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是一年新春到!为更好的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春节期间,《健康沈阳》头条号从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刊发《把健康带回家》专辑,每天都安排1-3条健康教育专家撰写的跟过年相关的健康科普知识,以飨读者。“健康科普堂”待正月十五后再恢复刊发。
【导读】
临床表现
幼儿园孩子如何应对
上学孩子如何应对
每年春节假期一过,市精卫中心儿童心理门诊都会有大量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就诊,他们反映孩子原来心理健康,精力充沛,就是过了春节后,表现萎靡不振、兴趣下降、闹心、学习打不起精神、厌倦生活、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失眠、好发脾气。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暨沈阳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心理三病房(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教授王永柏告诉家长,孩子们患的是“儿童春节长假综合症”。
一、临床表现儿童春节长假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浑身乏力、嗜睡、精力不集中、厌食、恐惧、孤独和出现头晕、口干舌燥、烦躁、腹痛腹泻等症状,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有:疲惫、神经性厌食、恐慌、不想入园上学等。
二、幼儿园孩子如何应对春节长假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不过,节后一些幼儿园孩子表现出睡眠不规律、精神萎靡、无理哭闹、入园焦虑等问题。因此,春节假期过后,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做“心理按摩”,帮助孩子调整生活节奏,防止由松弛向紧张过渡给孩子带来的种种不适。
1.要提前收心化解入园焦虑。一般来说,在过节时,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更宽松一些,孩子更自由,吃的零食多了,也不用上学了。因此,春节长假结束后,不少孩子会拒绝去幼儿园。在快到假期结束时就要及时调整,提前给孩子一些“收心”的准备阶段,提早让孩子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
2.孩子新入园入学前几天,家长应少安排或不安排走亲访友,尽量让孩子的心静下来。尽量减少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和外出旅游的次数,因为活动和旅游不仅容易使孩子疲劳,也会使他们精神过于亢奋。同时,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新入园的准备工作,准备好书本、文具、书包、幼儿园寝具等。多和孩子一起做些能平静情绪的游戏,比如给他讲故事,和他一起拼拼图、画画等。
3.避免落差赶走无理哭闹。节日期间家里来的亲戚朋友很多,孩子会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但是过不了几天大人们都要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孩子难免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父母应及时调节他们的心理落差。在上班前两天给孩子打“预防针”,告诉他们节日结束后的生活同以前一样,他们喜爱的亲戚和爸爸妈妈不能每天跟他呆在一起。在这两天有意识地让孩子的看护者带他去游乐园玩,恢复节日里中断的情感联系。这两天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疏远一点,不要全天候和他们呆在一起。
4.擅用鼓励重新强调纪律。父母除了要注意在节日里不要过于溺爱和放纵孩子外,还应该注意节后的调整,如提醒孩子从前怎样表现的。可以买一些孩子喜欢的小玩具,最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喜欢的玩具放在家里,孩子表现好,可以夸奖他“你又像以前一样棒了”。顺便送他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孩子做出不懂道理的行为时不要让步,讲道理不听时可以对他的哭闹置之不理。
5.循序渐进调理孩子睡眠。每逢节日长假后,妈妈们就会遭遇孩子节后睡眠失调的情况,平日里妈妈们辛辛苦苦为孩子建立的睡眠规律也都打破了。如果孩子在春节期间已经打破了日常建立的睡眠规律,家长需要循序渐进地调整。在孩子准备睡觉的时间,家长应尽量保持家里环境安静。在睡前至少一小时内,不要让孩子玩容易导致兴奋的游戏,建议给孩子念念小故事,让孩子洗澡等,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让孩子信任的人陪伴,让孩子感受充分的安全感。
三、上学孩子如何应对
1.要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长假过后,生物钟被打乱,孩子们大多处于缺乏睡眠状态。应在节日过后,迅速调整作息时间。全家人应在晚10时前睡觉,家长要以身作则,关闭电视、熄灯,营造睡眠的环境。
2.适当运动和学习,不要长时间看电视和上网。春节期间电视上综艺节目、电影、儿童片多,家长忙于应酬,对孩子疏于管理,打电脑游戏、上网也占据了学龄儿童大部分节日时间,节日一过就应马上想办法告别这样不节制的娱乐方式。可带孩子到体育活动场所运动,如打羽毛球、滑雪、滑旱冰等活动,以转移孩子们的兴趣。同时督促孩子每天学习1小时至2小时,还可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等。
3.调整节日不良饮食习惯。多饮白开水,少喝饮料,节日过后家中剩余的饮料及糖果应尽快收起来,不能让孩子们养成每餐喝饮料的习惯。清淡饮食,注意营养,对春节期间进食过多脂肪、蛋白质食物的孩子,应以清淡饮食,即蔬菜、菌类食物为主,不可食过饱。
4.耐心陪伴孩子度过过渡阶段。春节期间,家中亲朋聚会较多,常常疏于对孩子们的教育。节日过后,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交流、玩耍,帮助孩子规划时间、制定计划、安排活动,帮助孩子尽快走出春节假期综合症。
总之,春节期间,只要我们家长教育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张弛适度,作息规律,有效应对,就会远离儿童春节长假综合症,顺利过度到正常的生活、学习中去。当然,如果孩子出现严重抑郁、焦虑、躯体化,甚至明显言语和行为异常时,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专业精神心理医疗机构咨询就诊,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本期专家】王永柏,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暨沈阳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心理三病房(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儿童心理卫生科系学术带头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北三省发育行为儿科协作组常务委员,北方精神医学论坛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从事精神、心理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