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出家终身未嫁,在静谧的寺院中,烹出了全世界最高贵的料理
芸芸众生
人人都需要慰藉
这个慰藉可以是金山银山
也可以是信仰
-NJ16888.jpg)
你知道世界上最高贵的料理在哪吗?
它不在纽约大厦高楼的顶端
也不在哥本哈根街头的餐馆
而在东方一所偏僻寺庙的幽静角落里
在那里,有一位妙人,以禅意烹出宁静致远
-NJ16889.jpg)
静观师太
17岁入庙出家
未曾婚嫁
膝下无子
一生研佛
-NJ16890.jpg)
本不是俗世之人
却因在纽约制作的
一顿午宴惊艳全世界
当食材成了一种艺术
沾染了禅意
不自觉顿无杂念
-NJ16891.jpg)
纽约时报夸赞:
世界上最高贵的料理
来自遥远东方的一所偏僻小院
一位59岁的尼姑
站在了世界素食料理之巅
-NJ16892.jpg)
师太的作品
从不花哨做作
突出一个“素”字
清新淡雅
宛如一株白莲静静绽放
-NJ16893.jpg)
十年,二十年,她就这样静静地藏身一隅
借素斋展现极乐和自由的状态
感染众人
正如她所说
“她想和天地交流
想用素斋和大家交流”
-NJ16895.jpg)
“一个女人想要找到一个好丈夫
就必须有随手做出七道菜的能力!”
年幼时,父亲总是敲着女儿的脑袋说道
所以七岁的静观便会做手擀面
母亲更是将十几年的手艺悉心传授多年后
静观的厨艺早已精湛
但她没有入父亲所愿嫁给如意郎君
因为她出家了
-NJ16896.jpg)
17岁时
母亲猝然离世
静观人生失去了所以光彩
悲痛欲绝
直到她与佛法邂逅
-NJ16897.jpg)
屋脚的铃
树间的光
山间的水
一切都让她感到安宁
一直对母亲的离世耿
耿于怀的静观此刻突然顿悟
她不能让自己的子女感受父母离世的痛苦
僧侣亦是所有人的妈妈
大爱众生
-NJ16898.jpg)
所以她辞家入庙
青灯古佛
晨钟暮鼓
一个人感受寂静欢喜
-NJ16899.jpg)
对于女儿这样的决定
父亲没有反对
在79岁那年踏入寺庙
探望久未见面的女儿
静观从山间采摘最新鲜的蘑菇
放入油中小心煎炸
辅以亲手酿造数载的酱油
-NJ16900.jpg)
一边听着山间流水
一边品尝质朴美味
抿一口手工泡制的莲花茶
如此简单的一餐却让父亲大为改观
-NJ16896.jpg)
“这比吃肉好多了
你活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父亲向静观鞠了三个躬
长叹一声,下山了
或许是见了女儿之后
牵挂的心终于放下了
一周后,父亲在家中安然离世
-NJ16901.jpg)
静观至此彻底了结凡尘俗世
潜心礼佛,将禅意与饮食结合
佛法与厨艺融汇
在极致简单中追求自我
静观师太不放葱、蒜
不食荤腥
只放纯天然的调料
只为保留食材的本味
-NJ16902.jpg)
为此,她开辟了菜园
亲自种植蔬菜
春天种下种子后
放任生长
万物缘生缘灭
不可强求
不为其困
方得自在
-NJ16903.jpg)
好的的食材
经过时间的发酵
必然会修炼出绝佳的厨艺
-NJ16904.jpg)
“寺庙中的食物和精神力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这也就是斋菜为什么更有益身心的原因之一。
-NJ16905.jpg)
“人们为了美食慕名而来,
那为什么不通过美食去传达禅,
传达佛法呢?”
-NJ16906.jpg)
俯瞰大地
你能清晰的遇见
食材转换过程中的
时间循环与往复
甚至看到灵魂的归宿
-NJ16907.jpg)
静观师太在素食中加入意念
将食物作为一种冥想
感受宇宙万物和大自然
-NJ16895.jpg)
世间万物相辅相成
造就了我们
也造就了我们的食物
-NJ16908.jpg)
其实生活就如做菜
越平凡越需要全心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