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所阅读》那些年我们在INTA年会期间拉过的家常—不简单

作者: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 07-02阅读:5069次

《中商所阅读》那些年我们在INTA年会期间拉过的家常—不简单

拉家常其实也是一项技术活,您一定还记得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见面时高频率出现的那些寒暄与家长里短,它常常以提问开始,而提问者看似有意无意的提问往往隐含着想要从答案中获得某些信息的目的。都说中国人喜欢拉家常,其实,国外也一样,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如火如荼举行的第139届INTA,作为知产界人士的重要节日,拉家常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但您若以为那只是普通的寒暄或仅是为打破冷场局面而已,那您离飞升上仙还有一段时日哦。那些家常绝不简单,做了充分准备的拉家常不但可以让各路知产人士行云流水般展示自身魅力、所在机构实力、乃至本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形象还可以充分了解国际同行以及世界知识产权行业发展趋势呢,学问很大吧。不信?咱们去以下几个场景看看,也顺便学几招吧。

场景一:贵所此次一行几人来参会啊?

和国外机构代表在约定地点见了面,握个手说一句Nice to meet you!大家已习以为常,接下来通常要找个地方坐下聊,虽然走过去也许只有几十秒钟,但也绝不能冷场,拉家常开始!而最有可能被问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回答得好可以很好的展示自己事务所的规模和实力,所以,要慎重哦。如果此行参会人员确实不多,带有技巧的回答可以是“今年地点比较远,我们来了不到10人,往年一般都是X人以上”;或者“我们在此地设有办事处,办事处同事很给力,因此总部只派了X人参会”;又或者“我们有个别同事去参加其它会议或会见重要客户了,明年人会多一些”等等。若参会人数比较多,当然可以骄傲的报出您的数字了。我们中商所今年一共有7位同事参会,不算多也不少,而且明年我们还要设立展台,届时人数会更多,所以,您知道我们会怎么回答了吧。

场景二:你们何时抵达又何时离开呢?

和国外机构代表坐下聊了一会儿,在某个话题结束后突然冷场,此时这个问题的抛出会变得顺理成章。它确实有打破冷场的功效,但也同样另有玄机。正如前文提及,INTA年会的参会成本较高,多待一日则多一日成本,因此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从另一角度体现出该所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从这一问题中常常可以引申出日程如何安排的问题,将这个问题回答到位,信息量可不是一般的大了。譬如不少中国小伙伴回答到“我们提前两天到达开始布置展台和会议室”;“我们闭幕后会在当地拜访几家事务所,所以晚两天回去”;“我们一闭幕就离开,但我们会紧接着拜访周边某个国家的客户”。这都将自身实力和业务能力展露无疑。此外,还有一种另辟蹊径地回答则如我们:“我们闭幕后隔日才返程,利用一天时间游览这个城市”。有没有搞错,这一看似不务正业的回答所体现的优势何在?您想到了吗,当然是让同行羡慕这个机构的文化建设了,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嘛。

场景三:您和贵所分别是第几次参会?

在某个招待会上穿梭着,目光正好与前方某人形成对视,于是迎面一笑,大家就算认识啦,顺势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掏出名片互相交换。通常,对方拿到名片会低头仔细端详,有些事务所在名片上印有成立时间。比如中商所成立于1990年,这个时候,只要您的机构不是今年刚成立,那么有一定的概率对方会问到这个问题,并由此打开双方的话匣子。请注意,如果说前两个场景的寒暄都是在了解机构的信息,那这一问题除了想得到机构的信息外,也开始了解个人啦。参会次数的多少体现一个机构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也体现一个知产人的水平与资历。目前而言,知产行业的大部分工作仍是由人力完成,所以经验丰富的知产人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当然,如果您是第一次参加INTA年会,也不用羞于出口,您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新生力量,您还可以在谈吐之间体现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告知他们新生力量也不容小觑;当然,如果您已久经沙场,那么列举一下您都参加过哪几次或者最早从何时开始参加的来体现自己是一员老将吧,这个时候就乖乖承认自己老吧,别矫情了。

场景四:您有来过我们国家吗?

来到INTA,各机构的展位是少不了要去逛逛的,虽然踌躇着要选择走近哪家展位时,精美的小礼物起到一定作用,但直接扔名片拿礼物早已不再是中国知产人的作风。递上名片时礼貌地问好并询问一下对方来自哪个国家是有必要的,了解一下对方的服务内容和特点则是更佳的,但有时问到国家,对方就会在回答时顺势抛出这个问题或类似的问题“您来过此次举行会议的这个国家吗?”,显然,他们想要了解的即这个知产人有多少国际化背景。如果您正好来过,那回答不成问题,如果没有来过,您在回答时可以加上一句“来了几次欧洲,但没来过西班牙”等;正如很多国外机构代表在被问到是否去过中国时,会说“我没有去过中国大陆,但我去过香港等”。这样的回答避免了潜意识里的尴尬,也有助于提升自身在国际业务领域的可信度。

几个场景逛完,是否似曾相识?当初不经意的拉家常回过头来看是否拉的合格?自测不合格的话,前文提到的诸多窍门顺手拿走吧,不谢。当然,提问有深意,回答亦技巧,避免尴尬故,真诚最可靠。真实自然总好过扭捏作态。就如开头所说,拉家常不仅是您家长我家短,我们最终希望的是从这些家常中看到世界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现状,既能更充分的了解国外同行,也能让国外同行更好的了解我们,了解中国。

事实上,中国知识产权行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中国知产行业的国际形象在不断趋好,中国知识产权人为世界知识产权行业做出的贡献也越来越显著,如果多次参会就就能明显感觉这些变化。参会的中国事务所人数多在5人以上,部分事务所连续几年参会人数在10人以上,这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但大量的中国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有这个实力并愿意为此付出,以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譬如我所在的中商所,多年来基于服务大量海外客户的经验,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丰富国际交流经验及较高业务水平的知产代理人,他们得到了越来越多各国同仁的尊重与信任,成为中商所乃至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一张张名片。

纵使从拉家常中获得的信息只能是大数据的冰山一角,却也能从中窥见整个世界知识产权业的发展趋势乃至各个国家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现状。当然,作为中国知识产权行业的一名资深从业者,希望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和世界各国的同行拉好家常,真实展现中国知识产权人的综合形象和素质,来年让我们继续拉好家常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