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了炸鸡却上了水饺, 日本这家总"上错菜"的餐厅不仅饱了胃口, 而且暖了人心!

作者:新鲜日本 06-18阅读:4416次

本文由今日日本编辑 转载请获得授权

近来

日本有一家饭店特别火爆

每天的客人是络绎不绝

还特别牛气的只限定3天

看到这里

估计和小编一样的资深吃货们要坐不住了

这得多好吃啊

找机会一定得去尝尝!!

不过,吃货朋友们可能要失望了

这个饭店的菜品虽然也很美味

但也是在很多饭店都可以吃到的

没有过于特别的地方

那么,它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客人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餐厅的名字:

「注文をまちがえる料理店」

(会上错菜的料理店)

“这名字挺标新立异啊!不过肯定也就是个噱头,他们要是真敢给客人乱上菜,那谁还愿意买单啊!!”,现在,这应该是很多小伙伴的心声。但是,事实证明,他们没有夸张,是真的真的真的会上错菜的!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这里的客人没有一个会在意,点炸鸡的人在愉快的吃着水饺,点水饺的人在愉快地吃着汉堡。

这个女士就比较“倒霉”了:

“竟然上对了!!虽然稍稍松了一口气,但是也感觉有些遗憾呢…(笑)”

突然觉得看不懂这个世界了…

难道岛国人民已经宽容到这种地步了么?

不是的,如果是你

你的反应也会和他们一样的!

因为,这里的服务员是6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

而这6为奶奶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患有“认知症”。

认知症 (医学命名为痴呆症) 并不是正常的衰老。认知症是由脑部疾病引起;它逐渐带走一个人的认知、思考和沟通的能力,严重的话甚至无法正常吃饭行走。

正因为认知能力比较低下,所以奶奶们经常会忘记客人点了什么,而店名——「注文をまちがえる料理店」,也就是这样得来的。

奶奶们虽然患有“认知症”,认知能力变得低下了,但是她们仍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有能力体验快乐和悲伤。

那么她们为什么会愿意在店里当服务员呢?

Aiko(化名)

Q)这次,您为什么会想要参加(这次企划)呢?

Aiko奶奶:以前,我一直做的都是照顾小学生的工作。已经习惯给孩子们上餐了,所以我就想着这个工作也许我也能做。

Q)那您已经是熟手了呢!那今天也肯定没问题吧?

Aiko奶奶:不不不,我也很不安呀!会担心能不能点好餐,上菜的时候会不会它们弄洒什么的…很担心失败会给别人添麻烦。

那么,她们一天的工作又是怎样的呢?

开店前,认真听取注意事项的奶奶们

终于

这一天的第一波客人来了

在客人就座后

Aiko奶奶赶忙迎了上去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小问题

也许是因为太紧张

Aiko奶奶突然忘记自己是来干嘛的了

这时地她,害羞的像个孩子

看到奶奶无措的样子

这几位客人没有不满

还温柔地提醒到“您是来为我们点餐的吧?”

最终,客人自己在纸上写下了自己要点的菜品,这样的话,那就肯定能准确地向厨师们传达了!!当然,当饭菜做好之后,能不能上他们的桌也还是未知数…

在这之后

Aiko奶奶就慢慢把握住了节奏

还能熟练地为客人调味

也许已经找到当年照顾孩子时候的记忆了

趁着Aiko奶奶不那么忙的时候,工作人员去问了一下她的感想。

Q)您刚才很不安,那么实际做起来感觉怎么样呢?

Aiko奶奶:感觉还是不行。这和照顾孩子们完全不一样。给孩子们上餐的时候,是他们“哇“的一声跑过来,然后我直接给他们,这样的感觉。

不过,能够尝试新的工作感觉真好呢。怎么说呢,有种很兴奋的感觉。

听到Aiko奶奶这么说,让人感觉很开心,却也忍不住有些心酸。由于大脑被疾病影响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再加上个体差异以及周围人、环境等对他们的影响,每一位患者都是“独一无二”。

相同的只是他们都需要面对的焦虑、沮丧和不确定性。他们都希望感受到被需要被爱的感觉,也都渴望有给予别人爱的能力。

这么一间温暖的餐厅

它的运营靠的全是电视局和

广告代理店的工作人员

而且他们都是分文不收的。

那么,这个企划的发起人是谁,灵感又来自哪里呢?

图片上这位男士就是这次企划的发起人,他的名字叫做小国士朗,是日本电视局的导演。

这个“会上错菜的料理店”的企划,灵感来自于4年前。

当时,他在制作一档“认知症护理”相关的纪录片。这个纪录片是在“集体康健之家”拍摄的,在这里生活的“认知症老人”,不管是买东西、做饭还是洗衣服,只要是他们自己能做的都会自己完成。小国士朗在拍摄的间隙,经常会吃到这些爷爷奶奶做的饭。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点了餐”,说想吃汉堡,结果等要吃的时候,发现爷爷奶奶们为他做的是一份饺子。

当时的他差点脱口而出:“不应该是汉堡么?”但是,最后还是忍了下来,因为如果说出来的话,自己就显得太不近人情了。而且,就算汉堡变成了饺子,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法律和制度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个世上,只需要我们付出一点点宽容就能解决的事情也是很多的。

接受“错误”,并享受这种无心的“错误”所能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如果能通过这样的企划,让大家能了解这样的价值观,就再好不过了。

在这些“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的时候

他们也曾一点点教会孩子们说话、吃饭

并且宽容慈爱地对待孩子们每一次的“小错误”。

年轻的我们都曾“不付代价”地享受过这样的温暖

现在到了我们付出宽容和耐心的时候

又怎么可以置之不理呢?

终有一天

我们也将不可避免地老去

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