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该注重些什么?

作者:梧桐树保险 08-25阅读:4116次

学龄前儿童的早期行为问题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如果不通过小学表现出来,儿童就很容易成长为一个具有攻击性和暴力的青少年或成年人。

在这之前对于不同类型的行为问题的研究都集中在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其实对于学龄前儿童我们也需要好好了解一下。

道德发展

儿童道德方面的发展和爸爸妈妈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在孩子成长的早期阶段,他会慢慢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

认知能力

第一,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孩子的大脑认知发展是非常大的。比方说,在婴儿期过后,孩子的记忆能力有着很大的提升,很多事情都会被他记住。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很多爸爸妈妈会惊讶于那么小的孩子也能记住大量的信息。

第二,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会开始学习用文字和图片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思维和想法。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明,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心里有很多能够被理解的和无法理解的事物。所以在这个时期,爸爸妈妈有时候不能很清晰地了解孩子的观点。

身体发育

孩子做的事情一定是要符合孩子的生理需求。在孩子发育的早期阶段,孩子一定要睡饱。通过夜晚的睡眠和白天的小憩,孩子基本上能够获得充足的睡眠了。

不过孩子同样是需要及时的免疫接种,丰富的营养食物和多样化的锻炼,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自我调节

在这个时期,爸爸妈妈最好是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行为。比方说,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懂事,做出了错误的行为,如果爸爸妈妈对他进行批评指正的话,孩子以后就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了。

情感发展

学龄前儿童现在有了自己的感情意识,也能够和他人讨论自己的感情。同情、悲伤之类的感情,现在孩子都已经理解了,同时也能够表达出来。

学龄前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意识,所以爸爸妈妈要抓住学龄前这段黄金时期,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性格。

个性发展和性别社会化

个性影响孩子在生活中的成长和发展。在孩子进入发育的后期之后,孩子会觉得他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根据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分析理论,在这个时期,孩子如果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话,他会感到内疚。

通过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孩子社会化性别角色和适当的文化行为都会被影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更倾向于和自己同性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家庭关系发展

在孩子称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关系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亲子关系最大的影响是孩子的自尊和自我控制的感觉。

做好学前教育,孩子入学后才会更快更好地适应陌生环境,各位家长可以参考着查漏补缺。关于孩子的学前教育,你觉得自己有哪些做得不足的?以上几点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欢迎点击下方写留言 分享交流!