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孩子3岁了,变得越来越不听话,我让他干啥,他偏不干,不让他做的,却偏要做。怎么办?"
"我家孩子异常的懒,我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家宝宝耐心跟他讲道理不听,吼他不听,骂他不听,打他也不管用,要怎么处理呢?"
"我家孩子学习完全不用心,根本不愿意动脑筋,只要我一离开,就边写边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常常看到一些家长类似的留言。
他们急切地想改变孩子的现状,却没有意识到,目前这种状况恰恰是由于他们的急躁式教育造成的。
02
急躁式教育,就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急于求成,对必须经历的环节缺乏耐心、坚持和等待,希望直接收获结果。
这些家长都希望孩子优秀而成功,也因为教育孩子的困惑而寻找解决方案,平时也会关注一些亲子教育方面的文章,会因一些内容受启发。
可是回到现实,一切照旧。
于是,有人说,说的容易,做起来难!
有人说,我也知道孩子需要耐心和引导,可是当你面对孩子的各种表现时,就忍不住要发脾气!
还有人干脆说,我也试了几天,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对我的孩子都没用。
这就好比你告诉孩子"好好吃饭你就可以快点长高长大",孩子却觉得"我都好好吃饭几天了,怎么没有长高长大呢?"
于是,他也不好好吃饭了。
03
每个人从理智上明白一个道理都很简单,可要按照别人告诉你的道理去改变自己,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因为你早就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多年的惯性,让你有了这一系列自动化的心理反应。
每一个习惯都是行为的不断重复,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以上的坚持,改掉一个习惯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要同之前顽固的惯性作斗争,那种惯性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还会时不时地反扑。
孩子也是一样,他形成的一种惯性也不可能一天两天就能按照你的要求改掉的。
所以,我们要给予自己和孩子一定的时间。你需要坚持,孩子也需要坚持,你的坚持是你改变的唯一途径,也是孩子改变的动力。
如果我们自己都改不了自己,怎么可能要求孩子做到?
04
教育孩子太急躁的结果是: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因为着急,你会要求孩子听话。因为孩子听话,就是实现你期望的捷径。
看到孩子不听话,你会就忍不住大发脾气,甚至忍不住要把孩子打骂一顿,因为这样做收效最快。只要大人一生气,孩子为了不吃眼前亏,就会屈从。
于是你觉得孩子就是欠打骂,吼一吼打一打最管用。
因为着急,你剥夺着孩子学习试错的时间和机会,你嫌孩子吃饭慢,穿衣慢,整理书包慢,干脆给他喂饭,替他穿衣整理书包,久了就培养了一个磨蹭、依赖、动手能力差的孩子。
因为着急,你扼杀着孩子的天性。你不给孩子思考和探索的时间,不给孩子获取和总结经验的时间。
因为着急,你还很容易给孩子贴标签。
"我的孩子如果不在旁边看着,他完成作业的质量就很差,写出来的字没人看得懂!只能陪在身边监督他。"
这就是标签。它形成的暗示,会让孩子难以摆脱不认真不自觉的状态,更让大人无法放手。
其实不是孩子真的要你监督,而是你没有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养成自觉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期望一句 "我不监督你,你自己要好好写作业",孩子就能自己认真自觉;恨不得今天跟孩子讲了一个道理,明天孩子就立即变了一个模样。这样的心态,肯定要失望。
久了,孩子也变得急躁、依赖、不动脑筋,不会坚持,他会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失败者,也无法改变。
05
现在有很多父母都很急躁,恨不得孩子一夜之间长大,换了一个人。
比如,大学前不让谈恋爱,大学后却着急着要他们直奔结婚生子的主题。或者今天说一句,明天坏习惯就没了,好习惯就形成了。
现在是讲究效率的时代,大人的焦急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把这种心态用在家庭教育里,无论别人给你再好的建议和方法,对你都不会有效果。
我们都知道不可能播下一粒种子就能马上收获果实。培育一颗树也需要浇灌栽培,等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漫长过程,何况是培养一个有思想的漫长的生命?
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是最不能急躁的。
06
那么我们如何面对孩子的问题?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淡化孩子的问题。
而不是如临大敌:你怎么还不自觉?怎么还磨蹭?你昨天说的好好的,要改的,怎么又这样了?看来你是改不了的!
只要你一说这话,你的孩子肯定改变不了。
因为你已经给他贴上标签了:他就是这样,改不了的。同时你也给了自己暗示,所以你也不做努力和尝试,你觉得做了也没有用。
只有淡化了,问题才不会魔咒般地跟着你和孩子。
然后,我们再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
比如孩子今天写的比昨天认真了,就鼓励他:"不错啊,有进步了""你做事变认真了,真的很棒"
有了这样的积极暗示,孩子就有了改变的意愿和动力。
最后一点:坚持,不要放弃。
大人自己要坚持,给孩子做出表率,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每个人在改变习惯时难免会有反复,当孩子反复时,最考验大人的耐心。记住无论如何都不要去否定孩子,尤其当孩子想要放弃的时候。此时他最需要的,就是大人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要做的是信任他,鼓励他,帮助他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给孩子成长的时间,然后,静待花开。
温馨提示: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频道:微信搜jiangzhangshiguang,关注微信公众号,指尖上的专家,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