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是妈妈们春天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户县画乡之窗 04-16阅读:1509次

宝宝怎么“春捂”?

春夏之交,气温变化多端,正是宝宝们发病的季节。气温下降,宝宝难以适应就容易着凉生病。有句俗话:“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到了,妈妈要适当给孩子们增添衣物。

———————————

———————————

“春捂”就是说在告别寒冬,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即便这个气节气温已经比较高了,一旦遭遇气温骤降,抵抗力较弱的人就很容易受凉感冒。

小宝宝自然需要“春捂”,才能更好地适应气温的冷暖变化,及时防寒保暖,少生病。可是,穿太多,“捂”过头又怕出汗太多,湿疹等问题可能又会找上门。

一般来说,如果日夜温差大于8℃,便是妈妈们需要给宝宝“捂一捂”的信号。早晨气温比较低,中午则感觉有些热,宝宝如果活动量大,可能会出汗比较多。妈妈可以准备一条毛巾,先将宝宝胸前和背后的擦干,等宝宝安静下来,不再出汗了,再脱去外套。

寒多自下而起,春令衣着宜“上薄下厚”,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在乍暖还寒的早春,应当注重对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同时,小宝宝四季都要注意小肚子的保暖,肚子受凉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问题。

而宝宝的头部心胸是体表散发热量的主要部位,如果捂得过热,容易引起宝宝烦躁不安、甚至头晕头昏。宝宝上身衣物不要过于厚重臃肿,以免胸部收到挤压,影响正常的呼吸和心肺功能。因此,“春捂”要注意宝宝衣着的“上薄”,让宝宝头部和胸部保持清爽。

过敏体制不要“捂”。

都说“春捂秋冻”,但这并不适用于过敏体质的儿童。近来天气时冷时热,如果儿童不注意添加衣服,容易受凉,引发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病毒感染则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来说,家长在这个季节应注意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及时添加衣服,避免接触过敏源等,给孩子的健康设立一道“保护屏障”。

“春捂”捂多久?

一般来说,温度是妈妈考虑“捂”多久的一个明显标准。通常来说,15摄氏度是临界值。气温低于15度,妈妈最好让宝宝多捂几天。

但是,对婴幼儿来说,过度春捂容易使婴幼儿出现“过暖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大量水样或血水样腹泻、吐奶,严重者可能发生昏迷、休克甚至死亡。这是由于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产热量高,如果“捂”过了头,就易诱发中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