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何困却无法入睡?后果很严重!

作者:快乐母乳喂养 02-05阅读:821次

璐璐在为宝妈们咨询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宝宝睡眠差,却非常难入睡,也很难纠正的案例,宝宝痛苦,大人也难过。今天为大家分享维斯布朗博士的一些研究和观点,帮助大家理解这种状况的主要成因,也明白出现这种情况又不能及时纠正的后果是多么严重。

有些宝宝疲倦时却很兴奋

当宝宝睡眠不良时,行为会发生改变,宝宝的感觉如何呢?我们知道当自己的睡眠被打断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们。成年人晚上的睡眠如果被打断,白天会出现犯困,瞌睡,眼睛灼热,眼皮沉重,四肢沉重,昏昏欲睡的情况。

但婴儿的睡眠被打断后的表现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向来睡眠良好的婴儿在过于疲倦的时候也会打哈欠,而长期睡眠不佳的婴儿则很少打哈欠或头一点一点的。相反,疲倦的婴儿在犯困的时候会变得异常兴奋,或性情乖戾。维斯布朗博士的大儿子在3岁大的时候表现就是这样的:既难过又兴奋。

过度疲劳导致兴奋的生理机制

科学家对成人睡眠的研究已经证明,人体内分泌的四种化学物质(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的水平会影响大脑的思维,影响我们的感觉。疲倦但不入睡会造成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虽然我们感觉劳累,但体内会分泌出更多的肾上腺素,以供给我们足够的活力,帮助我们保持清醒、敏感、兴奋的状态。

皮质醇与人的压力耐受有关,它同样可以提高我们的机敏程度。儿童该小睡而不小睡的时候,体内皮质醇的浓度就会提高。压力提高,会使体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浓度提高。

相关研究支持了理论

所有的研究都支持这样一个观点:过于疲倦的儿童之所以表现得兴奋、易怒、急躁、难以入睡,是因为体内的化学物质在对抗疲倦。想象一下,你在为一个大项目而辛苦工作,不得不挤压睡眠时间。你斗志昂扬,压抑你的倦意。你的行为会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因为缺少睡眠而越来越感到不舒服。过了一会儿,你开始觉得兴奋起来。这是一种体内自我保护性的防御机制。尼安德特人就是依靠这种自我防护机制在疲倦的状态下打猎、打仗乃至逃亡的。幸运的是,我们现代人可以不用那么辛苦,有假期可以让我们放松。

过度疲劳的恶性循环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越睡越困(因为睡眠质量非常差,璐璐注),越不睡越精神。如果宝宝该睡的时候不睡,体内就会发生一些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直接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使得他们不能保持安静觉醒,也不能无忧无虑地入睡。孩子的脾气会变差,因为他很累。其他研究也表明,睡眠持续时间不长的成人相对来说更容易感到焦虑。

改变模式需要一个过程

当我们研究这些易怒、睡眠很差、体内几种化学物质分泌很多的成年人的时候,会遇到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困境:到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我想我们都熟悉的一种体验会帮助我们解开这个困境。

举例来说,如果手头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完成,我们会去喝茶、咖啡或可乐来保持清醒,尽量挤压睡眠时间。当项目结束,我们可以休息的时候,往往需要花上好几天才能把积攒在心头的紧张驱散掉。在这段调整期,我们也无法享受那种平凡的幸福——赤足走在草地上,与孩子一同玩耍,因为我们的情绪兴奋紧张。过了几天,我们终于放松下来后,就可以享受平淡快乐的生活了。这说明我们的生活模式和睡眠习惯可以影响体内体内化学物质的分泌。

宝宝睡眠紊乱的后果

4个月大的婴儿会因为贪恋父母的陪伴与玩耍而拒绝入睡。由此导致的睡眠紊乱会造成疲倦,体内皮质醇等化学物质水平升高,以帮助婴儿保持清醒和机敏。专家学者们常用以下词汇来形容因为睡眠紊乱而导致的高度机敏、易怒的孩子的行为:

  • 生理活性
  • 神经性觉醒
  • 过度清醒
  • 情绪反应
  • 敏感度增高

显然,当睡眠不足时,我们都会有少许易怒、易躁的反应。疲倦的时候,卡通和玩笑都不那么好玩了。而婴儿对睡眠缺乏更敏感,表现得更难以控制。或许孩子的出格行为是由被父母忽略的长期的睡眠缺乏造成的。

宝宝睡眠紊乱的长期影响

维斯布朗博士相信,在婴儿和低龄儿童中,睡眠紊乱与易怒易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另外,白天过度的困乏会形成一个累积的效应。也就是说,如果宝宝长期白天小睡差,晚上睡眠不足,情绪以及行为恶化的速度会是递增的。所以,即便孩子只是每天晚上都少睡一会儿,长期下来,孩子的情绪也会非常恶劣。

随着孩子的发育,睡眠缺乏与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模糊,因为孩子的智力和心理机能变复杂了。甚至存在这样的可能:常年的睡眠缺失,会导致孩子白天犯困,自尊不足,略感沮丧。

一项研究表明,13%的10至13岁的睡眠缺乏的儿童出现了以上症状。他们往往需要4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入睡,即便睡着了,也会频频醒来。他们中有些人甚至从小就不知道怎么样自我调节。成年后,他们成为失眠症患者。

宝宝睡眠紊乱可能导致长期失眠和心理问题

有一种理论认为,睡眠缺乏使得人心理觉醒和生理应激度长期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从而内化为情绪的一个特征,最终导致成年后成为失眠症患者。但是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失眠的人和从成年时期才开始失眠的人之间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前者比后者需要花更长时间才能入睡,睡眠持续时间更短。

这一结论也说明,在婴儿和童年时期未能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能导致成年时期出现失眠问题。在心理失常的人群中,睡眠问题越严重,心理问题也越严重。

请不要放弃为宝宝建立规律的睡眠

璐璐在此提醒各位宝妈,在璐璐接触的上千例宝宝睡眠紊乱的案例中,很难纠正的宝宝只占很低的比例,与维斯布朗博士提到的大概4%的比例相当,但如果我们让宝宝长期处于睡眠紊乱的状态,为宝宝从新建立规律就会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和压力。为了宝宝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请不要放任宝宝的睡眠紊乱。如何帮助宝宝恢复健康的睡眠模式,请在公众号回复“哄睡”、“PDF

参考文献:婴幼儿睡眠圣经修订版,(美)维斯布朗著,刘丹等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6。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快乐母乳喂养,点击菜单资源精华可查看更多原创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