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丨人群洞察
全文字数:3368字 精读时间:5分钟
核心摘要:
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标准已成为常态:越睡越晚,越起越早,睡眠时间越来越少;睡眠困扰较多,入睡困难、张口呼吸等问题相对突出;其中中学生的问题更为严重。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青少年儿童睡眠时长高度相关的因素依次是:孩子作业时长、晚餐(夜宵)时间,家长辅导作业时的情绪、家长睡眠质量、家长电子产品使用程度、孩子电子娱乐时长以及学生睡前活动。
宏观背景:在时代飞速奔跑中长大
青少年儿童成长背景-规模庞大
青少年儿童人口体量大,衍生出的服务市场大,类型种类多
据2018年统计,我国处于小学-高中初等教育阶段的人口数量为1.89亿人,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在未来仍然会保持一个巨大的规模。基于庞大的青少年儿童人口规模,围绕青少年儿童作为用户的各层级服务,如教育、医疗、饮食等,都会是巨大的市场。
青少年儿童成长背景-睡眠问题出现
以往研究表明青少年儿童睡眠普遍不足,产生多种身心影响
根据《2019年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大数据挖掘结果显示,00后青少年儿童爱消费甜品、饮料,夜猫子居多,晚睡早起情况比较严重。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诸多亚健康情况,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持续睡眠时间不足的影响,可能主要表现为情绪、活动的改变、注意力时间过短和神经系统认知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等;睡眠问题的上升在青少年青春期后期最为明显,青春期的睡眠和昼夜节律变化会增加情绪、行为、认知、社交和身体健康领域的风险。
用户调研:一群舍不得睡觉的孩子
青少年儿童的睡眠现状
越睡越晚,越起越早,睡眠时间越来越少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八成在22点前入睡,六成在6-7点起床,中学生则睡得更晚,起的更早,近七成在22点后入睡,45.7%在5-6点起床。可见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青少年儿童生活与学习的节奏越来越快,他们的睡眠呈现出越睡越晚、越起越早、睡眠时间越来越少的特点。
青少年儿童的睡眠困扰
集中在张口呼吸和入睡困难上,中学生关灯玩手机困扰明显
青少年儿童主要的睡前困扰是入睡困难和关灯后玩手机电脑,且中学生相比小学生有加重趋势;睡眠中的困扰为张口呼吸、常做噩梦和打鼾,中学生张口呼吸和打鼾问题更严重;睡醒后的困扰主要为再入睡困难。睡眠时间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睡眠质量逐渐变差,亚健康问题逐渐增多,各种困扰睡眠的症状有更加严重的趋势。
睡眠影响学习效果
孩子睡眠太少,学习效果受影响
本次调研以班成绩排名作为简单衡量学习效果的指标,发现随着孩子睡眠的减少,学习效果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综合睡眠时长和成绩排名的交叉分析、以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来看,不同睡眠时长的青少年儿童,其班级成绩排名在统计学意义上差异显著:在睡眠时长充足的青少年儿童中,获得更好成绩排名的占比更高:反之,随着睡眠时长的下降,青少年儿童的成绩排名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睡眠影响精神面貌
孩子睡眠太少,精神面貌很涣散
综合睡眠时长和起床精神面貌的交叉分析、以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来看,充足的睡眠时间能够保证充沛的精力,睡眠充足的青少年儿童更不容易发生起床困难、感到疲惫的情况。由于青少年儿童晚睡,睡眠少的群体较大,睡得越少,疲惫感越强烈,大量青少年儿童有起床困难的情况出现,中学生情况更加严重。
睡眠与身心健康强相关
孩子睡眠太少,容易产生身体疾病和不良认知情绪反应
综合来看,随着睡眠时长的减少,青少年儿童经常出现身体疾病的比例会显著增加,其中中学生表现得更为严重;睡眠时长还会影响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睡眠时长越短,不良认知情绪反应出现比例更高。虽然不能简单得出“睡眠不足是孩子生病或产生不良认知情绪反应的主要原因”的推论,但显著的差异性检验结果可以表明,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和出现心身疾病的关联密切。
睡眠和性格发展强相关
孩子睡眠太少,与不自信和高依赖感性格相关性强
