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是孩子站立的基础,在学步期走路跌跌撞撞一瘸一拐可能是足部出现问题了!孩子的足部结构复杂,主要是软骨和一些小骨头。足部问题大部分在出生后无需治疗就可以自己痊愈,但也有些问题需要通过矫正治疗,婴幼儿时期是矫正的黄金期,错过这个黄金期就只能手术治疗了,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好宝宝的足部健康。
足部问题的形成原因
足部问题的形成原因
婴幼儿常见的骨骼发育异常问题,一般都是因为在子宫内受到母亲骨骼挤压造成先天性的异常,多数属于良性骨骼问题,大部分在出生后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要透过适度的按摩和时间的观察,就能自然痊癒。
科学研究证明,婴儿的脚骨大都是正在钙化的软骨,骨组织弹性大,容易变形,再加上脚的表皮角质化层薄,肌肉水分多,很容易受到损伤而感染。而且婴儿脚的底部,分布着与身体脏器相关的血管和神经,所以足部护理特别重要。在孩子出生后,爸爸妈妈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足部,如果足部有问题,在2-3个月大的时候还没有自愈,就需要去医院寻求医生的意见,判断是否需要矫正。
足部问题如何检测判断
检查宝宝脚后跟,妈妈需要把宝宝的双脚分开至肩头的阔度,脚趾向前从后察看后跟骨有没有向内或向外较明显的倾斜。向外倾斜为外翻,向内倾斜为内翻。检查宝宝脚趾的时候,妈妈需要扶着宝宝站立并把双脚合上,察看拇趾有否向第二脚趾倾斜多于15度,若有就是拇指外翻的问题。同时可以在宝宝脚底涂上可见的颜色,或者爽身粉等印在白纸上,看宝宝的脚掌是否全都印在纸上,脚的形状是否正常。
足部主要问题
轻微问题
足部的轻微问题一般都是可自愈的问题,在婴幼儿骨骼发育问题之中,足外翻相当常见,根据非正式统计,每千名婴幼儿之中约有1~2人一出生就有足外翻。足外翻最明显的特征是新生儿的脚板整个不正常的紧贴着小腿,一般情况下出生后2~3个月内会自然改善,如果足外翻问题一直没有自愈就需要尽早送孩子去医院。
脚趾的不正常弯曲也是足部常见的不正常现象,脚趾的不正常弯曲一般不会影响宝宝的足部健康,但是会影响宝宝以后的穿鞋,所以妈妈可以在宝宝还小的时候,用胶带把不正常弯曲的脚趾固定在正常的脚趾上帮助矫正。
大拇指内旋主要特征是大拇指偏离其他四个脚趾,大拇指内旋主要是因为婴幼儿肌肉韧带过分活跃和紧绷,造成大拇指偏离另外四趾,通常给予适当的按摩,随着宝宝的长大就会自愈。跖骨内旋是一种柔软及良性的骨骼异常问题,可以自然恢復正常不必刻意治疗,9成长大后会自然改善。
中度问题
跖骨内翻是一种较不常见且较为僵硬的畸形,是在子宫内受到的压迫时间比较长造成的,因为5只跖骨全部内翻,虽然对于足部健康无影响,但对于宝宝足部美观以及穿鞋有很大的影响,通常在新生儿时期就必须从脚趾头至大腿皆以石膏包裹,一周一周慢慢矫正。在5岁前做这样的矫正还有可能治好,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进入青少年时期骨骼发育定型后,必须利用矫正切骨手术治疗。
先天性距骨垂直症是一种严重的病理性扁平足,在足底会有明显的外突畸形,通常合并有骨骼发育不良或是关节挛缩,先天性距骨垂直症无法自己矫正,出生后就必须以手术矫正,否则会影响宝宝日后走路。不过,即使进行手术后,仍有很大机率出现患处无力、扁平足等后遗症。
Z型脚是非常复杂的先天性畸形,外观与跖骨内翻很像,它是合并后足掌屈,中足外展及前足内旋的复杂性先天性异常。通常如果合并有跟腱挛缩,会造成宝宝在练习站立或走路时的不适,如果没有即时且适当的治疗,将会导致青少年时期走路时造成疼痛及后遗症。在X光的诊断下,会发现宝宝的前足、中足、后足呈现不规则的Z字型异常。
重度问题
马蹄足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先天性异常,包括有足部下垂、内翻、内旋和内转等足部问题。大约在千分之一的顺产宝宝中,有一半是两侧都有,且大部分是男孩。若不治疗,宝宝就很难用脚掌走路。马蹄足等重度问题在孕检中都可以检测出来。如果家族中有人有重度的足部问题,孩子患足部问题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0倍。马蹄足需要靠手术矫正,不同的形式手术方式不同。
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臼,临床上发现此类患者多数具有3项典型特征:怀第1胎且是女儿时,而患处通常在身体左边,平均每千名新生女宝宝当中就有1~2人有此问题。此外,临床上也发现在孕期中有羊水过少、双胞胎、臀位等情形时,发生的机率也比较高。患处多数在左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胎儿在子宫内左边的位置正好靠近母亲的骨骼所致。有20%的患者合併有跖骨内翻及斜颈症。这种脱臼情况很难发现,当爸爸妈妈给宝宝换尿布时,发现其中一只脚很难张开,就要警惕。如果是脱臼的情况,宝宝一只脚的张力会很弱。
爸爸妈妈对于宝宝的足部问题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大部分问题都是在幼儿时期可以轻松矫正的。夏季,光脚走路对于宝宝的足部健康很有帮助,关于光脚走路爸爸妈妈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夏天宝宝可以光脚走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