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总是害怕看牙会伤害到胎儿,宁愿放着烂也不就医,其实,孕妈妈的口腔不健康,反而会增加宝宝早产、体重过轻的风险!
妈妈更要注意口腔卫生,保护宝宝健康
孕妇怀孕后,因荷尔蒙产生变化,因经常发生孕吐、口腔卫生习惯不佳、吃过多坚硬或酸性的食物…都会造成牙齿的酸蚀现象,此时若卫生维护不佳,就容易产生蛀牙、牙龈发炎等情形,而这些情况也可能引发牙周病。
有研究指出,若孕妇有严重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问题,胎儿早产或体重过轻的机率会增加7.9倍,因为牙周病菌会顺着血液跑到子宫附近,很可能会在附近区域产生发炎性物质,造成胎儿早产。
此外,生下宝宝后,妈妈的口腔卫生更加重要,在与新生儿宝宝亲吻、拥抱的过程中,口腔细菌也可能跑进宝宝嘴里,增加宝宝蛀牙率。因此孕妇、妈妈平时就应做特别重视口腔健康,才能免除牙痛困扰,若发现牙龈有出血、红肿等状况,应积极治疗,别坏了一口好牙又伤害宝宝。
4小步,换一口好牙
1、减少含糖饮食
2、每天至少以1000ppm以上含氟牙膏刷牙二次,并使用牙线清洁
3、接受定期口腔检查及洗牙服务
4、使用氟盐、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等含氟的清洁口腔用品
婴幼儿长牙后,口腔卫生不可少
宝宝出生6个月开始,家长要观察口内是否有白色牙齿长出来,一旦开始长牙,务必做好口腔清洁。长牙过程会长达2年以上,虽然多数不会有不适症状需要缓解,但如果都不刷牙,容易因奶渣或食物残渣留在口腔,在长牙过程引起牙肉红、肿痛及发炎情形。
糖类食物容易导致蛀牙,尤其是开始吃辅食后,会增加蛀牙机会。此外,随着饮食过于精细、高油糖盐食物随处可及并唾手可得,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7年指出,糖是造成龋齿发生重要因素之一,当口内细菌代谢糖类产生酸时,会造成牙齿硬组织去矿物化,进而导致蛀牙。因此,建议婴幼儿与孩子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取频率,以降低龋齿发生的机率,维持良好口腔卫生。
5原则,预防宝宝蛀牙
1、一长牙就应至牙医诊所或医院进行口腔检查,氟化物能有效预防蛀牙。6岁以下的小朋友每半年接受一次涂氟,定期检查一般3~6个月看一次,但也要看宝宝牙齿状况,蛀牙风险高或已经有蛀牙,建议每3个月复诊。
2、洁牙时使用含氟牙膏及牙线,每天至少以1000ppm以上含氟牙膏刷牙二次,照护者须协助与监督。
3、宝宝出生后6个月后可由父母协助,学习使用杯子喝流体食物,减少用奶嘴的机会;6~9岁可接受恒牙大臼齿窝沟封填服务。
4、减少含糖饮食。
5、避免含着奶瓶睡着,可以的话,应慢慢减少夜奶次数,能戒掉最好,不过若是高需求宝宝,建议晚上喝完奶一定要清洁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