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糖尿病,一般我们都不会联想到宝宝身上,但据研究表明,我国近20年来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增加近4倍!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癌症之后的现代疾病中的第二大杀手!世界糖尿病大会预测,如果不加以控制,等到204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1.54亿!
糖尿病怎么会找上宝宝呢?
糖尿病主要分为: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
儿童患病多见Ⅰ型糖尿病,成人多见Ⅱ型糖,但近年来肥胖儿童中患Ⅱ型糖尿病的趋势明显上升。
先天遗传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爸爸妈妈或兄弟姐妹中有人患有糖尿病,那么宝宝的患病几率也会增加。
免疫系统缺陷
有些宝宝血液中含有如谷氨酸脱羟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等异常自身抗体,会损伤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生活方式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疾病,它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很多宝妈觉得宝宝胖乎乎的才可爱,所以在宝宝3个月前就添加辅食,或者长大后过度饮食,摄入过多糖分使宝宝越来越胖。
而肥胖宝宝的日常运动量又跟不上,很容易导致Ⅱ型糖尿病。
“三多一少”判断小儿糖尿病
糖尿病的起病比较隐蔽,需要宝爸宝妈细心观察。
如果宝宝出现了尿量明显增多、经常口渴、食量变大、体重却不升反降(三多一少)的现象,就需要宝妈提高警惕,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这些现象一般会使宝妈产生“宝宝运动量大,正在长身体”的假象被忽略。
但如果病情持续恶化,就会出现酮症酸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等。
预防糖尿病,控制“吃、喝、玩”
一旦患上糖尿病,宝宝就要面临终生“抗糖”的治疗。
相信没有一个父母愿意看着宝宝每天小心翼翼的度过。所以比治疗糖尿病更重要的是如何预防!
小心食物中的“糖化蛋白”
糖化蛋白,尤其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是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很多慢性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几乎被看作是一种毒素!
除了体内,食物也会在烹饪过程中产生大量AGEs,尤其是通过炭烤、油炸、干煸等使用高温多油的烹饪手法更容易产生糖化蛋白。
但往往这些烹饪手法做出来的食物更受到宝宝的喜爱,所以我们需要控制宝宝食用这些高温,油炸食物。
多用焯、煮、炖、蒸的方法给宝宝做一桌健康丰富的饭菜。
控制饮料的饮用量
一个很火的视频试验,熬制一瓶300ml左右的可乐,剩下的糖分能做3根15g左右的棒棒糖!
近几年流行的乳酸菌饮料、酸奶经节目测试,300ml中的含糖量相当于10-11块方糖。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体的糖分摄入需控制在每天摄入总能量的10%一下。
营养专家建议:
4-6岁儿童每天摄入糖分上限为:19g。
7-10岁儿童,为24g。
11岁以上儿童,为30g。
由此可见,一瓶可乐的含糖量就远远超过了限定标准!
但大多数饮品不会明确标明含糖量的高低,如何识别饮品或食物中的“隐形糖”呢?我们需要关注食物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这一栏。
数值越高,说明糖量越高!
有些宝妈会说:“碳酸饮料的危害大家都知道,给宝宝喝果汁补充营养总是健康的吧~”
答案是否定的!一颗苹果也就能榨出半杯果汁,那就意味着,要想让宝宝喝更多的果汁,就需要用更多的水果。
一杯果汁里就浓缩了2-3个苹果的含糖量。
在榨汁的过程中,水果内的养分会被破坏,身体不但吸收不到养分,更会摄入大量的糖。
所以说与其费了半天功夫给宝宝做天然果汁,不如直接把水果“扔”给宝宝啃,更健康!
控制体型,避免肥胖
塑造完美身材,常常被称为是女人一生的事业。不光宝妈,宝宝也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体型!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全球肥胖报告称,中国肥胖儿童人数已居全球首位,大约有1500万肥胖儿童。
胖乎乎的宝宝除了在学前时期看上去可爱,就没有其他优势了。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中指出:超重和肥胖的宝宝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3倍、3.9倍。
成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也会引发其他慢性病。
所以除控制饮食和饮料之外,增加宝宝的户外运动,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不仅能够塑造宝宝的健康体型,还能增强体质,预防糖尿病!
宝宝体重是否超标?一个公式告诉你!
1~6月 体重(kg)=出生体重(或3kg)+月龄x0.6(kg)
7~12月 体重(kg)=出生体重(或3kg)+月龄x0.5(kg)
2-10岁 体重=年龄x2+7(或8其中多以8为准)
别走!再唠叨两句!
怀着宝宝的准妈咪们,也不要怕宝宝营养不足就大吃特吃!
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咪,你和宝宝都会有更高的风险患上Ⅱ型糖尿病哦!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注意健康饮食,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