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诊治相关人员是指脑瘫诊断、治疗相关的医师、治疗师和脑瘫孩子家长。
通过实践证实,我们推出的婴儿脑瘫早期诊断神经运动检查15+1项,不仅有利于脑瘫早期诊断,也是一种肌动学评定的方法,可指导脑瘫干预和疗效评价。现将其再精简到10+1项,简单、易操作,一般5-10分钟就能完成检查。简介如下:
1首先观察有无自发姿势运动异常
抱位及仰卧位时常见的自发姿势运动异常有拇指内收或拇指内收达掌心、紧张性头偏斜、头后仰、自发非对称颈肢反射阳性、自发巴氏征阳性、徐动、过度松软、一侧或一个肢体活动明显减少或异常、1-2个月的婴儿仰卧位时双下肢僵直、3个月及以后手仍持续握拳等。
2扶持立位足踏硬台面迈步
孩子裸露下肢后扶持双腋下,不要提的太高,但要让双足底接触台面,重心稍前倾并左右转换促其迈步,可引出的姿势运动异常有足跟未着地就迈第二步(尖足)、迈步时两腿交叉(剪刀步)、肌性足内翻、足外旋、屈膝、屈髋、膝反张、7个月后无迈步意识、7个月后不负重、无正常迈步呈快速踏步状等。已认生的孩子由家长扶持、引导并宜背对医师迈步。
原15项中由侧卧扶持髋部翻动躯干呈俯卧、扶持双腋立位悬垂、立位悬垂后足轻碰台面三项可引出的姿势运动异常可在扶持迈步中观察到。
3由仰卧扶持髋部翻动躯干呈侧卧
主要观察有无颈背肌肉张力增高引起的头向后仰,一般翻成侧卧后头后仰≥20度显示颈背肌肉张力增高。
4由仰卧扶肩拉坐
主要观察头控及颈背肌肉张力增高。如拉坐头后仰幅度明显大于扶成侧卧,头控差为主。
5肩外展角
仰卧上臂伸直,握双腕轻柔外展,刚有抵抗时上臂与侧胸间夹角为肩外展快角,胸、背肌肉牵张反射亢进时该角减小。
6肘伸展角
仰卧上臂伸直,握双腕轻柔屈肘后伸展,伸展刚有抵抗时上臂与前臂间夹角为肘伸展快角,肱二头肌牵张反射亢进时该角减小。如屈肘时有阻力为肱三头肌牵张反射亢进。
7前臂旋后90度回弹角
一手固定肘关节,另手握掌、腕部做轻缓旋后90度的动作,如此过程阻力较正常为大,提示旋前圆肌等牵张反射亢进,如很难旋后显示已有挛缩、粘连等;旋后90度后放手,如前臂回弹超过90度也证实旋前圆肌等痉挛,前臂回弹角正常是小于90度。
8足背屈角
仰卧扶膝伸展位,以保障能检测到整个小腿三头肌的状况。轻柔压足底背屈至刚有抵抗时,足背与小腿前侧夹角为足背屈快角,正常为70度,小腿三头肌牵张反射亢进时该角加大。再逐渐增大力度、缓慢继续压足底背屈到不能压下时,足背与小腿前侧夹角为足背屈慢角,慢角提示小腿后侧肌肉、肌腱有无挛缩、粘连及挛缩、粘连的程度。
9内收角
仰卧,握两膝保持下肢伸直,向两侧轻柔展开双下肢,刚有抵抗时两大腿间夹角为内收肌快角,内收肌牵张反射亢进时该角减小。
10腘窝角
仰卧,骨盆不离开台面,屈大腿呈膝胸位,轻柔展开小腿刚有抵抗时,大、小腿间夹角为腘窝快角,腘绳肌牵张反射亢进时该角减小。
肢体肩外展、肘伸展、内收、腘窝快角不同月龄的正常值可查阅先前相关博文,粗略记忆6个月婴儿均可到达或超过90度。这几个角检查也有慢角,意义相同。一般慢角可比快角增加20度左右,有挛缩、粘连时快-慢角差减小甚至为零。
+1为需要时增加反射检查:
l 侧弯反射 6个月前强阳性,即刺激后躯体向刺激侧弯曲移动幅度≥20°或6个月后仍阳性,提示脑瘫可能是以徐动等不随意为主的类型,其他类型较重脑瘫背部肌肉牵张反射亢进,亦可出现阳性。不对称提示一侧脑损伤较重。
l 膝腱反射用手指较轻叩击,一侧亢进,提示主要累及该下肢,双侧未引出应注意其他疾病。注意引出的膝腱反射为激发股四头肌收缩,不要把叩击引起的震动误认为引出的膝腱反射,国外有小儿神经科专家提出婴儿膝腱反射用手指轻叩优于用叩诊锤。
l 踝阵挛双侧阳性提示脑瘫是以痉挛为主的类型,双侧锥体束均受累;一侧阳性提示一侧锥体束受累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