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晚上都陪可可去家附近的一个小广场玩,一到晚上广场上全是孩子们,大的不超过6岁,小的刚会走,熊孩子们窜来窜去,特别热闹。
他这几天新发明了一个玩法,开着他的扭扭车和别的小朋友玩碰碰车,大部分孩子都和他玩得挺好的,但是前天有一个小姑娘被他撞哭了。
那天可可撞完一个小哥哥,又发现一个小姐姐,特开心的开车到姐姐旁边,盯着姐姐看了一会儿,轻轻碰了一下姐姐的滑板车,看姐姐没啥反应,他又稍微加大力气碰了一次,结果,姐姐哭了,特别大声的哭了!!!小女孩的奶奶赶紧跑过来安慰她,把她带走了,留下一脸懵逼的可可。
昨天晚上小广场有个小哥哥在斜坡上滑小摩托车,小摩托滑到一半被可可拦住了,哥哥伸手问他要,他就使坏,把车子递过去一点,然后在小哥哥马上就要抓住的时候又拿走,就这样调戏了小哥哥好一会儿,可可姥姥看不下去了,就说“你把车子还给哥哥,这是哥哥的啊。”可可嘴一撅,把车子扔了出去,然后小哥哥哇的一声就哭了......我赶忙去捡起车子,还给小男孩,不停地安慰他给他道歉,然后他哭着被奶奶拉走了。过了大概十多分钟,可都早把这事儿忘了,和哥哥姐姐踢皮球,我猛地看到,那个小男孩还在奶奶的怀抱里哭着......
可可现在快两岁半,被他惹哭的两个小朋友都有四五岁的样子。
小广场上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可以友好相处,即使有摩擦也会很快就翻篇了,但总有一两个孩子是没办法和大家愉快的玩耍的。
在孩子们的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争执,小一点的不会吵架就直接动手,而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体格是有悬殊的,当遇到比自己大比自己壮的玩伴,分分钟玩具就被抢了,自己就被推到了,而孩子如何处理游戏中的“受挫”最能反映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水平。
下面列举三个阶段的反应,大家来对号入座一下,看看你家宝宝属于哪一类:
1、大哭,再也不愿意回到游戏中
如果孩子一直是这样的表现,那说明他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消化这次失败,同时离开家长的安慰就不能继续游戏,也说明孩子并没有发展出能够安慰自己的能力。(往往是在孩子一岁左右的阶段,刚开始社交)
2、大哭,但安慰过后才能够继续游戏
哭并非坏事儿,对于很小的宝宝来说这是他们表达情绪最直接的方式,当孩子释放完情绪之后能够返回继续游戏就说明他还是有很好的自我修复能力,对挫折相对耐受,但此时还需要借助一些爸爸妈妈的力量来给自己充电。(一岁半到两岁多左右的孩子渐渐可以做到这一点。)
3、表现出沮丧,但可以在大人不介入的情况下调整自己,重新回到游戏中
这说明孩子已经可以自己消化情绪,并且能够通过受挫学习到自己应该做出相应的定位调整,比如,如果我没办法抢到球,那我可不可以去跟着大家一起跑呢?(两岁到三岁以后的孩子会更加的有策略,更加灵活)
可可最近由第二阶段慢慢在向第三阶段过度,他从开始的一哭就找妈妈,妈妈不安慰就没法继续玩,到现在自己撅嘴想一会儿,然后用另一种方式重新融入游戏,为娘倍感欣慰啊!
孩子的心理发展是需要时间的,括号里标注的时间是一个参考,并不是十分严格的划分。
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刚会走的宝宝就有如此多的社交技巧,懂得融入集体。
但家长的教育方式也确实会影响孩子心理发育的进程,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交达人的话,请你这样做:
一: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任何情绪
如果你想让孩子懂得为别人着想,能够成为小暖宝宝,那你就要先这样对你的孩子。
当可可伤心或者害怕的时候我会把他抱在怀里说“宝宝难过了是吗?妈妈在,妈妈会陪着你会保护你的,放心。”
这时候切记不要说“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啊,你都这么大了,羞不羞~”即使你是用温和的语气说出来,那也是在否认和不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长期被你接纳、共情之后他就内化了这种安慰别人的能力,当他看到别的小朋友难过或者伤心就会用你安慰他的方式去安慰别人,暖宝宝就是这样养成的。
二:不去过度干涉孩子的社交过程
这个观点我也是一再的强调了,但还要能做到真的挺不容易的。
可能因为可可是男孩,我心比较宽。觉得被推一下拉一下也没事儿,要是家里是小公主,被推一下,估计爸妈心里受不了。
但是父母还是要控制控制再控制,李要控几李寄几。如果孩子一和别人发生冲突你就冲上去,那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自己去解决冲突。
越俎代庖的事情做多了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社交能力的机会。
如果孩子打架,只要不是实力特别悬殊,或者很危险,摔个屁股蹲也不会怎么样,我们就手插兜站旁边看热闹就好了。(忍不住说一句,我基本一直观战,小孩子之间吵架真的是太好玩了!!!)
你会惊讶的发现,你的孩子社交技巧突飞猛进,更懂得拿捏分寸和保护自己。
社交与其说是一门技巧,不如说是一个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综合体现。
我们成年人也有体会,有的人可能社交技巧的书看了一大堆,说的话也都没错,但是你就是不想和他深交。
技巧是可以训练的,但是在谈话中因为你的品性所带给别人的感受是没法短期培训出来的。
如果我们想要孩子在以后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享受人际交往,被别人尊重和喜爱,那就要从现在开始打好基础。
这个基础并不是简单的教孩子懂得说“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而是靠你的日常行为你的人格魅力日复一日熏陶出来的。
育儿即是育己,想要培养好一个宝宝,就需要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