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身高一直以来都是很多爸妈关注的话题,相信没有有哪一个爸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高大帅气的吧?宝宝的身高的确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饮食、运动、睡眠等。不过,如果一个孩子身高比同龄的孩子矮,长得慢。可能大部分爸妈的第一反应还是:“你看他爸妈的个子,不就知道答案了吗?”那就是基因遗传。
是的,孩子的身高必然受爸妈的基因遗传因素影响。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俗话: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的这种说法。这有什么科学依据吗?难道妈妈对孩子的身高影响真的要大一些?
遗传的法则也不一定全奏效
研究表明,身材特别高的父母,其子女虽然比一般人的后代高一些,但不是特别高。而那些特别高的孩子,往往是身材中等稍偏高的父母生的。同样身材矮的父母,他们生下的孩子一般要矮一些,但不是最矮。而身材最矮的孩子,往往是中等偏矮的父母生的。
“高高相配,子女不会无限高;矮矮结合,子女不会无限矮。”这个提示是有道理的,否则一个民族的后代很可能向最高或最矮的方向发展。当然,并不否认正常身高人的后代所构成的庞大的正常身高人口的数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人类的后代向两个极端身高发展的可能。
虽说孩子身高确实会遗传妈妈和爸爸,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跟后天影响、休息和运动等有关的。专家认为即使拥有高个子的基因,生长过程中没有摄取足够的营养,不经常运动,经常生病体质差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后天因素对孩子身高影响占30%-40%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对于孩子的身高,父母的遗传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千万不能忽视后天因素,后天因素对孩子的身高影响占30%-40%。但是,千万不能小看这百分之三四十的作用。
举一个例子:父亲身高178cm,母亲身高158cm,如果生女孩,可能的遗传靶身高是161.5cm。后天因素可以影响百分之三四十,百分之三十是48.45cm,百分之四十是64.6cm,差别是16.1cm;如果生男孩,可能的遗传靶身高是174.5cm。后天因素可以影响百分之三四十,百分之三十是52.35cm,百分之四十是69.8cm,差别是17.45cm;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差别。
一、孩子的身高,父母遗传贡献率各占多少?
父母对于孩子身高的遗传贡献率是基本一致的,即各占50%。除了细胞核遗传,母亲还会把自己的线粒体DNA唯一地遗传给后代。所有男性和女性的线粒体都是由母亲遗传的。线粒体负责细胞的能量代谢活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对于后代身高的影响当前缺少研究资料。
对于“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的说法,这种现象一定程度真实存在,即母亲身高比较多地影响后代的身高。但是事情并不绝对,个别情况下也有相对矮个子的妈妈有高个子儿子或女儿的现象。
所以,身高不是很高的妈妈们一定不要被这个问题所烦恼。孩子能不能长高除了爸妈的共同因素以外,还与后天的努力和培养有很大联系。
二、爸妈要掌握好孩子的长高的三个黄金阶段。
1、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4~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长高的基础阶段。6岁左右补钙,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可能存在偏食、厌食、钙质摄入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影响到骨骼中的钙质储备,这将直接导致孩子个头矮小、发育期身高增幅减小。
2、学龄期
10~16岁是孩子发育期,孩子个头好比雨后春笋,“嗖嗖”地直往上蹿。研究发现,此阶段孩子每多吸收3万毫克的钙质,身高便可多长1厘米,而一般家庭所提供的日常膳食,摄取的钙含量不到孩子所需钙质的50%,远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因此需要额外补钙。
3、学龄后期
男性17岁后,女性16岁后,是长高的最后冲刺阶段。研究发现,此阶段青少年骺软骨还未真正愈合,每年还存在着2~3厘米的长高潜能。此时,补充足量的钙质,就能充分挖掘他们的长高潜能,让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所以一些小伙伴是不是也看到了希望?
发现在长个子了就不要让孩子营养不良,做爸妈的不要抱怨自己的环境,就算家里穷米饭总是有的吧!粗粮照样能让孩子长成大高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