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怎么办?
孩子慢慢长大后
开始出现害怕的情绪
尽管大人很认真的告诉他
“别害怕”“不会受伤”
可他们还是缩手缩脚
很多家长将孩子的这一行为定义为胆小
-Rf3249.jpeg)
孩子为什么会感到害怕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
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
在最初
孩子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认为一切都是可控制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逐渐明白很多事情无法控制
比如突然来的巨大声响、摔跤
或者洗澡时被水呛到
无知者无畏
孩子感到恐惧是因为
他们的思想认知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
孩子还会因为
把现实和想象混淆而感到害怕
2岁多的孩子已经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这些假想的东西和日常的经历叠加
导致孩子害怕黑夜、怕睡觉、做噩梦等等
-Rf3250.jpeg)
别急着给孩子贴上“胆小鬼”的标签
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1.肯定孩子的情绪
处理孩子的害怕最大的忌讳是
“不当一回事”
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
对孩子而言却是巨大的恐惧
这些害怕不是一句简单的安慰就可以解决的
-Rf3251.jpeg)
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
陪伴孩子,等他们安静下来
问问孩子为什么会感到害怕
然后想办法找到问题的根源
2.别急着带孩子离开
当孩子被一些声响吓得大哭时
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
抱紧孩子、赶紧带他离开
-Rf3252.jpeg)
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能
彻底解决孩子的恐惧
并且他们会意识到
“原来我很弱小,需要爸爸妈妈一直保护我。”
当保护成为一种习惯
孩子就真的变成“胆小鬼”了
他会接受现实
认为我真的做不到
我得靠父母
正确的做法是等孩子情绪平复下来
带他们去了解这些“小事”
看看让他们害怕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
突然而来的警笛声、鞭炮声
在生活中实在太常见了
孩子感到害怕只是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经验
-Rf3253.jpeg)
作为家长
我们要做的不是立刻掩盖问题
而是和孩子一起面对恐惧
帮助他们接受新事物
3.善用巧思克服恐惧
顺应孩子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会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比如孩子担心柜子、床下有怪物
大人可以假装自己是勇士
和“怪物”搏斗一番,把它打败
然后告诉孩子
“宝贝,怪物被赶跑了,现在你可以安心睡觉。”
-Rf3254.jpeg)
和孩子分享我们小时候克服恐惧的经验
并且让他知道克服这些恐惧
会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别把自己塑造成一个
“天不怕、地不怕”的大人
适时地示弱
会让孩子更乐于向我们敞开心扉
发现你的阅读!关注天鹅阅读网微信公众号:swanreads,精彩继续!本文来源于天鹅阅读网,版权及最终解释权归天鹅阅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访问天鹅阅读网:https://www.swanrea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