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变得懒惰是健康成长的绊脚石,父母需要看清危害,帮助孩子
一、孩子为什么会懒惰
懒惰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懒惰的人常常抱着明日得明日的想法,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明知道应该今天完成的事却总期待着明日去做。
懒惰的人总想着依赖别人。老师们经常会发现,在课堂上跳跃发言的总是那几个同学,更多的孩子懒得动脑思考问题,总等着别人说出正确答案。这种依赖别人的懒惰心理只会使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
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是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没有主见,缺少独立性。他们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在社会上依靠其他人,这种依赖性正是导致懒惰的重要原因。
而且现在的很多孩子缺少上进心,做事容易满足,对自己要求不高,做事不求真,不求质量,不求快节奏,常抱着“应付”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态度。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必然导致懒惰现象的产生。
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因此,给子女良好健康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二、懒惰对孩子有什么害处
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包括极端的懒散状态和轻微的犹豫不决。生气、羞愤、嫉妒、嫌恶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愿望进行活动。
懒惰是一种恶劣的精神重负,人们一旦吞下懒惰的毒药,就只会终日怨天尤人、精神委靡,终究一事无成。在强调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今天,懒惰心理就像一道厚重的石墙,阻碍着孩子的进步。
三、如何改掉懒惰的坏习惯
1.要让孩子养成每天清早按时起床的习惯,改掉赖床不起的恶习。
2.让孩子适当地参加劳动,在家里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洗自己的衣物,在学校认真完成值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种种劳动、远足活动。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避免“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锻炼意志,磨练耐力。
3.帮助孩子制定任务计划,并督促孩子完成它,比如:所有各科作业都要严格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保持保量地完成,逐步养成不完成作业不睡觉的习惯,改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
4.给孩子找一个学习勤奋,做事勤劳的同学作为他的榜样,与这位同学结对子,请这位同学多帮助和监督孩子。
5.对于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表扬鼓励。每天注意观察孩子的进步情况,当孩子在某件事情上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给予鼓励。让孩子对于自己的改进,更有信心和勇气。
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只有让孩子懂得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朝着预定目标孜孜以求,都会达到成功的顶点,只有战胜懒惰,战胜自我,才能不断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