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双语能力是一种相对少见而美好的东西,这里的“真正”指的是能像讲母语那样说两门语言——对我们这些在学校以及后来的语言学习中磕磕绊绊的多数人来说,这都是很遥远的。
高超的双语能力可能在其他国家常见一些,许多在中国长大的孩子不会接触到其他语言。获取双语能力的过程,对一个孩子的整体语言能力是有帮助的。尽早接触超过一种语言,可以带来某种优势,尤其是形成这种语言的发音的能力。
但是父母不要以为,儿童天生的语言能力,不需经过艰苦的努力就能转化为真正的成人语言技能。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艾丽卡·霍夫说:“任何人要想培养一个双语孩子,无论你的背景和动机如何,都一定要认识到,要想掌握一门语言,必须大量接触这门语言。”
儿科医生向来建议父母尽可能多地对孩子说话,朗读、唱歌给他们听。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增加他们接触语言的机会,即便是对从小只使用一种语言的孩子,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海伦多兰在课堂上也是尽量让孩子们能完全的浸入英语的情景中,鼓励孩子多说,回到加后家长播放CD作为背景音乐,自然地吸收语言。
要想促进语言发育,这种接触必须是面对面的;看着屏幕的时间对幼儿的语言学习是无效的——哪怕只是一种语言——不过再过一段时间,大一些的孩子就可以通过屏幕播放的教育节目来学习。“就双语发育而言,孩子需要接触到这两种语言,”霍夫说,“这在单语环境里是很难实现的。”
儿科医生建议非英语父母用母语朗读、唱歌给孩子听,给他们讲故事,对他们说话,这样孩子就可以得到丰富而复杂的语言接触机会,还有细致的内容和信息,这样的效果要比使用一种你不能自如使用的语言好得多。
父母为了促进这种语言接触可谓绞尽脑汁。有的家庭决定两人分别对孩子讲两种不同的语言。霍夫说,即便父母都是两种语言同时使用,孩子也是能应付的。“没有任何研究能证明,孩子需要说话人持续使用一种语言,否则就会搞混。”不过另一方面,这样的规则也许有助于确保非英语的语言得到使用。
如果一个孩子成长期间有一个说外语的看护人——比如一个寄住的中国留学生,或一个法国保姆——对孩子将来学习相应语言是有益处的。如果你的孩子儿时会和表亲、祖父母说第二语言——比如韩语,去上强调这门语言及文化的“周六补习班”,听使用这门语言的音乐甚至读韩语的书,到韩国走走,那么孩子对这门语言的理解将稳固得多。
霍夫说,比起习得一种语言,习得两种花费的时间的确更长,这关乎跟语言的接触。
“正在学习两种语言的孩子掌握的每一门语言的词汇量,少于只学习一种语言的孩子;一天只有那么多个小时,而你在听的要么是英语,要么是西班牙语。”霍夫说。不过她说孩子们会适应得不错。他们或许会把两种语言混合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感到困惑。“成人双语者就总是混用语言,这其实是语言能力的标志。”她说。
在霍夫的工作地南佛罗里达州,一些教育程度很高又很富有的人会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同时使用西班牙语和英语。“孩子起初是双语婴儿,但随着年纪渐长,他们的英语水平会超过西班牙语,”她说,“即便成为优秀的成人双语者,他们的英语水平也会比西班牙语高得多——他们没去过用西班牙语授课的学校,没读过西班牙语书籍,如果你真的去评估他们的词汇量,或者他们懂得的语法,或者他们叙述时的连贯性,会发现他们对西班牙语的掌握不像英语那么精通。”
发育心理学家、纽约大学应用心理学副教授吉格利亚纳·梅齐,致力于研究说西班牙语和英语的拉美裔家庭的语言问题,她对霍夫的观点表示赞同。“家长需要留意,引导孩子习得那门语言的读写能力,”她说,“他们需要多想想,用什么办法鼓励孩子保有那种语言技能。”
梅齐说,还有一点很重要:要观察孩子的情况,确保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的期望和雄心而负担过重;三门语言外加一种乐器和一项充分参与的运动,或许让孩子不堪负荷。
小时候学的语言很重要,但你在生命中晚些时候学的那些也很重要。“我们都知道有些人用英语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从事伟大的科学研究,但其母语不是英语,”霍夫说。“人类的大脑是不可思议的,人类习得语言的能力是不可思议的。”
那么,如果家长想要推动孩子成为双语者,该怎么做呢?“找一个说母语的人,让这个人与你的孩子进行有趣的对话,孩子会受益匪浅。”霍夫说。
通常情况下,精通两种语言的学龄前儿童如果去上用英语授课的学校,就会开始用英语描绘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全世界都有一种趋势,英语好像成了通用语,因此孩子早早接触其他语言是很重要的,接触其他语言的年纪越小,你听上去就会越像母语使用者”她说。
真正的双语能力或许颇为稀缺,但家长不该为此而气馁,因为孩子一路上习得的所有技能都非常有价值,欢迎加入到海伦多兰大家庭,越早加入就越有望成为双语者哦。梅齐说。“一切都是值得的,但要付出大量努力。”
海伦多兰英语不止是英语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