青少年儿童处于性格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性格的形成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复杂交互作用下的影响。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不同睡眠时长的孩子表现出明显的性格发展差异,睡眠充足的孩子拥有更强的开放社交和独立思考倾向;而在睡眠不足的孩子中,不自信和高依赖感性格的占比相对更多。虽然不能得出“睡眠是孩子性格发展直接影响因素”的结论,但显著的差异性检验结果或可表明,睡眠不足和“不自信”和“高依赖感”的性格,易伴随出现。
作业时长的影响
孩子的作业时间过长会压缩睡眠时间,作业时长需适当调节
学习是青少年儿童目前最核心的人生任务,然而过长的作业时间必然会挤压睡眠的时间。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作业时长是与睡眠时长相关性最高的因素,随着作业时长的上升,睡眠时长显著下滑:小学生作业时长以1小时为基准,每增加1小时作业,会损失0.29小时左右的睡眠;中学生作业时间以2小时为基准,每增加1小时作业,会损失0.36小时左右的睡眠。
电子娱乐的影响
孩子需要放松休闲,但电子娱乐时间过长会严重干扰睡眠
在追求卓越的同时,放松和快乐也是包括青少年儿童在内所有忙碌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是以往研究表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产生,加强觉醒状态,易导致睡眠紊乱;同时,过度游戏的刺激会使神经系统保持兴奋,影响正常入睡。而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长会随电子娱乐时间的加长而显著下滑,其中不进行电子娱乐的孩子,其睡眠时长显著长于喜欢电子娱乐的孩子,而随着电子娱乐时间的增加,孩子睡眠时长随之显著减少。
晚餐时间的影响
每天孩子最后一餐的时间不宜过晚
以往研究结果表明,过晚进食会增加肠胃压力,睡前过饱饮食容易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本次调研结果同样显示,包括夜宵在内,青少年儿童每天最后一餐的进食时间点会显著影响其睡眠时长:自18:00起,小学生睡眠时长会随晚餐时间点的推迟显著下滑;而对中学生来说,开始显著影响其睡眠时长的晚餐时间拐点或在20:00。
家长睡眠质量的影响
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的睡眠对孩子有强示范性
作为家庭的核心成员,家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孩子的榜样,睡眠行为也是如此。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家长的睡眠质量会对孩子的睡眠时长产生影响,睡眠质量好的家长,孩子的睡眠时长会相应更长,随着家长睡眠质量的下降,孩子的睡眠时长也表现出明显的下滑。正可谓“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自身的睡眠习惯对孩子有着极强的示范性,所以为了改善孩子的睡眠,家长应该努力成为孩子的睡眠好榜样。
家长电子产品使用行为的影响
家长克制在家中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睡眠有积极影响
6-17周岁孩子的父母一代是当代中国网民的核心成员,电子产品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标配。但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家长使用电子产品的行为和习惯,会显著影响孩子的睡眠时长:不使用电子产品的家长,孩子的睡眠会显著更长;经常使用电子产品的家长,在不当孩子面使用的情况下,孩子睡眠会显著长于当孩子面使用的情况。所以为了孩子的睡眠健康,家长需要克制自己在家中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行为,起码可以做到尽量别在孩子面前成为“手机依赖症”的示范教材。
家长耐心程度的影响
辅导作业不烦躁,家长的耐心创造良好的亲子互动和好睡眠
辅导孩子作业时崩溃的家长形象时常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而在这略带自嘲意味的甜蜜负担背后,能够折射出在亲子互动中耐心的重要性。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与孩子的作业互动中家长越没耐心,孩子的睡眠越短,这或是因为家长的耐心能够创造良好的沟通互动、温馨的亲子关系、间接给孩子带来好的睡眠。值得注意的是,中学生家长普遍表现出更低的耐心程度。中学生正值“叛逆”的青春期,与家长的关系不似儿时亲蜜,甚至有所矛盾,而这时家长的耐心与关注则更加重要。
倡议展望:为孩子多争取一些睡眠
孩子,每天为睡眠争取多一点时间
为人父母,做更好的自己和孩子的榜样
智能助眠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可以有
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儿童睡眠健康,关注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