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闹就是饿了还是生病了?这是谁告诉你的!看这!

作者:新生儿护理 05-08阅读:2050次

新生儿护理

关注

有些妈妈总是觉得宝宝没吃饱,孩子一哭就以为是饿了。有很多妈妈分不清宝宝哭是什么原因,以为宝宝一哭就是饿了要吃奶,其实宝宝也可能因为尿布湿了、需要爱抚、困了或不舒服而哭。要先搞清楚宝宝究竟为什么哭,不能一哭就喂,否则很容易造成喂养过度。

过度喂养会给宝宝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过度喂养会加重宝宝消化器官的工作过度喂养易脑疲劳

为消化过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而暂时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对大脑危害越大。

过度喂养还会导致宝宝大脑早衰

研究发现,早衰物质会因饮食过饱于饭后增加数万倍,易致肥胖症,甚至影响大脑的发育,智力偏低。

婴儿期过度喂养会增加儿童肥胖(5~6)的危险性

而今对“儿童期肥胖对成人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的影响”课题的深入研究表明,婴儿期的肥胖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种肥胖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

接下来判断宝宝为什么哭的先后顺序

其次宝宝哭并不就是饿,宝宝哭的3种常见原因

宝宝的哭泣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分别表达三类不同的含义:生理上的需要、心理上的需要以及生病的信号。不同情况宝宝的哭声是不一样的,仔细观察就能读懂宝宝的哭泣。

■ 生理需要是小宝宝最常见的哭泣原因:

我饿了:这时的哭声很洪亮,而且哭的时候头来回转动,小嘴一碰到东西就会有吸吮的动作。

我热了or冷了:宝宝感觉热的时候,往往会哭得满脸通红,头上身上都湿乎乎的;宝宝感觉冷的时候,哭声会相对低弱些,手脚冰凉、身体蜷缩,甚至脸色苍白。

我睡得不好:这种哭闹可能是睡姿不舒服、做梦、睡眠习惯不好或睡眠环境不佳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及时给宝宝安慰,比如让宝宝吸吮妈妈的乳头,或者轻轻拍一拍宝宝。

■ 在排除生理因素后,如果小宝宝还哭,可能就属于心理方面的需要了:

我要撒娇:当宝宝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时,就会发出声调比较高的哭声,但一般不会流眼泪。

我生气了:如果撒娇没能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有什么事情让宝宝感到愤怒,此时的哭声与撒娇时相比,声音更高,甚至有些尖厉刺耳。

我很难过:宝宝感到难过的时候,哭泣的声音听起来也是比较低沉的,有点像呜咽声。

■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生病不舒服的哭泣:

如果小宝宝生病了,因为感觉很不舒适,哭声会比平时尖锐,往往还哭个不停或者是一阵阵地哭闹。同时,宝宝还可能表现出烦躁不安、脸色不好,有时还会带肢体动作,比如握拳、蹬腿、抓挠某个部位等等。

我肚子不舒服:常见的疾病中,急腹症和肠叠套的哭闹比较典型,是一阵阵的大声嚎哭,宝宝表现得十分不安、脸色苍白、出汗。

我发烧了:如果是因为发烧引起的哭闹,宝宝也会显得烦躁不安、面红耳赤,用手摸宝宝的额头或身上会感觉发烫。

我耳朵不舒服:如果宝宝一边哭一边用手去抓某一部位,很可能是那个部位存在病症。比如用手抓耳朵,可能是中耳炎、外耳道异物等;用手抓鼻子,可能是鼻子不通气或者鼻子里有异物。

防止一哭就喂引起过度喂养,科学的婴幼儿喂养方法

辅食添加原则:

1、婴儿辅食添加不要早于4个月,最晚不要晚于6个月。

2、6个月是宝宝添加辅食的关键时期。

辅食选择

医生提示:

婴儿在6个月的时候,最适合吃泥糊状的食物,此时就要提供给他,让他练习吃泥糊状食物。要是错过了这个时期,再给他吃,可能他就不太愿意吃了。

喂养规律

医生提示:

婴儿哭闹时,不一定就是他饿了,家长需要注意孩子发出的饥饿信息,避免过量喂食。

神技巧” 教你让小宝宝瞬间不哭闹!

小宝宝偶尔会无缘无故的大哭起来,尤其是在哺乳低谷期,宝宝哭闹不止麻麻真的会抓狂崩溃的!

教妈妈们一个特别奏效的方法,可以让0-3个月的小婴儿迅速停止哭闹

步骤如下

首先抱起婴儿,然后轻轻的把他的双臂在胸前交叉,用你的双手裹住孩子,而不是毯子

接下来45度角斜抱宝宝,轻轻的前后晃动,抖动他的小屁股

用你的手托住屁股,掌根肉肉的部分正是宝宝完美的“坐垫”,有节奏的颤动,这样的姿势会让宝宝感觉在妈妈的子宫里,很安全、很享受

雨妈强调

很多妈妈缺乏育儿经验,总觉得宝宝哭就是因为饿了,二话不说就给宝宝喂起奶来。由于小宝宝的神经尚未发育成熟、健全,仍保有吸吮反射能力,任何东西只要放到宝宝的小嘴,他就会用力吸吮。这样妈妈很容易将宝宝的哭闹与饥饿直接联系起来。

一哭就喂很容易造成喂养过度,加重宝宝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肥胖症,还会致使宝宝脑疲劳,甚至影响大脑的发育。

哭是宝宝表达需求的方式,因此,无论是他们不舒服,如:尿湿了、太热、太冷、无聊孤单、想睡觉、环境太吵,或是生病等,宝宝都会以哭泣来表达他们的感受与需求。妈妈要仔细观察一下宝宝的情况,搞清楚宝宝究竟为什么哭,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抚。如果实在不知如何是好,最好先咨询儿科医生。

雨妈整理,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