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就知道宝宝得了佝偻病?你是透视眼吗?

作者:嘟嘟妈妈课堂 10-05阅读:5510次

很多妈妈带宝宝做儿保的时候,医生撩起衣服看了看胸部,就说孩子有肋骨外翻,认为可能是佝偻病,需要补钙。可是佝偻病就这么看一看就能确诊?肋骨外翻、佝偻病补钙真的有用吗?

佝偻病是因为缺钙?

由于现在孩子的营养状况都提高了,佝偻病的发病率已经明显降低,所以很多妈妈可能不知道什么是佝偻病。但是说到补钙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很多宝宝被要求补钙,也是打着预防佝偻病的幌子来的。

很可惜,佝偻病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缺钙导致的,而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

我们知道矿物质钙和磷,是骨骼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种矿物质在骨骼的沉积,被称为“矿化”。如果维生素D摄入不足,就会导致钙磷吸收下降,从而导致骨骼不能正常的矿化,骨骼硬度降低甚至变软。另外,对于生长期的孩子来说,生长板位置的矿化异常,就会导致骨样组织在此堆积,从而出现佝偻病的各种表现。

当然,对于那些营养缺乏的地区,宝宝生下来奶量不足,也可能因为缺钙导致佝偻病。另外,如果宝宝不缺钙,而且也按时补充了维生素D,依然出现了佝偻病的表现,那么就需要考虑其他原因导致的佝偻病,比如低磷性佝偻病,是由于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磷损耗。

佝偻病最常见的就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822年美国Sniadecki 首次报道了缺乏日光照射引起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儿童佝偻病。之后通过宣教家长给孩子多晒太阳以预防佝偻病的方法,同时在乳类食品中强化维生素D及母乳喂养儿添加维生素D,从而发病率急剧下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佝偻病主要还是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而补充再多的钙也是无效的。

这些情况要小心!

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

皮肤可以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合成维生素D,也是人体的重要来源。但是影响因素较多,地区纬度、季节、空气污染等因素都会影响紫外线的照射强度,从而导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

另外,黑人的皮肤色素较多,也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另外,外出活动,涂抹防晒霜,也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因此,很多方面都可能导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从而引起佝偻病。

维生素D摄入不足

人乳和牛乳中维生素D含量非常少,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平均为22IU/L(15-50IU/L),如果婴儿纯母乳喂养,奶量按750ml/天计算,那么维生素D的摄入量也只有11-38IU/天。根本无法满足身体需要。

配方奶中常规添加维生素D,但是由于国家对于婴儿配方奶的国标中,维生素D含量是一个范围值,如果添加量处于下限,就会导致宝宝维生素D摄入不足,增加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

孕期及哺乳期维生素D摄入不足

如果母亲本身摄入不足或者患有营养不良,肝肾疾病等出现维生素D缺乏时,也会导致婴儿出生时储备不足,同时乳汁中维生素D也会降低。

生长发育过快

生长发育速度过快的孩子,维生素D需求量大,也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

疾病原因

患有胃肠道疾病和肝胆疾病可能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另外,肝肾功能损害,导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导致1-25-(OH)2-D合成减少,也会导致佝偻病。

药物影响

抗惊厥类药物比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以及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会干扰维生素D的合成和代谢,从而导致维生素D缺乏。另外,糖皮质激素也会对抗维生素D对钙的调节作用

肋骨外翻是佝偻病吗?

目前将“肋骨外翻”作为佝偻病和补钙原因非常常见,但实际上,肋骨外翻和佝偻病没有关系,更不能作为补钙的依据。肋骨外翻是婴幼儿,尤其是偏瘦的婴幼儿的正常现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资料中,都没有将其作为佝偻病的症状。

婴儿的腹部肌肉不发达,腹壁张力较低,所以肚子很容易鼓起来或者凹下去,瘦一点的孩子,因为腹壁薄,更是明显,再加上皮下脂肪比较薄,更是显出“肋骨外翻”。随着孩子长大,腹部肌肉逐渐发达,或者等到孩子长胖一点,肚皮再厚一点,肋骨上的皮下脂肪往后一点,肋骨外翻的现象就消失了。

所以,如果下次儿保医生再因为肋骨外翻让补钙,你就可以给他个白眼走人了。

但是当宝宝出现以下情况的时候,很可能发生了佝偻病,应该尽快带宝宝就诊:

1.囟门闭合延迟

2.顶骨和额骨隆起

3.方颅、蝶鞍颅

4.胸骨外侧有串珠样改变

5.赫氏沟

6.手足镯

7.严重的O型腿

这些表现通常到了佝偻病的晚期才会出现。早期可能会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比如多汗,夜惊,夜啼,易激惹,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刺激,宝宝摩擦枕部,导致枕秃。但发生这些症状并不代表一定是佝偻病,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确诊。

骨密度检测可以诊断佝偻病?

骨密度检测对于成年人来说有一定意义,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骨密度低并不能说明缺钙或者佝偻病,只是由于孩子处于快速生长期,导致的骨密度相对较低罢了。

对于佝偻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液检查以及骨骼的X线检查,综合考虑是否存在佝偻病。另外,对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更是不可缺少的进行血清25-(OH)2维生素D的水平检测,看看是否有降低。如果低于50nmol/L(20ng/L)即为维生素D缺乏,需要接受治疗。

A:正常儿童 B:佝偻病儿童

说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自然是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了。如果已经确定发生了佝偻病,再通过服用常规的剂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而是需要更大加量的服用。

轻度:每天服用1000-2000IU(25-50ug/d),1个月后改为400IU(10ug/d)作为预防;

中度:每日补充3000-4000IU(75-100ug/d);

重度:每日补充5000-6000IU(125-150ug/d)。

如果合并自发性骨折等严重情况,剂量会适量再加大。

最后,佝偻病的诊断并不是看一看,测个骨密度就能诊断的,而需要临床症状和各种检查综合才能得出诊断结果。而且维生素D的补充,需要根据血清25-(OH)2维生素D的水平进行,如果只是看到肋骨外翻就盲目加大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中毒。

|扩展阅读:

|参考资料:

1.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J]. 2015.

2.Uptodate.Overview of rickets in children,2016/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