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这些行为会亲手毁掉孩子的免疫力,你中招了没?

作者:央视少儿 02-27阅读:2931次

前段时间流感肆虐,大人、小孩,都纷纷中招。

我们家孩子经常感冒发烧,

是不是免疫力太低了?

孩子要用的东西我都基本消过毒了,

为什么孩子还是那么容易生病?

每次孩子一不舒服,

我都及时给TA吃药了,

为什么却越来越爱生病了呢?

殊不知,正是家长们这些无微不至的“保护”

破坏了孩子的免疫力,

也成了孩子越来越爱生病的罪魁祸首。

你知道吗?

不少孩子咳嗽、鼻炎、过敏、爱生病,

就是因为家里“太干净”!

而导致这个问题的罪魁祸首,

很可能就是我们家家户户都有的,

一件不起眼的小玩意——消毒剂!

研究指出:与生活中不接触含氯消毒剂的儿童相比,那些每天在家里或学校里都会接触到这种消毒剂的孩子感染流感和扁桃体炎的几率更高。

——2015年4月2日《职业与环境药学》(Occupational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注意】消毒剂很可能被宝宝吃进肚子里

为了防止细菌被孩子吃进身体,很多家长将“把好手、口关”贯彻得特别彻底:经常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家具;用玩具清洁剂擦玩具;给宝宝频繁使用湿纸巾和免洗洗手液。

这样细菌是减少了,但是当孩子吃手、啃玩具、舔家具......的时候,消毒剂颗粒很可能就溶于唾液内,进入了宝宝的胃肠道。

消毒剂颗粒进入孩子的胃肠后,可分不出细菌的好坏,一视同仁,全面杀灭,结果就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增加过敏几率】

消毒剂刺激宝宝的呼吸道等器官

消毒剂对皮肤、眼睛、呼吸道等器官有刺激作用,孩子长期接触清洁剂或消毒剂,有可能会增加患过敏性鼻炎、咳嗽、流鼻涕、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病症的几率。

另外,与成人不同的是,孩子的肠道菌群本身正处于建立过程中,更要尽可能减少破坏肠道菌群的行为。如果一边建立菌群环境,一边又在破坏环境,肠道菌群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孩子的身体自然就会出现过敏。

【警惕隐形的“消毒剂”】

不要被“宝宝专用”这几个字欺骗了

一般消毒剂都含有下面的化学成分,赶紧看看你家“宝宝专用”的清洁剂和湿巾是否含有这些化学成分吧!

常见消毒剂中的消毒成分

过氧化物类 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臭氧等 含氯消毒剂 次氯酸钠(84消毒液)、漂白粉、漂粉精等 醛类消毒剂 甲醛、戊二醛等 醇类消毒剂 乙醇(酒精)、异丙醇等 酚类消毒剂 苯酚、甲酚、卤代苯酚等 含碘消毒剂 碘酊、碘伏

千万别被“宝宝专用”这几个字给忽悠了。有的产品仅仅是把成人清洁剂或消毒剂的浓度降低,添加芳香剂,掩盖了化学成分中比较刺激的味道,就“标榜”自己的产品是“宝宝专用”。

咱们就以经常用的湿纸巾为例:湿纸巾基本都带有消毒剂成分。用湿纸巾给孩子擦完手,手上的细菌被消灭了,可消毒剂的水分蒸发后,消毒剂的固体颗粒还留在孩子手上。当孩子吃手时,消毒剂颗粒溶于唾液内,就进入了胃肠道。

【干净≠无菌】孩子需要适当的接触细菌

1、尽量不用湿纸巾

在家洗手、洗屁屁就用清水,不用湿纸巾;外出时,不如用水壶里的温水或者自带一瓶纯净水给孩子洗手。

2、不依赖清洁剂

有的家长会先用专门的玩具清洁剂喷到玩具上,然后再用湿抹布擦一遍。

其实像玩具、爬行垫或者家具等物品,直接用清水擦洗干净即可,但要确保晾干!洗奶瓶最好不用清洁剂,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晾干收起来就行。

3、用了清洁剂就要多冲洗

孩子的衣服,尤其是贴身的衣物其实不太脏,平时勤换勤洗,清水里揉一揉就够了。遇到特别难清洗的污渍,用了洗衣液后一定要冲洗干净!

4、干燥是最好的“消毒剂”

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所以要保证孩子接触的物品是里外都彻底干燥的。尤其是入口的餐具,例如洗完的奶瓶、奶嘴、餐具等,洗净确保晾干,下次用之前也不必刻意再用水冲洗。每周高温消毒一次即可。

【 小贴士 ❤

适宜宝宝的生活环境是“清洁”而非“无菌”,

我们要让孩子适应生活在正常的有菌环境。

养孩子,需要的是细心,而不是精细,

适当放养,自然养育,不仅能让家长轻松,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正面的推动力。

完美是毒!其实无论细菌还是病毒感染,

虽然都会让宝宝身体感到不舒适,

但也能促使免疫系统的成熟。

编辑:刘圆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