未经身体的消化吸收,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而且来得又快又猛。

安全隐患高

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的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做好消毒工作,都有可能让病菌进入身体里,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会使病菌随着血液扩散至全身,引起败血症等更为严重的后果。

什么情况需要输液?

  • 当宝宝患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肺炎、脑膜炎、猩红热、阑尾炎等严重的细菌感染疾病时,需要及时输液。
  • 宝宝患有肠胃疾病,发生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又吃不进去东西,为了避免脱水,需要输液。
  • 宝宝哮喘发作情况比较紧急时,可能需要立即向身体中输入平喘药。
  • 一些发病比较急的疾病如喉炎,需要尽快向身体内输送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以控制病情。
  • 当宝宝出现严重的皮肤过敏时,需要通过输液向身体内输送抗生素或激素,以缓解症状。
  • 当宝宝出现高热惊厥、昏迷或者碰伤比较严重已经无法吃药的情况时,需要尽快输液。

本文摘自《儿科医生妈妈的宝宝疾病应对全攻略》马建荣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合作请加微信:schoolmum008或qq:303802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