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6岁以前的育儿经全在里面, 看完做个更好的家长

作者:胖娃娃 06-27阅读:4270次

0-3岁,孩子要自己带

孩子在0-3岁的发育期是一生至关重要的。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多陪伴孩子,帮助他们培养安全感,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父母的角色。

孩子大脑的80%发育在这个期间形成,孩子性格以及生活习惯也是在此阶段塑造。隔辈的爷爷奶奶带孩子的方式一般只是重视孩子温饱以及安全问题,而且大多是宠溺方式。情商的培养,习惯的形成,老人一般是没有这个观念去注意的。

孩子的一生只有一次这样的3年,父母多付出一点,对孩子受益的将是一生。

3-6岁,孩子的兴趣培养很关键

3-6岁的孩子,又被称为幼儿期,学前期。孩子正处于所谓“精力旺盛年龄”,身体的一切机能都生气勃勃地向各方面开始发展,喜欢与人亲近,喜欢接触社交生活;同时对新鲜事物又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很多家长认为此时正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好时机,一套一套成系统的“幼儿学习方法”开始上阵。然而,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却说“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

想让孩子更有想象力,创造力,家长需要带孩子体验更多新奇的游戏,新鲜事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1带孩子去图书馆,感受安静的氛围。去博物馆、科技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2比如,如果孩子不喜欢吃苹果,妈妈带孩子一起把苹果榨汁做成苹果汁,让孩子明白其实苹果不难吃,进而让孩子去接受苹果。这是一种通过场景让孩子去接受新事物的方式。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善于发现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从而重点启发和培养。

6-12岁,培养孩子好习惯

这个阶段又称童年期,是孩子上小学的阶段。学生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习惯的培养。

1

学习习惯

在学习成绩上,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孩子爱上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在此阶段要多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做好榜样。同时帮助孩子发现学习技巧和方法等。

2

生活习惯

培养孩子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比如自己整理房间,做一些家务,帮助别的小朋友解决困难等。

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必须从小让孩子对生活有向往的感觉并且有基本的自理能力。

3

阅读习惯

大多数优秀的人都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想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作为家长,要先有每日读书的习惯。在培养孩子阅读的初始阶段,可以陪伴孩子从绘本故事阅读开始到深层的读物递进。

根据孩子的自身能力,兴趣爱好来选择不同的书籍。不要一味地追求“书单”,好奇和兴趣才是最好的导师。

12-16岁,开拓视野

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飞速发展时期,他们的创造力,记忆力能达到人一生中的巅峰。

校园里的见识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求知欲,此时父母应该多带孩子去旅游,去参加社交活动,甚至让孩子接触一些先进的科技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逐渐形成自己的意识,激发上进心,确定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