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宠爱,七分严厉:“心狠”的父母,才能带出健康的孩子

文 / 柠檬读书育儿
2019-05-01 18:36

父母和孩子有不同的渴求、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计划,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当中,误解和损害都是不可避免的。

三分宠爱,七分严厉:“心狠”的父母,才能带出健康的孩子

作为父母,并不会每时每刻都喜欢自己的孩子,支持他们的想法,当孩子一直不听话或者父母情绪不佳的时候尤其如此。

《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这本书将常见的亲子关系破裂分为三类,并给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法。

良性破裂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父母懂得迎合孩子的需要,在他们想要独处的时候给予空间,在他们需要联结的时候做好准备。

但是有些时候孩子对于联结的需求可能会给父母带来困扰,因为父母有时也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如果隐藏需求把时间都给孩子,想做的事情没做,渐渐的父母会有情绪,日积月累,那句“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便会理所当然地脱口而出。

或者父母因为心里有事,勉强陪着孩子却忽略了他的需求。孩子通常不会直接说自己想要什么,但他们渴望得到理解。

当父母没有理解孩子所传达的信息时,会给出不协调的信息而使孩子感到困惑,他需要A你给了B,而他不喜欢B,自然会不开心。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父母和孩子的日常相处中,书中定义此种情况为良性破裂。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矛盾,如果不解决,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父母应该学会采用温和的方式及时对亲子关系中出现的“小问题”进行修复

以父母需要独处为例,如果父母需要独处,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告诉孩子。

与其忽略孩子或者责怪他“强迫”你花时间陪他,不如告诉他“我现在需要自己待一会儿,但是十分钟以后我就可以给你讲故事了”。

这样孩子也会知道你的感受和行为是出于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他的行为导致的,也就不会觉得自己遭到了你的否定。

三分宠爱,七分严厉:“心狠”的父母,才能带出健康的孩子

设限型破裂

孩子初来乍到,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懵懂,他们并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只有通过父母所设下的限制,孩子才能知道怎样的行为在家庭中和较大的文化环境中是适宜的。

这些设限经历对于孩子意义重大,能教会孩子“该”与“不该”,了解到他所想要的东西是否安全、是否合适。

父母不可能永远满足孩子的需求,设限行为会造成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紧张。当孩子想做某件事却得不到父母的允许时,设限型破裂就会发生。

要在设限之后仍旧保持良好的关系,关键在于重新调整自己和孩子的情绪。

可以向孩子强调他的渴求,但并不真的满足他的愿望:“我知道你想吃冰激凌。但是马上要吃晚饭了,要不我们吃完晚饭再吃冰激凌吧。”对孩子来说,这比单纯地说一句“不行!你不能吃”要好得多。

大多数情况下理解性的评价能够帮助孩子从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失望中走出来。但是,即使父母给出的反应是最具支持性的,孩子还是会因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难过。

父母要知道,让孩子继续难过,而不去惩罚或者宠溺他,是让孩子学会处理和忍受消极情绪的好机会。

设限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孩子的方式。父母并不需要因为孩子的哭泣或者不满就去想方设法满足他的所有需求。

让孩子体验这些难过的情绪,并让他知道你理解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有多难过。这才是你能为孩子做的最温柔、最有益的事情。

三分宠爱,七分严厉:“心狠”的父母,才能带出健康的孩子

恶性破裂

恶性破裂多发生在父母情绪失控,开始对孩子大吼大叫,说不好听的话或采取威胁性的行为时。

在各类矛盾冲突中,恶性破裂对孩子的危害最大,因为父母的怒骂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羞耻感。他们会感到灰心丧气,不愿意与人来往,并觉得自己“很坏”,有缺陷。

这就是为什么孩子被父母揍了之后,会觉得见不得人,深怕别人提起来的原因。

恶性破裂发生后如果不及时修复关系,产生的结果是可怕的,新闻报道里孩子跳桥轻生、离家出走、自残的事件屡见不鲜,多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情绪失控导致的。

父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关系破裂发生时,父母需要认清自己在与孩子的受损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

不要觉得“熬过”这些不愉快的时间,就可以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和孩子相处。误会不消除,不好的经历会在孩子心内积压,直到某一天突然爆发或者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的性格发展。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成年后能清楚记得小时候父母辱骂或者殴打自己的细节,即使过去十几年也忘不掉。

小时候的创伤若不及时修复便会成为终身的疤痕。

父母在情绪失控状态下,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可能是在可控状态下绝对不会做的,事后必然后悔。因此,当父母处于失控状态时尽量不要和孩子接触,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事后在和孩子复盘矛盾时,除了必要的道歉一定要记得说清楚,尽管已经为人父母,大人有时也会崩溃并失去理智。

孩子需要知道这一点,这样他们才能够理解人、理解父母、理解人的思想、理解恶性破裂的本质。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他们就不能顺利地理解这些可怕的破裂经历。

很多父母不希望被判定为“坏父母”,不愿意对孩子设限,经常因为孩子难过便满足他的需求,进而无法给孩子提供很多重要的人生经验。比如:控制欲望、消解不良情绪、人生除了甜更有苦、坚强面对困境等。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培养遵守法则、应对困境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缓解自我满足的欲望并调整自己的冲动。学会接受拒绝的同时不失去自我信念,这些都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end

作者简介:lemon青柠檬,喜欢读书,乐于分享婚姻育儿、情感心理相关内容。人生目标是每一个今天都比昨天优秀一点点。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