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这种小吃是以前没有名字, 现在几乎失传

作者:小老鼠爱吃米 06-06阅读:1118次

有个奇特的名字叫的卜

在金华汤溪地区,有这样一种小吃,形似薄饼,却有内馅,口感甜润软糯,在09年被列入金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纯手工制作,复杂考究,几乎失传。而且很长时间没有名字,只有近些年才有个口语化的名称-的卜。

圆形的薄饼十分可口

这个名字听起来比较新奇,“的”在当地语言中式掐、捏,而“卜”则是包、包上的意思,所以的卜民间称作“的包”。据当地老一辈人回忆,的卜最早是不卖的,而是一种民间赌着玩的工具。一般是上年纪的人挎着一个装满的卜的篮子,再拿个木板和小纸片,纸片上写着或画着几种不同的字样图案。愿意参加的需掏一定的钱,老人和玩的人同时抽取纸片,互相比大小。老人无论输赢都会将钱收起来,玩的人输了则不退,若赢了也是不退钱,给一个的卜。这种新奇的销售方式增加了趣味性,因花钱不多,乐趣十足,很是受欢迎。

虽然薄,但是其中也有夹馅

的卜的来历还有个小故事,明末时李自成攻占京城,宫中的兰妃出宫南逃,行至汤溪地区时无路可走,有幸被一位姓陈的奶奶收留。等风波过去,准备起身时,兰妃掏出了一个宫中的宝玉金龙杯赠予陈奶奶,并将宫中一种麦芽糖小吃的方法一并赠予。兰妃走后,陈奶奶按照这种方法制成了一个个的小饼,周围的百姓问奶奶这是什么,奶奶随口说:的包(掐断包起来的东西),随之便称其为的包。

有幸见到的卜的制作工艺,将糯米蒸熟后用麦芽汁做引,发酵后榨取其中的汁液,再熬煮出水分后留下粘稠的糖液自然晾凉,而后将糖反复拉成白色的麦芽糖。将糖擀成饼状,包上芝麻等馅料,像包饺子一样封上口,再揉搓拉长,掐断成一个个均匀的小剂子,将剂子揉搓按压成薄饼即成。做好的的卜比一枚硬币还薄,却内馅丰富,口味香甜,无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